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苟永明

月刊

1671-4598

ck@chinamca.com

010-68371556转12、21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中国航天大厦四层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Journal Computer Measurement &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报道内容:◆ 计算机技术、自动测试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的综述与评论;◆ 先进的总线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控制理论在工业领域和军事中的 应用;◆ 边缘扫描测试技术、遥测遥控技术和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动态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系统;现场总线与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嵌入式系统软件、软件测试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集散/分布控制系统,自控/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楼宇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先进的测控部件及传感器技术在工业自动测试和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与开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随机缩放混合与跨尺度特征增强的任务对齐目标检测算法

    王国刚李佳琪
    225-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TOOD算法鲁棒性差、特征金字塔顶层丢失部分语义信息、不同尺度特征层存在语义差距的问题,提出随机缩放混合与跨尺度特征增强的任务对齐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提出2×4混合增强方法,丰富训练样本,提高模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构造多重残差特征增强模块,自适应融合顶层不同尺度的上下文信息,减少最高层语义信息的损失;构建堆叠金字塔卷积模块,缩小不同尺度特征层之间的语义差距,提升多尺度特征的融合效果;Pascal VOC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均值平均精度、查准率、查全率分别比TOOD算法提高了 3。。76%、15。71%、6。28%;而且该算法的F1值与均值平均精度均优于6种主流对比算法。

    目标检测TOOD缩放混合特征增强金字塔卷积

    力位协同控制下的机翼壁板定位及柔性调姿技术

    罗群樊虎
    234-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姿过程中受力节点的错误选定会导致机翼壁板的承力能力大幅下降,因此准确定位受力节点才能降低壁板调姿偏差;为此,针对力位协同控制下的机翼壁板定位及柔性调姿技术展开研究;按照力位协同控制原则,建立机翼壁板的力位结构模型;并根据力学协同作用描述条件,求解机翼力位的阻抗作用效果;再通过齐次变换定位坐标的方式,推导具体的机翼壁板定位模型,实现基于力位协同控制的机翼壁板定位;分析机翼壁板的柔性等效力作用,参考调姿位移计算结果,确定位移绝对向量,定义调姿自由点所处位置,并完成柔性调姿目标模型的构建,实现力位协同控制下机翼壁板定位及柔性调姿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算法的应用,可将调姿受力节点与标准受力点之间的定位坐标误差控制在3 mm之内,能够解决由错误选定调姿受力节点造成的机翼壁板承力能力下降的问题,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力位协同控制机翼壁板柔性调姿力位阻抗作用齐次变换等效力作用绝对向量自由点

    基于RRT*算法和DWA算法的分层结构路径规划策略

    姜涛周兴阁陈宇
    24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复杂动态环境下路径规划问题,提高路径搜索效率,缩短路径规划时间,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RT*算法和DWA算法的分层结构路径规划策略;该路径规划分层结构由全局路径规划层和局部路径规划层组成,全局路径规划层根据已知静态障碍物信息利用改进RRT*算法进行全局路径规划;当路径中出现未知动态障碍物时,根据规划策略将启用局部路径规划层,基于获取的动态障碍物信息,利用DWA算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最终通过全局与局部路径规划策略相结合得到最终的可行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分层结构路径规划策略在复杂动态环境中可以高效地完成路径规划任务。

    路径规划分层结构改进RRT*算法动态窗口法概率偏移TEB算法

    基于逆向工程的航空发动机叶片三维重建模型构建

    孙同明任俊张峰廖春云...
    249-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准控制航空发动机叶片型面数据,设计出更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发动机叶片,针对基于逆向工程的航空发动机叶片三维重建模型构建方法展开研究;按照逆向工程原理,采集三维数据样本,并根据误差修正条件,定义发动机叶片三维数据的拓扑关系,从而分析三维数据样点的邻域形式,实现航空发动机叶片三维数据的邻域构建;实施对三维数据的点云拼接处理,遵循三维拟合原则,提取完整的发动机叶片边界,再根据三维重建节点配置需求,确定重建四元数的取值范围,推导具体的重建模型表达式,完成基于逆向工程的航空发动机叶片三维重建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模型的应用可以保证建模时标志点、三维重建后标志点间的坐标误差不超过0。5 mm,符合精准构建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实际应用需求。

    逆向工程发动机叶片三维重建模型误差修正数据邻域点云拼接叶片边界四元数

    基于改进MTSv2的场景文本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

    王艳媛茅正冲杨雨涵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然场景图像中,丰富的文本内容对于全面理解场景非常重要。针对自然场景文本图像存在背景复杂、文本粘连、文本多角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TSv2的文本检测和识别算法;检测算法以MTSv2为基础网络,采用CBAM注意力机制增大特征图中的小型文本的权重,更好捕捉图像中的关键特征;融合CE-FPN结构,减轻多尺度融合产生的特征混叠问题;引入focal loss函数,减少正负样本分布不均衡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使网络更加关注难以分类的样本,改善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多个文本数据集进行训练,并在ICDAR2015数据集上进行验证,改进后模型对场景文本检测和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 89。3%,召回率达到了 87。6%,F1值达到了 88。5%,相比于原模型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场景文本文本检测文本识别CBAMCE-FPN注意力机制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航空遥感图像小目标提取方法

    申晓平
    26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遥感图像中小目标提取受低秩噪声干扰导致的精度下降和漏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奇异值分解准则,结合不均匀变化奇异值特征向量,有效提取小目标并计算奇异值变换能量增益;在此基础上,构建信号空间杂波的协方差矩阵,以反映信号分布及信号间联系;通过奇异值分解矩阵,避免计算杂波协方差矩阵的影响,准确反映小目标的形状、大小、纹理等信息;进一步分解图像矩阵,获取行列像素强度信息,并通过正交矩阵分解和重建图像矩阵,实现图像压缩;将图像分为分散、完全叠加和部分叠加目标三部分,计算其能量衰减倍数,完成小目标提取;实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具有高召回率和准确率,船类小目标最大漏检量为4只,验证了其精准高效的提取效果。

    奇异值分解航空遥感图像小目标提取能量衰减倍数

    基于架空光缆的高稳定频率信号传递技术研究

    王崇阳陈娉娉肖博文王正勇...
    269-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架空光缆因晃动幅度大和温度变化剧烈引起的相位噪声恶化问题,采用双向传输与预补偿技术,设计了基于电子相位补偿的光纤频率传递方案,在包含30 km架空光缆、总长133 km的实际链路上进行频率传递试验,与单向传输设备相比相位噪声指标提高28 dB;采用双向传输光纤频率传递技术,在包含架空光缆与133 km全部埋地光缆进行对照测试,在5级风力情况下架空光缆传递相较恶化了 4dB,均可以满足架空光缆下频率传递使用需求;经实地试验表明,基于电子相位共轭的光纤频率传递技术可以优化经架空光缆传递后频率信号的相位噪声,为分布式雷达、分布式守时系统及航天测控等系统多站间同步方案提供支撑。

    架空光缆频率传递预补偿相位噪声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物流机器人运动路径规划方法

    张宇璇张楠
    276-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物流机器人在当前运动路径规划中面临局部极值陷阱、算法收敛等问题,且加之传统运动路径规划手段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物流环境,因此探寻积极有效的运动规划手段迫在眉睫;基于此,研究借助灰狼优化算法进行全局路径规划和混合路径分析,并引入协同量子、改进入工势场进行改进,实现该算法收敛因子的更新和交叉策略的执行;对物流机器人进行仿真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测试函数上表现出较好的收敛性,且在单个障碍物结果中的搜索路径长度减少率在5%左右,平均成本消耗为23。65,能较好检测到动态障碍物并有效跳出了局部极小值陷阱;且其在动态环境下的运行时间缩短了 46。37%,寻优和避障性能较好;研究提出的路径规划算法能有效为物流业的发展以及自动化调度提供借鉴思路和价值。

    物联网环境移动机器人运动路径静态环境动态障碍物

    基于宽窄波束变换的定向邻居发现算法研究

    余彪张子东刘玉涛郑博文...
    283-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自组网是一种无需预设基础设施的无线通信网络,它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所组成,形成一个无中心、多跳、自组织的网络;自组网MAC协议的邻居发现问题是网络性能的关键,针对空中无线自组网窄波束、高动态的场景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宽窄波束变换的定向邻居发现算法(FDBC-ND),该算法能在保证空中组网通信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窄波束、高动态的毫米波通信特点,保证天线的对准速度与时间的同步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对邻居发现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FDBC-ND算法在天线的波束宽度为12°、网络节点数为20时,网络的平均邻居发现时间约为11。85 s;可以良好地应用于空中定向窄波束、高动态的场景。

    无线自组网窄波束网络同步毫米波邻居发现

    时分复用双光子成像系统高速数据处理研究

    张美林贾豫东
    290-298,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高频脉冲时分复用的双独立扫描探测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中信号解多路复用、行场同步、像素值重建的需求,对高速数据的采集处理进行了研究;基于Lab VIEW FPGA,结合有限状态机、FIFO缓存和并行流水线等技术,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采集处理系统,通过精确的时序控制,成功实现了高速数据的无损解复用和后续成像数据处理,并能够对共振振镜非线性运动导致的图像畸变进行校正;经过调试仿真和实验测试表明,在系统单通道采样率800 MSPS、200 MHz FPGA处理时钟下,能够对160 MHz时间交错激光脉冲产生的来自不同位置的相应荧光信号进行复杂处理;经实际应用表明,系统满足实时成像的需求,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时分复用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高速数据解多路复用像素值重建图像畸变LabVIEWFP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