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设科技
建设科技

杨西伟

半月刊

1671-3915

jskjzz@sina.com

010-57811343;57811346

100831

北京市三里河路11号(建设部南配楼)517、522室

建设科技/Journal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杂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立足大建设,大科技,建筑节能,垃圾污水减量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科技的中心工作要求,宣传“科教兴国”的战略,彰显科技环节一生产力的伟大成就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绿色节能理念为核心的建筑屋面防水设计

    刘玉君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与城乡建设的迅猛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屋面防水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导致建筑屋面渗透的多个因素.以平塘县银河演艺中心为实际案例,对绿色节能理念下的建筑屋面防水设计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方案并实施相关技术,以达到更加绿色节能的屋面防水效果.

    建筑屋面防水技术要点绿色节能

    地源热泵在烘干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罗迎宾张明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烘干房,引进地源热泵技术后,解决了热源加热的问题,满足烘干工艺的技术需求;同时,针对地源热泵烘干房建设进行经济性分析,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较,节能50%以上.

    地源热泵烘干房节能

    中国居室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以武汉居住空间演化过程为例

    江名麒
    45-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武汉居住空间的演化模式与演化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城市发展的规律,为未来规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决策支持.然而,城市的扩张和发展也伴随着问题.老旧居住区的存在意味着城市资源的浪费,环境质量的下降,社会不公平的加剧等.因此,必须通过更新老旧居住区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居住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居住空间的定义,对居住空间的演化过程做出详细的讲解,为未来武汉的居住空间能够更加宜居、可持续和适应未来需求提供参考.

    城市居住空间演化居室未来发展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梯次利用可靠度研究

    张晓琳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建筑资源的更优利用,准确分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体育赛事临时设施、应急建筑、可拆装部队营房等"装配-拆解-再利用"应用场景中的可靠度,该研究引入建筑梯次利用概念,采用可靠度工程复杂系统分析中的Markov方法,经过冗余类别确定、可靠度函数推导、函数优化分析等,建立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系统梯次利用过程中安全性能和健康性能的分析方法.其中,通过引入表征建筑系统安全性能的失效概率的修正系数,以及表征建筑系统健康性能的健康性能变量,提高了可靠度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方法中的安全性能、健康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可根据工程实际调整,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灵活度.文中以装配式钢结构冬奥临时服务设施赛后拆除应用于人民公园公共空间为例,介绍了该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梯次利用安全性能健康性能可靠度

    基于"功能—网络"视角下乡村连片地区规划研究——以南京市浦口九峰山田园综合体规划为例

    王明惠苏依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围绕单一村庄开展的建设提升已无法满足乡村综合发展的需求,乡村连片发展开始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功能—网络"视角,以南京市浦口九峰山田园综合体规划为例,围绕功能整合,统筹总体发展布局,构建特色发展区;围绕网络联系,线路串联,打造(碽)主题乡村精品线路,对乡村连片地区规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同类型地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功能-网络乡村连片地区规划乡村

    基于SOR行为模型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仿真研究

    冯志刘家良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马斯洛动机理论为基础,结合SOR行为模型建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模型,基于个体、组织、环境维度构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施工现场的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进行仿真.研究结果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仿真提出了有效实施路径,为相关人员的管理决策能力提供支持,助力减少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神经网络仿真

    杭州古代桥梁碑刻图文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研究

    王学平郑明玉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杭州古代桥梁碑刻图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碑刻的年代、地域、材质、工艺等方面的考察,以及对其图文内容的解读,揭示杭州古代桥梁及碑刻的发展历程、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科技价值.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桥梁碑刻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方法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历史文化保护和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杭州古代桥梁碑刻图文数据库建设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机场航站楼建造技术

    詹新彬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机场航站楼建设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可持续性挑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深入探讨了技术在机场航站楼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驱动下的创新应用、环保建材与设计,以及先进规划与设计的分析,提出了对未来机场建设的建议.文章结合实例,强调了智能化、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的积极影响,为实现更智能、可持续的机场航站楼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可持续发展机场航站楼建设技术

    BIM技术在超高层型钢结构施工阶段的应用

    巫悦旻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关注型钢结构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探索其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优势.以厦门银行总行地块工程实例为基础,描述了BIM技术在超高层型钢结构施工阶段的应用,包括三维模型建立、碰撞检查、节点优化、工厂加工、可视化技术交底、安装等流程,为项目施工提供技术支持.通过BIM技术,提高了施工质量、效率、资源利用,促进了施工现场管理和绿色施工,累积成功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BIM技术超高层建筑型钢结构施工应用深化设计可视化交底

    桩撑和桩锚组合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翟振乾
    72-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深基坑为例,介绍了桩撑与桩锚组合支护形式在深基坑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实施结果和监测数据表明,该支护方案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对基坑的变形控制,满足安全、经济和工期要求,为以后类似基坑支护工程提供参考.

    深基坑桩撑桩锚基坑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