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

    翟秀玲王永霞丁卉张利兵...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158例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面部压力性损伤将患儿分为损伤组31例和未损伤组12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对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损伤组年龄<3岁者占比、有并发症者占比、俯卧位通气时间、使用镇静药物者占比、营养状态不良者占比、未应用减压敷料者占比、医务人员未行俯卧位通气培训者占比高于或长于未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有并发症、俯卧位通气时间长、未应用减压敷料、医务人员未行俯卧位通气培训均为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940,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78(95%CI:0.958~0.999),预测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拟合良好(x2=12.416,P<0.05).结论 本研究基于5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可尽早识别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儿.

    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面部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

    湖北省襄阳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认知调查

    周峰毛晓春徐玲李晶晶...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湖北省襄阳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及产科医护人员、早产儿家长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认知情况.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眼科行ROP筛查的115名早产儿家长及85名襄阳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人员和产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记录早产儿基本情况,采用调查问卷对新生儿家长、NICU人员及产科医护人员关于ROP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结果 本研究家长版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15份.54位家长(46.96%)听说过ROP,61位家长(53.04%)未听说过ROP.在所有听说过ROP的早产儿家长中,10位家长(18.52%)通过网上查询或朋友得知,41位家长(75.93%)通过NCIU医生得知,分别有1位(1.85%)通过NCIU护士、产科医生、产科护士告知得知,家长ROP听说途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709,P<0.001).医护人员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95份,仅有7名医护人员可正确写出ROP筛查标准,且均为NICU医生.NICU医生对早产儿家长ROP告知率高于NICU护士、产科医生、产科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湖北省襄阳地区进行ROP筛查的早产儿的家长对ROP相关知识的了解十分欠缺,学历水平是早产儿家长了解ROP相关知识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也应加强ROP相关知识的学习,NICU医生对于ROP宣传具有最重要作用,应重点加强ROP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早产儿儿视网膜病变认知问卷调查筛查

    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郭雪松缪文静冯秀娟王大海...
    111-11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及免疫球蛋白(Ig)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5例ASD患儿纳入研究组,另选取75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组儿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56+CD16+)绝对计数及IgA、IgG、IgM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检测指标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CD3+、CD4+绝对计数依次为(62.49± 8.71)、(34.87±7.86)个/μ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7.73±5.11)、(39.56±4.60)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CD19+、CD56+CD16+绝对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gA、IgG、IgM水平依次为(0.79± 0.33)、(8.39±2.03)、(0.95±0.27)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94±0.29)、(9.28±1.37)、(1.16±0.3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A水平与CAR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17,P=0.034),CD3+、CD4+、CD8+、CD19+、CD56+CD16+绝对计数和IgG、IgM水平均与CARS总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及Ig表达水平异常所致免疫功能障碍与儿童ASD的发生密切相关,CD3+、CD4+、IgA、IgG和IgM可作为筛查儿童ASD免疫学病因的潜在生物学指标,且IgA可作为有免疫学病因的ASD患儿的疗效判断指标.

    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免疫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超声血管指数定量、弹性模量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孙莉漪何小芳蒋媛慧华骁帆...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指数定量、弹性模量值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接受新辅助化疗(NAC)治疗的10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NAC前超微血管成像(SMI)的血管指数(Ⅵ)、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最大弹性模量值(Emax)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关系.根据NAC的病理反应结果分为显著反应组、非显著反应组,比较2组NAC不同周期末Ⅵ变化率、Emax变化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周期末Ⅵ变化率、Emax变化率预测乳腺癌NAC病理反应.结果 NAC前Ⅵ、Emax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癌组织HER-2表达有关(P<0.05).显著反应组NAC第1、2、4周期末的Ⅵ变化率和Emax变化率均高于非显著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周期末的Ⅵ变化率联合Emax变化率预测乳腺癌NAC病理反应的AUC为0.918、灵敏度为0.874、特异度为0.905,高于第1周期末Ⅵ变化率联合Emax变化率的AUC(0.832)、灵敏度(0.788)、特异度(0.827),也高于第4周期末Ⅵ变化率联合Emax变化率的AUC(0.853)、灵敏度(0.827)、特异度(0.849).结论 Ⅵ、Emax与乳腺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癌组织HER-2表达存在关联,化疗第2周期末Ⅵ变化率联合Emax变化率预测乳腺癌NAC病理反应效能最优.

    乳腺癌血管指数定量弹性模量生物学特征临床意义

    盆底超声对剖宫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特征的诊断效能及生物反馈疗效评估

    王化义武云哲张忠梅胡江敏...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参数对剖宫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效能及生物反馈疗效评估效能.方法 采用简单抽样方式选取行剖宫产的孕妇2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是否发生SUI,分为SUI组(n=88)和非SUI组(n=127).SUI组实施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盆底超声参数.比较SUI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超声参数.结果 SUI组的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及Valsalva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LHA)、膀胱尿道后角(PUVA)大于非SU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例剖宫产后SUI患者经生物反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2%.SUI组治疗后的BND、URA及Valsalva状态下的LHA、PUVA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D、URA、LHA、PUVA预测生物反馈治疗剖宫产后SUI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897、0.865、0.887.结论 盆底超声参数在诊断剖宫产后SUI和评估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方面具有较高效能.

    盆底超声参数剖宫产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效果

    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

    张金玲李永乐
    125-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行IVF-ET的173例PCOS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脱落12例.根据胚胎移植后第28天阴道B超结果将161例患者分为妊娠失败组(n=96)与妊娠成功组(n=65).比较2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和血清AMH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I、PI、S/D、血清AMH水平单独及联合评估对PCOS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 妊娠失败组血清AMH水平低于妊娠成功组,血流RI、PI、S/D高于妊娠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I(OR=4.688,95%CI:2.878~6.498)、PI(OR=4.332,95%CI:2.277~6.387)、S/D(OR=3.773,95%CI:1.856~5.691)、月经第 3 天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值(OR=2.998,95%CI:1.236~4.760)高是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月经第3天FSH水平高(OR=0.579,95%CI:0.416~0.806)、血清AMH水平高(OR=0.722,95%CI:0.533~0.911)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OR=0.632,95%CI:0.421~0.843)是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的保护因素(P<0.05).RI、PI、S/D联合血清AMH水平预测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5.83%、80.00%、0.933.结论 超声血流参数联合AMH对PCOS不孕症IVF-ET妊娠失败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超声血流参数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神经肌肉电刺激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观察

    季华胡晓梅吴吉林姜伟...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疗效.方法 选取产后D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联合Flexi-bar运动训练.连续治疗6周后,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脐上及脐下4 cm、平脐处腹直肌间距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脐上及脐下4 cm、平脐腹直肌间距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脐上4 cm、平脐及脐下4 cm腹直肌间距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上腹围、中腹围、下腹围、腹直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振幅均方根(RMS)、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平均值、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腹围、中腹围、下腹围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腹直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振幅RMS、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平均值、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ES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DRA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增强患者腹部肌肉力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肌肉电刺激Flexi-bar运动腹直肌分离

    功劳木外洗液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患者的效果

    孙琳戈文心郑蒙蒙杨桦...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功劳木外洗液对非哺乳期乳腺炎(NMP)溃后期患者创面愈合、窦道深度及垂体泌乳素即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选取NMP溃后期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采用Image J软件计算患者治疗前后的创面面积并统计渗液量,采用银质探针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窦道深度,采用化学电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PRL水平;比较2组疗效、创面面积、渗液量、窦道深度、PRL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创面面积和渗液量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窦道深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PRL均降低,且观察组的PRL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劳木外洗液可以有效改善NMP溃后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窦道深度及PRL水平.

    功劳木外洗液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创面愈合窦道深度垂体泌乳素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及阻断策略研究进展

    金鑫彭睿高玲玲周文杰...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婴传播(MTCT)是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途径,系统了解HBV MTCT的发生机制和相关阻断策略,对提高阻断成功率至关重要.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epB)的联合免疫在HBV MTCT的阻断上已取得较好疗效,但阻断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高病毒载量孕妇发生宫内感染是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感染途径有胎盘途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途径、经生殖细胞感染途径等.孕期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阻断宫内感染,但各指南在治疗开始时间及HBV DNA阈值上仍未达成统一.本文对HBV MTCT发生机制及阻断策略予以综述,为进一步提高HBV MTCT阻断成功率提供参考.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抗病毒治疗

    糖基化CD59在妊娠期糖尿病精准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王婉莹陆小凡徐冲张瑛...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率显著升高,引发产妇及其子代多种不良结局,而早期诊断和良好控制血糖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目前,GDM诊断主要依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临床应用时存在诸多不足.新型生物学标志物糖基化CD59是一种补体调节蛋白的糖基化产物,可在体液中稳定存在,与血糖水平呈线性相关,具有测试简便、可重复性佳等优点,且已开发出可稳定使用的试剂盒,在GDM的早期诊断、标准诊断和妊娠结局预测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糖基化CD59精准诊断妊娠结局生物标志物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