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相同DLI下不同光照周期与强度对半结球生菜及上海青生长形态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何朋蔚阳树英卢安琪周嘉毅...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半结球生菜(Lactuca sativa L.)和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为试验材料,使用LED作为光源,在相同日累积光量(daily light integral,DLI)下,探究不同光照周期(8、12、16、20 h/d)与光照度[378、252、189、151 μmol/(m2·s)]组合对作物生长形态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DLI下,合理延长光照周期、降低光照度可提升半结球生菜及上海青光合能力及电能利用效率,促进根系生长,缩短种植周期,增加生物量积累,并提升营养品质,但易增加作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积累.不同作物对光照组合变化的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试验条件下,16 h/d、189 μmol/(m2·s)的光照组合利于增加半结球生菜及上海青产量,同时提升半结球生菜营养品质,而12 h/d、252 μmol/(m2·s)的光照组合更利于提高上海青营养品质.光照时长由8 h/d延长至16 h/d,半结球生菜的叶片数、株高、根长、单株干重、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纤维素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20.3%、9.7%、148.1%、127.3%、41.5%、55.2%、83.2%、34.3%和 3.4%,上海青分别增加 26.0%、18.2%、117.3%、139.0%、21.3%、77.8%、74.2%、23.7%和 3.5%.

    半结球生菜上海青日累积光量光照周期光照度生长形态营养品质

    外源赤霉素对盐碱胁迫下园林小菊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虎淘淘王玲玲张黎唐燕...
    16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园林小菊绚秋粉韵为试验材料,探究外源施用赤霉素(GA3)对盐碱胁迫下园林小菊的缓解作用及适宜的施用浓度,以期为缓解盐碱胁迫提供一定参考.用100 mmol/L NaCl和Na2CO3混合溶液对园林小菊进行盐碱胁迫处理,探究不同浓度(50、100、150、200 mg/L)GA3对菊花幼苗叶片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干鲜重)和生理指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GA3可以有效缓解盐碱胁迫的受害症状,显著加快菊花茎的伸长并加速植株生长.当GA3浓度为100 mg/L时,总体上明显提高了园林小菊的株高、叶长、叶宽、干鲜重及相对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在盐碱胁迫下,外源喷施不同浓度GA,均可提高菊花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指标,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有效延缓叶片衰老,提高产量.在盐碱胁迫条件下,GA3(100 mg/L)能显著提高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光合能力,减少MDA的产生,缓解盐碱胁迫引起的氧化损害,同时还能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相对含量,从而减轻盐碱胁迫对植物的损害.

    菊花耐盐碱性生长指标生理特性光合特性外源赤霉素

    不同砧木与嫁接方式对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谢英添马江黎吴文丽尤春...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南瓜、葫芦砧木与3种嫁接方式(插接、劈接和贴接)对西瓜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以西瓜早佳8424为接穗,以南瓜思壮7号(N)、葫芦强根(H)为砧木,采用插接(C)、劈接(P)、贴接(T)等3种嫁接方式,测定分析CK、NC、NP、NT、HC、HP、HT等7个处理下西瓜植株干鲜重、叶绿素含量、产量及果实中的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砧木与嫁接方式能促进西瓜植株生长,不同程度地提高西瓜植株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产量.南瓜砧木嫁接对西瓜产量的影响明显优于葫芦砧木嫁接,其中以插接和劈接嫁接方式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82.75%、81.57%.7个处理对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C、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表现出不同差异.与对照相比,各处理西瓜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均有提高;以南瓜作为砧木进行插接和劈接可分别提高西瓜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9.02%、46.94%,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以葫芦作为砧木进行劈接可显著提高西瓜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并对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葫芦砧木嫁接的西瓜品质整体表现较好,但与南瓜砧木比较差异不明显.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南瓜作为西瓜砧木,并结合插接或劈接嫁接方式进行西瓜生产育苗.

    西瓜南瓜砧木葫芦砧木嫁接方式生长指标产量品质

    不同叶果比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乾邵白俊杰温玥郑玲玲...
    18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不同叶果比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主栽区3个片区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通过不同程度疏果增加叶果比,测定成熟期果实品质,并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不同处理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库尔勒香梨的最佳叶果比,以期为库尔勒香梨品质提高和疏果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叶果比(20~25)∶1或(25~30)∶1时,库尔勒香梨果实纵横径、单果重表现较好,园区Ⅱ较对照分别增加21.14%、18.85%、40.41%;果实硬度和果形指数受叶果比影响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叶果比增加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其中,园区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叶果比(15~20)∶1、(20~25)∶1时表现较好,在叶果比(25~30)∶1时出现略微下降,园区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至叶果比(20~25)∶1后趋于稳定,园区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在叶果比(25~30)∶1时表现最好,最大增加4.13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均在叶果比(20~25)∶1时表现最高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在叶果比(20~25)∶1和叶果比(25~30)∶1时表现最佳,分别增加1.46、3.36百分点;叶果比增加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显著,相比于对照最大降低0.065百分点.通过疏果处理可有效提高果实品质,过低或过高的叶果比均不利于平衡库尔勒香梨的果实发育,且叶果比为(20~25)∶1时,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综合表现最好.

    库尔勒香梨叶果比疏果果实品质隶属函数值法

    山药种质资源形态和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

    王雅芸莫常涛陆静芳罗方煦...
    18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综合性状较好的种质,于2021-2020年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详细记录了山药生长期、成熟期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基本形态、植物学特征、生长性状及收获期山药块茎的长、粗、重量等经济性状,对27个表型指标、病害情况、测产结果等观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新复极差法对地下部特性指标的基本参数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对山药地下部相关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山药可聚为三大类;第1类具有较直的卷须和根状茎,薯类块茎较长;第2类的叶翻卷情况弱,块茎表现为多分枝;第3类山药植株均无托叶,蔓盘绕习性均为逆时针;部分地上部生长表型如卷须、叶型和地下部性状显著相关,反映了山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块茎长度的极差、标准偏差最大,而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在山药块茎长度指标中,WM-1、TZ等具有极显著差异,在山药块茎宽度指标中,野生种1与平淮等有极显著差异,在山药块茎重量中野生种1、平淮等具有极显著差异.对产量性状相关指标进行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WM-1、桂淮5号、TZ、上思那琴乡种质在产量性状方面得分最高,上思那琴乡、WM-1、XLS-3综合得分最高,综合性状良好,具有一定的引种价值和推广潜力.

    山药种质性状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铁线莲属植物花部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袁明霞宋微刘换换严燕青...
    200-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123份铁线莲样本中选择13个花部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综合排名,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存在较大变异,其中6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4.79%~181.18%,平均变异系数为63.84%,单花萼瓣数变异系数最大(181.18%),萼瓣纵径变异系数最小(24.79%).各性状间遗传多样性指数为5.688~6.915,以花色中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6.915),单花萼瓣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5.69).各性状间也存在程度不等的相关性,以萼片类型与单花萼瓣数、花径与萼瓣纵径、花径与萼瓣横径、萼瓣纵径与萼瓣横径、花径与花色中线这几组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基于主成分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排序得到各大类群中性状突出的种质资源,如针瓣皇帝Clematis Needle Kaiser、宽瓣皇帝C.Broad Kaiser、水晶喷泉C.Crystal Fountain、超级多蓝C.Belleof Taranaki、魔法喷泉 C.Magic Fountain、伍斯特美女 C.Beauty of Worcester、王梦 C.King's Dream、约瑟芬 C.Josephine、总统C.The President、丹尼尔德隆达C.Daniel Deronda等品种.期待本研究结果可为铁线莲优良品种的定向选育和市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铁线莲属(ClematisL.)表型性状多样性综合评价

    玉米种子离散元模型建立及参数标定

    缪雨龙赵毅红袁仨李芳芳...
    209-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离散元仿真模型的精确性,以玉米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际物理试验与仿真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种子离散元模型进行参数标定.首先,利用实际物理试验分别测量玉米种子外形尺寸及接触参数,根据基本物性参数测定实际堆积角为24.95°.根据实际物理试验获取仿真模拟参数取值范围,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挑选显著性参数:玉米-玉米静摩擦系数、玉米-不锈钢静摩擦系数和玉米-不锈钢滚动摩擦系数,通过最陡滑坡试验,确定显著性因素取值范围.利用Box-Behenken试验建立显著性参数与堆积角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剔除不显著参数对其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最优数值模拟参数:玉米-玉米静摩擦系数为0.273、玉米-不锈钢静摩擦系数为0.28、玉米-玉米滚动摩擦系数为0.06、玉米-玉米恢复系数为0.23、玉米-不锈钢滚动摩擦系数为0.06、玉米-不锈钢恢复系数为0.675,仿真试验堆积角平均值为24.48°,相对误差为1.88%,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准确性.

    玉米种子离散元参数标定接触参数堆积角

    基于农业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稻田杂草识别

    高发瑞古华宁张巧玲王秋云...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稻田中准确高效识别杂草,从而支持选择性喷药或机器人除草,基于农业大数据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提出改进的YOLO v8杂草检测模型,即采用CBAM(convolution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来增强YOLO v8网络对复杂环境中杂草特征的提取能力,同时使用EIOU(expect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DFL(distribution focal loss)提高YOLO v8检测框的回归效率,并通过模型对比试验验证了改进YOLO v8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YOLO v8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达到98.2%,相比YOLO v8提高了 4.4百分点,且在参数量和计算量方面仅有微小增加.相比YOLO v3、YOLO v4、YOLO v5、YOLOX、YOLO v7,其mAP分别提高24.8、21.9、14.8、21.3、8百分点.在模拟不同光照条件的测试中,改进YOLO v8模型表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精度(precision,P)、召回率(recall,R)和mAP保持在88.1%以上.此外,在测试环境复杂的条件下,改进YOLO v8模型对6种杂草的识别显示出卓越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P达到94.2%以上,R达到95.7%以上,AP均达到95.2%以上.综上,本研究提出的改进YOLO v8具有更少的参数和计算量,同时克服了现有稻田中杂草识别方法的局限性,可为稻田中的杂草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稻田杂草识别农业大数据深度学习YOLOv8模型鲁棒性泛化能力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双权重竞争特征搜索策略的橡胶树叶片氮素检测

    胡鹏飞唐荣年胡文锋李创...
    22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解决传统近红外光谱分析在橡胶树叶片氮含量(LNC)检测中模型精度和稳定性的局限.通过对180张橡胶树叶片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重加权采样算法,即双权重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DWCARS).该方法综合运用回归系数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IP)2种权重评价标准,并通过竞争性机制优化特征选择.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CARS和差分进化(DE)等方法相比,DWCARS能够提取出更少且预测精度更高的波长变量.在测试集上,DWCARS模型展现了显著性能优势,其决定系数(R2P)为0.936 7,均方根误差(RMSEP)为0.121 5,相比于CARS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RMSEP值降低了 21.66%.表明DWCARS算法在提高橡胶树叶片氮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卓越,适用于精确监测橡胶树生长阶段的氮素状况.

    近红外光谱橡胶树机器学习光谱波段选择叶片氮含量DWCARS

    火焰处理对巫山植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特征的影响

    刘建军曹安全杨再军彭玖华...
    232-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火焰消毒机械在旋耕的过程中利用燃烧燃料的方式把深度15 cm 土壤旋起来与400 ℃的火焰直接接触且维持2~3 s,以探明火焰处理对巫山植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特征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3个处理:CK为对照,不对土壤作任何处理;T1处理为火焰处理1次;T2处理为火焰处理连续2次;重复6次.结果表明:(1)各样本间细菌和真菌特有ASV(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个数均具有明显差异;(2)与对照相比,火焰处理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和多样性影响均不显著,但随着火焰处理次数的增加样本会出现分离;(3)T1处理增加了变形菌门细菌、鞘氨醇单胞菌属细菌和担子菌门、壶菌门、球囊菌门、白环蘑属、粗糙孔菌属及斜盖伞属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细菌和子囊菌门、被孢霉门真菌及被孢霉属、腐质霉属、小脆柄菇属真菌的相对丰度;(4)T2处理增加了拟杆菌门细菌、黄杆菌属细菌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壶菌门及白环蘑属、Echria属、奈瑟氏菌属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芽单胞菌门细菌、被孢霉门真菌和被孢霉属、镰刀菌属、小脆柄菇属真菌的相对丰度;(5)不同处理土壤细菌在目水平到属水平上,分别有5、8、14组差异物种出现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土壤真菌在纲水平到属水平上,分别有1、1、3、3组差异物种出现显著差异(P<0.05);(6)T2处理土壤伯克氏菌属、黏菌属、全噬菌属细菌相对丰度较高或显著较高,T1处理和T2处理土壤真菌重要性前2的附球菌属、裂壳菌属的相对丰度均较高,其中T2处理均显著较高(P<0.05);(7)T1 vs.CK、T2vs.CK、T2 vs.T1比对组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77、52、33种;(8)T1 vs.CK的比对组中有4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及7条显著差异代谢通路,T2 vs.CK、T2 vs.T1和T2 vs.T1 vs.CK的比对组中均有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显著差异代谢通路分别有19、15、17条.综合而言,火焰处理能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差异物种和物种重要性,同时随着火焰处理次数的增加差异代谢物数量减少,而显著差异代谢物数量及代谢通路条数增加.

    火焰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物种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