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给水排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

关兴旺

月刊

1002-8471

gsps@vip.163.com

010-68302907;68362263;68316321;883754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德胜凯旋A座402

给水排水/Journal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64年,是中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设有城市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建筑给排水,施工、材料与设备,策略研讨,科技信息综述,标准规范交流园地,计算机技术,研究生论文摘要,信息市场等栏目。主要报道内容:给水排水行业的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新标准以及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法规等。主要读者对象 建筑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工业设计院、自来水公司、运行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安装公司、设备制造厂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控响应型纳滤膜构建及其非相变控污机制研究

    徐达梁任静陈杰陈康...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温控响应型聚合物对纳滤膜性能的调控及其在非相变条件下的控污机制.结果表明:改性纳滤膜的聚酰胺分离层具有更低的交联度与更薄的厚度,改性纳滤膜的纯水流量提升71%,对二价阴离子的截留率在97%以上,对一价阴离子的截留率略有下降.通过动态污染试验,相比于传统纳滤膜,改性纳滤膜的比通量提升8.4%.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聚酰胺分离层在水溶液中呈电负性,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钙离子,产生"膜-阳离子-有机物"三者间的复合污染.温控响应型聚合物呈电中性,与阳离子的相互作用较弱,抑制了架桥作用引发的膜污染问题.

    纳滤表面接枝热响应膜污染分子动力学模拟

    基于光谱法分析纳滤截留典型消毒副产物相关性研究

    王一帆邱晓鹏张静杨非凡...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北方某给水厂水资源利用率,采用纳滤工艺对超滤产水进行深度处理,对比研究了5种纳滤膜(T膜、H膜、F膜、N270膜与N90膜)对出水水质的提升效果,探讨了三维荧光及紫外(差分)光谱法对典型消毒副产物(DBPs)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N90膜对超滤产水中的三氯甲烷(TCM)和一溴二氯甲烷(BDCM)的截留率最为理想,分别为76.29%和100%,N270膜次之,而T膜截留效果最差.采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分析纳滤进出水得到C1类富里酸、C2类腐殖酸以及C3微生物代谢产物,同时利用差分光谱进行高斯拟合得到A1~A4 4个特征峰.基于EEM-PARAFAC分析得到的C2组分与TCM相关性最高为0.83,通过差分光谱分析得到的A3与BDCM相关性最高0.68.

    纳滤三维荧光光谱差分光谱消毒副产物

    典型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实用技术探究

    张统倪贺伟王守中魏峨尊...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水污染事故频发多发态势仍未改变,且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置有预案、缺技术、少装备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满足我国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需求,综合考虑应急处置技术的去除、稳定性、设备化、机动化、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等关键因素,重点探讨了水体藻华、重金属和有机物以及水面油类等污染的实用处置技术,优选出移动式藻华高效打捞脱水一体化处置船、化学絮凝耦合超磁分离技术、集约式一体化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异相催化氧化等高效处置技术,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提供有效支撑.

    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藻华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油污染

    印染废水原水磁混凝沉淀预处理工程改造实例

    曾祥专黄义勋王俊先龚志辉...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顺德某印染企业废水处理站原设计采用普通斜管沉淀池作为印染废水预处理措施.由于污泥量大,沉淀池跑泥现象较为严重,抗冲击负荷能力弱,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为改善预处理出水效果,同时也为了给未来深度处理改造工程腾出用地,该厂设计采用磁混凝工艺替代原有斜管沉淀池对进水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改造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节省占地50%的情况下,改造后污水磁混凝预处理系统出水效果稳定,COD去除率稳定在40%~50%,出水水质优于改造前.磁混凝后物化污泥浓度高,经过调理后,污泥浓缩性能较好,污泥压滤处理系统负荷相对改造前变化不大.改造项目的调试与运行实践表明,磁混凝工艺用于高污泥产量的工业废水原水预处理需要同时考虑表面负荷与固体负荷两个重要参数.

    磁混凝印染废水原水预处理表面负荷固体负荷

    室外消防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分析

    程宏伟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室外消防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和要求,叙述了室外消防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增压方式.分析室外消防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车载设施增压方式和固定设施增压方式的特点及实用性,并提出采取车载设施增压方式应具备的条件;在列举若干消防规范中对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压力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依据消防供水压力的配置要求和作用,提出了高层建筑消防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压力配置建议思路和要求.

    室外消防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固定设施增压方式车载设施增压方式

    上海某中学应急避难场所给排水设计

    董金娜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上海某中学新建应急避难场所给排水设计作为示例,从应急避难场所简介、应急供水系统设计、应急排水系统设计、应急消防设计、平灾转换等方面进行阐述,根据现行规范标准分析相关参数取值和设计要点,同时探讨改建和扩建的应急避难场所的给排水设计.

    应急避难场所应急供水应急排水应急消防平灾转换

    延庆赛区冬奥村运动员居住组团的热水设计探讨

    高来泉朱跃云张庆康关若曦...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中热水系统在现代酒店、公寓等公共居住建筑内已经普遍使用,但由于设计的缺陷或施工时的错误导致热水水质不达标、冷热不均、支管过长以致水资源浪费等多种问题在热水系统运行过程中越来越显著,根据延庆冬奥村某运动员组团的热水系统设计经验,阐述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关于热水系统的平衡问题,为日后热水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提供参考.由于图纸设计完成时间在2018-2019年间,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于2020年实施,在撰写过程中重新梳理了新版标准中与当时设计过程中执行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要点.

    集中热水系统冷热水系统的平衡延庆冬奥村

    韧性城市建筑"平急结合"设计给排水应对关键措施探索

    吴健斌
    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介韧性城市建筑中适用于临时隔离收治点的建筑类型,提出建立临时隔离收治点"平急结合"设计的标准体系构想,解析作为临时隔离收治点的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在设计或改造中的给排水应对措施,重点就条件预留、用水定额、系统定型、管道布设、设备选用、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韧性城市建筑临时隔离收治点平急结合给排水设计应对措施

    长距离输水有压-无压耦合水力瞬变的Godunov格式建模模拟

    谈震刘敏徐煊蔡彬豪...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无压流、倒虹吸有压流联合的长距离输水系统,建立有限体积法Godunov格式的有压-无压耦合水力瞬变数学模型,并对运行水力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对于无压流转变为有压流时,提出考虑有压流水锤效应的Preissmann狭缝法,实现有压流水力瞬变的模拟计算.基于有限体积法Godunov格式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求解,采用了虚拟边界法实现了边界与内部单元统一计算,简化了计算的繁琐.结合实际工程,针对稳态运行流态、糙率敏感性、水力过渡过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模拟结果与精确黎曼解数据基本一致;稳态运行情况下,运行流量越大、糙率越大、下游出水口水位越高,满管率、最大管道充满度、最小管道充满度越大,水面线越高.较高水面线时倒虹吸的惯性振荡可导致瞬变过程出现局部明满交替流波动.

    长距离输水系统有限体积法水力过渡过程明满交替流

    MR-GA: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的地下排水管道缺陷评估方法

    杨岸霖蔡永香胡华科张凇源...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地下排水管道检测后的缺陷评估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不仅费时、费力,智能化程度低,而且容易受到人工经验与视觉疲劳的影响,导致遗漏与误判,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实例分割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特征学习和描述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Mask R-CNN实例分割网络的管道缺陷评估MR-GA(Mask R-CNN-Grading Assessment)方法.首先,自建样本数据集,对Mask R-CNN进行训练构建模型;其次,利用构建好的模型对输入的管道检测帧进行缺陷分类和实例分割;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根据各类管道缺陷特征,制定出缺陷量化分级评估方案;最后,按此方案进行参数计算及分级评估.将MR-GA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与人工评估结果相比,缺陷类别识别准确率达到91.34%,缺陷分级准确率达到88.75%.

    排水管道缺陷检测实例分割分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