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给水排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

关兴旺

月刊

1002-8471

gsps@vip.163.com

010-68302907;68362263;68316321;883754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德胜凯旋A座402

给水排水/Journal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64年,是中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设有城市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建筑给排水,施工、材料与设备,策略研讨,科技信息综述,标准规范交流园地,计算机技术,研究生论文摘要,信息市场等栏目。主要报道内容:给水排水行业的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新标准以及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法规等。主要读者对象 建筑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工业设计院、自来水公司、运行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安装公司、设备制造厂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深度聚类的供水管网分区构建方法研究

    于朋朋黄云峰彭森张万超...
    134-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供水系统管理中,分区管理是进行管网运营、压力管理和漏损控制的有效工具,其构建方法直接影响分区效能的发挥程度.然而,大多数分区方法通常未能充分考虑管网的拓扑结构与水力状态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所得分区方案无法充分利用现有分区设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困难.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性深度聚类网络(Structural Deep Clustering Network,SDCN)的供水管网分区构建方法.使用SDCN有机融合管网拓扑结构和水力状态信息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以及管网计量设施实际情况,对孤立节点进行归类分析,提出聚类边界调整的有效计算方法,以形成最终分区方案.与两种经典的管网聚类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管网节点聚类精度,分区结果面向工程实际需求,可以为管网分区规划与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分区供水管网结构性深度聚类网络水力模型

    大直径城市供水管道水锤作用监测与计算方法研究

    张炜胡侃孙雨欣笪跃武...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长距离供水管道应用众多,而在长距离供水管道设计过程中水锤作用不可忽视.使用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进行现场监测试验,对比传统水锤方程组和"FSI四方程模型"水锤计算的结果,并同时基于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开展相关数值模拟,对大直径供水管突然关机时产生的水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锤作用下压应力最大部位位于管顶、管底内侧,拉应力最大部位位于管腰内侧;壁厚与应力和位移呈正相关,管径与应力呈正相关且与位移呈负相关,而管道埋深对其应力和位移的影响很小.研究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接近监测真实值,对水锤模拟有一定指导意义.

    大直径城市供水管道水锤作用监测数值模拟安全性评价

    县域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设与应用实践

    何洁李阳张小茜苏海...
    149-15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城镇供水管网具有独特的地形特征、管网覆盖密度等特点.以安吉县供水管网为例,总结近年来水力模型在降本增效、动态评估、联合调度等场景中的建设与应用实践,为其他县域城镇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应用提供参考.

    县域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场景实践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智能曝气研究与应用

    程雷鸣张磊张辛平李葆林...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神经网络(LSTM)预测DO的曝气量模糊推理控制方法,以解决污水处理厂使用AAO工艺中生物池好氧区DO变化延时、进水水质突变和化学法测量COD频率低等原因导致曝气工艺调节指标DO不稳定的问题.该方法使用LSTM预测生物池好氧区DO、进水COD波动,并联输入到下一层LSTM网络预测最终DO值,同时通过模糊推理系统控制鼓风机风量,实现对曝气工艺评价指标DO的稳定控制.该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上线后,在满足能耗控制的前提下,生物池好氧区DO稳定性相比手动控制和基于PID的控制方法有显著提升,特别针对COD突变后测量不及时的情况有较好鲁棒性.

    LSTM模糊推理COD突变DO稳定性

    基于BioWin的AAO工艺能耗调控与药耗优化仿真研究

    邢传宏王梦园胡富静张艳...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BioWin6.0软件,以北方某AAO工艺大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构建模型并验证后,设计正交模拟优化方案,面向能耗调控优先,综合分析出水水质,得到四季推荐运行参数.并对四季药耗进行优化,探寻各季节PAC最佳投加量与进水TP的关系.对所得冬季推荐运行参数及药耗优化方案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出水COD、NH4+-N和TP 3个指标均稳定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TN除外),且优化后可节约电耗1 755 kW·h/d,与优化前相比降低11.3%;PAC投加量单耗由40 mg/L降至19 mg/L,降低52.03%,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AAO工艺BioWin能耗调控药耗优化实例验证

    Call for Papers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