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i3Al基高温合金的成分设计及室温性能

    滕宗延许雅南王轶农刘林...
    209-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Ni3Al基高温合金的室温性能,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对Ni3Al基合金进行了成分设计,考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退火前后合金均由β相、α相和基体γ'相组成.1050 ℃ ×24 h退火后Ni5Co5Cr2Al2.5Ti15合金中β相和α相在基体中分布均匀,不仅使其呈现出更优的力学性能(最大压缩率为29.35%,屈服强度为1796 MPa,硬度为546.35 HV),还诱导合金发生电偶腐蚀,增强了合金的钝化效果,使合金呈现出更好的耐蚀性(阻抗为7.74 × 104 Ω,自腐蚀电位为-0.055 V(vs SCE),自腐蚀电流密度为5.93×10-7 A/cm2).本文所设计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和耐蚀性与Ni3Al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为高温合金的成分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Ni3Al基合金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退火处理显微组织

    V含量对高氮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张浩迟宏宵王成蹊马党参...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SEM、硬度试验、冲击试验、盐雾腐蚀试验对两种不同V含量(0.32%和0.80%)的高氮马氏体不锈钢(根据V含量分别命名为0.3V钢和0.8V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V含量试验钢的退火组织中均出现碳化物条带,0.8V钢中碳化物条带更加明显,其退火硬度为257.0 HBS,相较于0.3V钢提高7%;V含量的提高能降低淬火后奥氏体晶粒的尺寸和残留奥氏体含量;经相同热处理(1050℃淬火30 min+(-73℃)冷处理2 h+250 ℃回火2 h)后,0.3V钢硬度为58.4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9.4 J,0.8V钢的硬度为54.4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12.7 J,V含量的增加,降低了马氏体不锈钢的硬度,提高了其韧性;经120 h的盐雾腐蚀后,0.3V钢表面无明显腐蚀坑,腐蚀速率为0.0235 g·m-2·h-1,0.8V钢表面有明显的腐蚀坑,腐蚀速率为0.0258 g·m-2·h-1,0.3 V钢的耐腐蚀性能略优于0.8V钢,即随着V含量增加,耐蚀性略有下降.

    高氮马氏体不锈钢V含量组织力学性能耐蚀性

    微量Ce对热挤压态Mg-2Zn-0.4Ca-0.2Mn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导热性的影响

    唐贝王海丽付金龙胥珊娜...
    22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近固相线温度挤压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热导率、高伸长率的Mg-2Zn-0.4Ca-0.2Mn(wt%)合金,并探索了微量Ce元素对其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挤压态合金中晶粒呈双峰结构分布,其平均晶粒尺寸相比铸态晶粒显著下降.Ce的加入一方面使得合金内的第二相由Ca2Mg6Zn3相转变为(Mg,Zn)11Ce相,另一方面未再结晶区域占比从5.4%降低到了 1.6%,平均晶粒尺寸从5.29 μm下降到3.68 μm,合金的基面织构强度明显弱化.由于晶粒细化和含Ce第二相的强化作用,合金的屈服强度从原来的163.67 MPa显著提升到237.44 MPa,伸长率从27.45%降低到19.58%,而Ce的添加虽然增加了组织中的第二相体积分数,但同时降低了 Zn在基体中的固溶度,因此并未明显降低合金的热导率.

    Mg-Zn-Ca-Mn镁合金微量Ce热挤压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导热性

    粒度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崔岩孟令剑杨越蒙毅...
    230-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平均粒度组成为100%10 μm、25%10 µm+75%76 µm和100%76 μm的3种不同粒度配比组合的碳化硅颗粒为增强体,以2024铝合金为基体合金,采用热等静压工艺制备SiCp颗粒体积分数为55%的SiCp/Al复合材料(分别对应标记为S、G和L),研究碳化硅粒径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复合材料均由SiC、Al和Al2Cu相组成.增加细颗粒SiC比例可以提升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S、G和L制备态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依次为515、489和422 MPa,相应的断裂应变分别为0.25%、0.30%和0.22%.通过粒度级配可以有效提高制备态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断裂应变.经490℃高温退火处理后,3种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降低至494、470和368 MPa,断裂应变分别提升至0.43%、0.39%和0.37%.

    SiCp/Al复合材料颗粒级配退火弯曲强度

    Nb含量对V-Ti-N工程结构用钢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童炀张婧辛文彬罗果萍...
    236-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淬火膨胀仪DIL-805研究了 Nb-V-Ti-N微合金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并探讨了 Nb含量对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由0.1 ℃/s增大至30℃/s时,发生过冷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冷速范围分别为0.1~20、0.1~5、1~30和10~30℃/s,且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的转变温度随冷速的增大而降低,而马氏体转变温度升高;当Nb含量由0.05%(质量分数)增加到0.10%时,奥氏体中Nb的固溶量增加,CCT曲线略向下移动,Ac1和Ac3温度均有所提高.试验钢的显微硬度随冷速的增加不断增大,且当冷速为1~20 ℃/s时,0.10%Nb试验钢的显微硬度高于0.05%Nb试验钢.这主要取决于钢中硬化相的占比、组织的细化程度及碳氮化物的析出.此外,高温奥氏体区析出的亚微米级富Nb碳氮化物不仅能够钉扎晶界而且可作为异质形核核心诱导晶内铁素体的形成,二者共同作用细化组织,提升强韧性.

    Nb-V-Ti-N微合金钢CCT曲线Nb含量组织演变显微硬度

    晶粒组织对Al-Cu合金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及导电率的影响

    赵忠超唐和壮曹善鹏孙有政...
    24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和比较T3511态2224铝合金大尺寸Z字型断面不同位置的组织和应力腐蚀开裂行为,探讨了晶粒形态对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和开裂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状晶粒具有较低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在250 MPa应力下具有纤维状晶粒的试样52天断裂,而条状偏等轴晶粒试样的断裂时间仅为42天.条状偏等轴晶晶粒尺寸大且晶界为界面能较大的大角度晶界,晶界强度较低,应力腐蚀裂纹易沿着大角度晶界扩展.不同位置试样的开裂方式均为沿晶开裂,同时Z字型断面不同位置的导电率数值一直保持稳定.

    2224铝合金晶粒形态显微组织应力腐蚀开裂方式

    V含量对不锈钢TDVS2001组织性能的影响

    裴明德李国平秦宇航张峰...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 V含量对双相不锈钢TDVS2001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SEM、EDS和TEM对析出相及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V含量在0.11%以下时,显微组织中无钒的析出物,力学性能略有提升,但变化不大;当V含量为0.27%时,铁素体相中析出大量纳米级的钒化物,材料屈服强度提高了 68 MPa,冲击吸收能量无明显变化,透射电镜分析钒化物为VN.晶粒尺寸、纳米级VN析出相是其强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TDVS2001不锈钢强度VN析出相铁素体相冲击吸收能量

    合金元素Si、V、Ti对40Cr13马氏体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刘禹孙迎建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室温拉伸、室温冲击检测等方法研究了 Si、V、Ti这3种合金元素对40Cr13马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Cr13马氏体不锈钢中同时加入V、Ti合金元素有效抑制了(Fe,Cr)23C6类型碳化物的析出;在40Cr13马氏体不锈钢中,通过提高Si元素的含量,能有效地提高试验钢的硬度和冲击性能;加入0.21%V能够提高40Cr13马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但加入0.21%Ti使得40Cr13马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有所下降;V、Ti合金元素的同时加入,使得40Cr13马氏体不锈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略微有所降低,但能有效提高40Cr13钢的冲击性能.

    40Cr13马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热处理

    CoNiCrAl涂层及应力对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蠕变组织和元素扩散的影响

    刘倩曹铁山王威迟庆新...
    26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附着有/无CoNiCrAl涂层的试样设计为阶梯状,目的是排除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950℃高温下应力对DZ411高温合金蠕变组织和元素扩散的影响,同时分析涂层对试样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涂层可以大幅提高试样的蠕变寿命.发现随着试样所受的应力越大,γ'相退化程度越高,紧密度也越高,特别是高应力区的γ'相完全筏化,其余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球化,有涂层试样在高应力区的涂层被严重破坏,低应力区和无应力区的涂层仅发生轻微氧化;无涂层试样表面氧化程度随应力增大而增大,高应力区则较为严重,出现了裂纹、疏松等缺陷,而应力低的位置表面仍较完整.并且元素扩散随应力也发生变化,在试样表面形成了不同的氧化物,其中有涂层试样Ti元素含量从基体到氧化层表面逐渐降低,且随应力降低呈减小趋势,Cr元素含量由表及里持续上升后降低.

    DZ411高温合金CoNiCrAl涂层应力蠕变扩散筏化

    关于举办第13期"GB/T 32541-2016热处理质量控制体系"等国家标准培训的通知

    2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