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心电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心电学杂志
江苏大学
实用心电学杂志

江苏大学

卢喜烈

双月刊

2095-9354

syxdxzz@sina.com

0511-84446662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实用心电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Electrocardiology
查看更多>>《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国内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聚焦心电学理论与心脏病学临床实践,面向全国心电学工作者和心血管内科医师,刊发具有创新性、前沿性与实用性的科研论文。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名誉主编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主编为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左心室僵硬度的相关性

    梁仪徐良洁王春靓
    4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反映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左心室僵硬度的敏感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并评价其对HFpEF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 150 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入选患者分成正常对照组(68 例)和HFpEF组(82 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筛选HRV指标中能反映HFpEF患者左心室僵硬度的敏感指标,并对主要终点事件进行随访。结果 在 HRV 指标中,SDANN 预测HFpEF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达0。68(P<0。01),cut-off值 90 ms。SDANN与左心室舒张期室壁应变呈负相关;SDANN越高,左心室僵硬度就越高。根据SDANN的cut-off值,HFpEF患者被分为高SDANN 组(cut-off 值≥90 ms,44 例)和低 SDANN 组(cut-off 值<90 ms,38 例)。低SDANN组左心室僵硬度较低。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SDANN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较低SDANN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SDANN可作为HFpEF患者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敏感指标。

    心率变异性左心室僵硬度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动态心电图

    高原地区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与EGR3、VEGF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史梦真白玉婷周白丽苏晓灵...
    438-443,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与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 3(early growth response 3,EG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蛋白因子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同时筛选出与EGR3、VEGF相关性最强的蛋白因子,并探讨高原地区快速诊断冠心病以及评估冠脉狭窄程度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海拔2 260 m)心内科住院患者172 例,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病例组126 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组38 例、中度狭窄组 71 例、重度狭窄组 17 例)和对照组 46 例。检测EGR3、VEGF等蛋白因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借助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探讨高原地区快速诊断冠心病以及评估冠脉狭窄程度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的人单核细胞/巨核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受体 1(human monocyte/megakaryocyt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receptor 1,MMR1)、EGR3、人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人血清反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VEGF、人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人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人血小板反应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 1(thrombospondin 1,THBS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VEGF 与 TXB2、SRF、PAF、EGR3、CREB、TPO、THBS1 均呈正相关(r=0。460、0。644、0。539、0。462、0。740、0。702、0。673,均P<0。05),以血清CREB与VEGF相关性最强。血清EGR3 与MMR1、TXB2、SRF、PAF、VEGF、CREB、TPO、THBS1 均呈正相关(r=0。405、0。682、0。780、0。700、0。462、0。686、0。551、0。245,均P<0。05),以血清 SRF与 EGR3 相关性最强。通过 KEGG 分析得出,在通路 hsa04010 中,SRF在VEGF的下游,调控增殖与分化;在通路hsa04926 中,CREB在VEGF的上游,调控血管生成;在通路hsa04066 中,缺氧诱导因子在VEGF的上游,调控血管的生成。结论 因子MMR1、EGR3、TXB2、SRF、PAF、VEGF、CREB、TPO、THBS1 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VEGF、CREB、SRF、EGR3 可能成为高原地区冠心病诊断新的生物标志物。

    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心室复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张蓉芳李煜林铭源林苏华...
    444-447,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心室复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ABI检测的 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BI值分为ABI异常(ABI≤0。9 或≥1。3)组82 例和ABI正常(0。9<ABI<1。3)组88 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心脏彩超及心室复极参数。结果 ABI异常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均大于ABI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BI异常组的T波峰-末(Tpeak-Tend,Tp-e)间期、校正的QT间期(corrected QT interval,QTc)、Tp-e/QTc、额面QRS-T(frontal QRS-T,fQRS-T)夹角均大于ABI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Tp-e间期(r=-0。393,P<0。01)、QTc(r=-0。198,P<0。01)、Tp-e/QTc(r=-0。557,P<0。01)与ABI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ABI与主要心室复极参数Tp-e间期、QTc、Tp-e/QTc呈负相关。针对ABI异常的2 型糖尿病患者,要更加关注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心室复极参数相关性分析

    肢体导联与胸导联心电图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李昭蓉侯艳群何涛秦超...
    448-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法建立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各导联的心电图表现,探讨适用于该模型的判断心肌梗死是否形成的观测导联。方法 给20 只大鼠皮下注射ISO,间隔 24h后再次给药,每 24h内各记录一次肢体、胸导联心电图,测量除aVR导联以外的各导联J点的偏移值,并与各自导联用药前及用药后比较。48 h后处死大鼠,并取心脏做病理检查。结果 第 2 天用药前 V2 导联 J 点抬高较Ⅱ、Ⅲ、aVF 导联明显(P<0。01),Ⅱ、Ⅲ、aVF导联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O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梗死区域较分散,多个导联可出现J点抬高,其中以V2导联最为明显。实验中可选择上述导联之一予以观测,亦可采用肢体、胸导联同步监测。

    大鼠心肌梗死心电图异丙肾上腺素

    心电图MVP评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路瑜刘梓瑞杨正凯王皓铖...
    454-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术前体表心电图MVP评分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的PAF住院患者299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发与否分为房颤复发组(n=40)和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维持组(n=259)。比较两组间术前MVP 评分。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MVP评分预测房颤消融术术后复发的最佳截断值,应用MVP 评分临界值进行房颤消融术术后复发的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1)PAF患者消融术术后随访时间 22。0(11。0,35。0)月,总体未复发率86。6%;(2)与窦律维持组相比,房颤复发组患者病程长[12。0(3。0,48。0)月vs。36。0(11。5,72。0)月,P<0。05]、术前MVP评分增加[(2。20±0。94)分 vs。(3。40±1。12)分,P<0。01)],其余术前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术前MVP 评分和病程是影响房颤消融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术前MVP评分(OR=2。261,95%CI 1。700~3。007,P<0。01)是PAF消融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4)PAF患者术前MVP评分预测消融术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76(95%CI 0。674~0。843,P<0。05),最佳截断值为 3 分,敏感性为 63。0%、特异性为 85。0%。结论 术前心电图MVP评分对PAF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复发MVP评分

    心电图P波参数Pd、Pmax对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马博文王亦凡任园园张莉...
    46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对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RFCA术的70 例房颤患者,记录其术前心电图P 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d)、P 波最大时限(maximum P-wave duration,Pmax),根据预后情况(是否复发)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上述心电图P波参数与房颤患者RFCA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并使用ROC曲线分析评价P波参数对房颤患者RFCA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70 例房颤患者中,RFCA术后预后不良者 30例,预后良好者40 例。预后不良组Pd、Pmax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Pmax是影响房颤患者RFCA术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 d、P max及其联合指标评估房颤患者RFCA治疗后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值分别为0。751、0。760、0。900。结论 心电图P波参数与房颤患者RFCA术预后相关,P d、P max联合检测能提升对其预后的预测效能。

    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心电图P波参数预后预测价值

    《实用心电学杂志》影响因子实现突破,入选知网统计源期刊

    464页

    二叶式主动脉瓣合并室性早搏的射频导管消融1例

    田娜马立可马银娇杨震...
    465-46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频导管消融是难治性、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心血管解剖结构异常或有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可能会受影响,甚至导致介入手术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合并室性早搏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 例患有BAV伴有症状性室性早搏的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术成功消除室性早搏,症状明显缓解。导管消融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为BAV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带来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二叶式主动脉瓣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心律失常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的影响因素

    张玉娟孙仁华
    468-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71 例T2DM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RV是否降低,将T2DM患者分为HRV正常组(39 例)和HRV降低组(32 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尿酸、β2 微球蛋白、尿素、HRV等各项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T2DM患者HRV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HRV 正常组相比,HRV降低组患者的病程更长,其随机血糖、HbA1c、收缩压、胆固醇和LDL-C水平较高,且患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的比例及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ST-T改变、尿糖阳性的比例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RV降低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HRV-index、LF和HF数值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2DM患者的病程、随机血糖、HbA1c、冠心病是HRV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及时监测和控制T2DM患者HRV降低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对改善预后也有积极意义。

    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心脏自主神经冠心病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对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叶雪华
    475-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 选取 198例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 99 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加美托洛尔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 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参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QT间期离散度、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HRV指标、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使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HRV指标和心功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冠心病室性早搏美托洛尔胺碘酮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