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唐维新

双月刊

1005-7803

jswssygl@163.com

025-83620738 025-83620735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Journal Jiangsu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成创新理论模式下的快速康复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王毛俊陆雯歆周军单晓春...
    691-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集成创新理论模式贯穿快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体系后方案实施的效果,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以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快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为研究对象,回顾研究医院快速康复的全实施过程,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基于集成创新理论模式下的快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优势。结论:快速康复外科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也是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方法之一。

    集成创新快速康复临床应用

    DRG付费下胃癌手术患者感染防控的成本效益分析

    刘文王滢鹏张娟万彬...
    694-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胃癌术后感染的经济负担,分析胃癌术后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我院胃外科所有行胃癌手术患者,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各项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根据患者手术量、住院费用、术后感染率、因发生感染而少收治的患者数和减少的收入,进而推算胃外科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并对医保费用精细化支付提出建议。结果:感染组平均住院天数为34天,高于未感染组的14天;感染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27 176。99元,高于未感染组的66 161。03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实施胃癌手术院内感染与防控措施,感染发生率降低10%时,效益成本比可达1。15。同时对基于价值医疗精细化付费具有重要探索意义。结论: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项目,不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可增加医院收入,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直接对医保费用支付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可预防的感染发生率进行DRG支付调整,对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完善有一定探索价值。

    DRG成本效益分析胃癌院内感染

    某专科医院参保乙肝住院患者个人自付比例及影响因素分析

    付文鹏吴燕徐亮时钢...
    700-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某市传染病专科医院乙型肝炎住院医保患者的个人自付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降低乙肝患者经济负担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收集2021年-2023年3年内乙型肝炎住院医保患者的相关数据,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等方法分析影响患者个人自付比例的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回归分析住院总费用与各住院费用分项的相关性。结果:参保乙肝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2。097万元,平均个人自付金额为0。832万元,个人自付比例为39。67%。影响自付比例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年份、疾病严重程度、职业、是否手术(操作)和婚姻状况等。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患者个人负担与综合医疗服务费、诊断费、药品费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女性、低年龄组、住院天数较长或较短、疾病较重、农民和工人职业、未婚状态、有手术的患者,其个人自付比例较高。可通过加强患者健康宣教、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和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乙型肝炎个人自付比例影响因素住院费用医保

    湖南省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支付的思考

    李丽吴颖英
    70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本医疗保险主要对参保人员因发生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但我国没有统一的社会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制度。湖南省将意外伤害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并主要采取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的方式。作者基于湖南省14个地区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掌握的情况,总结评估支付管理的状况,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支付管理的政策建议。

    意外伤害基本医保支付

    联网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网络安全对策

    车亚梅彭茂
    709-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联网医疗设备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方法:通过分析联网医疗设备网络连接方式及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结合我院联网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关经验,并以眼科检查设备为例,从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给出了提升联网医疗设备网络安全强度的方法。结果:全生命周期对联网医疗设备进行持续关注有助于提高联网医疗设备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结论:医疗设备信息化发展趋势下,从技术角度优化和管理方面规范,有助于提高医疗设备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

    医疗设备网络安全网络连接

    三级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中"双培养"机制的研究

    苏秦宇李琪婷陈慰
    713-715,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公立三级医院党建工作中,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的现状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方法:对本市部分公立三级医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党员和群众开展问卷调查研究。结果:部分业务骨干的入党意愿不强;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不足;党支部职责落实需要进一步增强;"双培养"模式和渠道有待拓展。结论:健全三级医院"双培养"机制是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医院党委要加强对业务骨干的政治关怀,树立典型,发挥示范效应,多层次多维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同时抓好落实,健全可持续的"双培养"机制。

    "双培养"机制公立医院党员业务骨干

    疫情期间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分析

    邓智杰苏洪海刘宏
    716-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OVID-19疫情期间"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文章发布情况,探讨疾控机构如何在疫情期间通过公众号有效提高防控知识传播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 日~2023年1月8日期间"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COVID-19疫情文章,对文章数量、阅读量、内容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阅读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1月21 日~2023年1月8日期间,"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共发布文章1 466篇,总阅读量为4 723 122人次,单篇最高阅读人数为177 671人次,累计关注用户161 036人次;政府公告和疫情信息具有较高的阅读量,"10万+"的文章中,87。5%的文章都是头条类公告文章。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政府发布的疫情防控信息获得了公众高度关注,疫情结束后,要让公众保持对疾控中心公众号文章的关注度,就要充分挖掘疾控中心潜能,细分各专业领域,拓展微信公众平台功能,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信息有效输出。

    COVID-19疫情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

    新形势下青年群体参与公立医院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卢先智夏春香
    720-72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公立医院青年职工对医院文化工作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参与度,探讨新形势下青年群体参与医院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方法:对N医院45岁及以下青年职工参与医院文化工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梳理分析近年来医院青年职工参与医院文化活动状况。结果:调查对象对医院文化建设整体情况的感受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居多,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岗位和职称之间的青年职工对"是否了解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参与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6-35岁的青年职工相比25岁及以下的新进职工对医院文化工作的满意程度更高;青年职工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认知度、认可度、参与度以及认为在医院培养下得到个人提升四个方面呈现出递进式的正相关。结论: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发展性的管理工程,需要全院职工尤其青年群体的参与,充分发挥青年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作用,引导青年职工争做医院文化发展的践行者、弘扬者、引领者、开拓者。

    公立医院文化建设青年群体现状调查

    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对中职护理专业学习能力及考试成绩的影响

    陈娟徐璐王璜
    723-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模式对中职护理专业学习能力及考试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级中职护理专业3年级学生96人,根据学号尾号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学生均在即将进入临床实习前1个月接受强化实训。对照组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实施传统教学,观察组实施SSP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学习能力、考试成绩、临床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问诊能力、身体评估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实训后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更佳(P<0。05);观察组临床沟通能力、临床处置、健康教育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学生模拟SSP教学模式可提高中职专业学生学习能力、临床应对能力及考试成绩,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标准化病人中职护生学习能力

    互联网+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对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综合素养、教育氛围的影响

    徐咏梅王凤丽袁龙
    726-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互联网+虚拟仿真实训护理教学在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在2021年9月-2022年7月在籍助产专业10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干预组实施互联网+虚拟仿真实训护理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核心胜任能力评分、综合素养能力评分及教育氛围评分。结果:干预组在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新生儿保健、产后保健、公共卫生保健等核心胜任能力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临床判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无菌观念、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学生学术知觉、环境知觉、教师知觉以及社会知觉等教育环境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虚拟仿真实训护理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高职助产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

    高职助产专业互联网+虚拟仿真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