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殷富

月刊

1008-2549

daxue@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091,8806021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生竞赛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耿悦杰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代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生竞赛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本文总结了北京科技大学多年来在竞赛组织管理中的实施经验,及其在大学生竞赛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做出的有益尝试和取得的明显实效.

    大学生竞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绩效评估探讨

    童敏慧熊亚丹郭伟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绩效评估势在必行.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融合性、体系化和时代性的特点,因此,在开展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绩效评估时应注重健全评估主体、优化评估方法、完善评估体系和明确评估重点等实施要点,保证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绩效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真实.

    经管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绩效评估实施要点

    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孙耀胜张桂莲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年峥嵘岁月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鞭策着中华儿女向着远大抱负不惧艰苦、迎难而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具体表现为:指引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学生善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勉励大学生塑造高尚的品德修养.要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让红色革命文化世代相传、光耀千秋.要用伟大精神力量鼓舞人心,书写更为辉煌的中国历史.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大学生价值引领

    立德树人视阈下个体"公共人"角色的式微与重塑

    胡铖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人"是具备公共品格的道德人的简称,是相对于"个体人"而存在的.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公共人"角色旁落,公共理性失落、公共精神遮蔽、公共行动逃离已成为个体的时代标签.基于此,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社会公德,需从培养机制的完善、关怀场域的构建、践行平台的搭筑三方面出发,追寻个体"公共人"角色重塑.

    立德树人公共人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行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理工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前军卞学为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理工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特点,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认知不深.应当从理工类大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巧用新媒体传播手段、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帮助理工类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路径

    "五维一体"视域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话语"三进"研究

    石元波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由时代性维度、实践性维度、理论性维度、特色性维度、主体性维度所构成的丰富话语体系.我们只有从"五维一体"的视角出发,发挥好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的作用,以标志性话语去开展"三进"工作,才能真正推进这一科学理论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话语"三进"

    高校课程思政的多重逻辑及其相互关系

    丁群吕武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深化和拓展,是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形态.从课程思政的基本形态与实施过程分析,其涉及制度课程、教学、组织和管理四个维度的四重逻辑.其中制度逻辑是前提,课程逻辑是其他各维逻辑的基础,教学逻辑是其开展逻辑,组织和管理逻辑是其实施和保障的逻辑.四重逻辑在实践中各自发挥作用,但又共同决定课程思政的实际成效.

    高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专业课程

    对标产业升级需求培养影视动画复合型人才——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包文君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与中华职业学校依托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对相关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分析,同时调研了相关院校专业.此次调研关注影视动画新业态的产生、技术与工作组织模式的变化、产业结构升级等对人才培养定位产生的影响.通过调研,为教学标准的开发和专业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创新思路:专业培养目标方面,多规格培养掌握核心能力的动画人才、拥有"创意+技术"复合能力的动画人才;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强化课程体系,特别是课程群建设,因材施教,帮助人人成才;专业师资与实训配置方面,分类制订师资资质标准,增强实训资源利用效率.

    教学标准产业需求改革建议

    虚实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践课程体系探讨

    胡定玉师蔚廖爱华郑树彬...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备在教学领域广泛应用.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虚拟实践教学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目前该专业在利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备、课程资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本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的现状及虚拟设备等具体条件,提出虚实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践课程体系及平台构建建议,为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相关院校虚拟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及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虚拟仿真城市轨道车辆工程实践课程平台

    "人工智能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

    黄同愿陈江霞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和技术的蓬勃发展,很多高校将"人工智能概论"课程设置为全校通识课程.该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设计,可结合时代热点,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概论"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提出了思想政治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专题专人负责制"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全方位结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改革性和创新性.

    人工智能概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教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