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军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吴祖泽

月刊

1674-9960

yuankan@bmi.ac.cn

010-66931131

100850

北京太平路27号

军事医学/Journal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系军事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以刊登军事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创新性论著为主,选登部分研究简报,技术方法及有一定指导性的文献综述。内容涉及放射医学、微生物学与流行病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药物化学、基础医学、卫生学与环境医学、卫生装备、临床医学及医学高新技术等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拟癣良方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金隆曹德森曹岗
    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癣良方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类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口服外涂组,每组10只.采用背部涂布5%咪喹莫特乳膏诱导建立BALB/c小鼠银屑病模型,考察自拟癣良方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于咪喹莫特乳膏诱导前,以及诱导后第3、7、10及12天,通过光声成像技术,观察小鼠皮肤血管分布和迂曲变化,评价自拟癣良方对血管异常新生的影响.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价实验小鼠皮肤局部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皮肤组织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含量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考察小鼠脾脏中Treg、Th1、Th17等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口服外涂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显著下降(P<0.01),口服外涂组皮肤中TNF-α、IL-17及IL-6含量显著下调(P<0.01),口服外涂组Treg、Th17及Th1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口服外涂组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Baker法)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自拟癣良方对银屑病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可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抑制银屑病皮损.

    银屑病小鼠中药光声成像免疫抑制

    肾动脉阻力指数联合肺动脉高压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黄玉慧张岩范春芝徐金玉...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动脉阻力指数(RRI)联合肺动脉高压(PH)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11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根据患者28d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床边超声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描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年龄、RRI、PH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61例,存活组5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氧合指数、乳酸、B型钠尿肽、心肌肌钙蛋白、RRI、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基底部内径、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RRI、PH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87、1.091、3.261,P<0.05).年龄、RRI、PH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29、0.711,三者联合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56,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81.5%.结论 患者年龄(≥74岁)、RRI(≥0.73)、肺动脉高压是脓毒症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RRI联合PH可用于早期预警,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死亡风险.

    脓毒症床旁超声年龄肾动脉阻力指数肺动脉高压

    战现场低体温防护复温器材原理与效能进展

    丁若辰舒展杨健
    230-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体温是人体在低温环境和创伤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伤员生命安全.该文系统综述了低体温防护器材的技术特点和原理效能发展现状,为不同程度失温的救治器材选择以及复温器材的设计提供参考.

    低体温复温技术复温器材热能

    星形胶质细胞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韩思缦陈怡霏沈东来王以政...
    236-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性脑损伤是正常脑组织接受电离辐射后出现的严重颅脑损伤,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痴呆.目前,现有药物对于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有限,且预后较差.电离辐射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发生病理性激活,进而通过诱导神经炎症和破坏血脑屏障促进了放射性脑损伤的进程.该文主要综述了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理病理功能及其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病理变化和细胞机制.同时,对靶向星形胶质细胞的治疗潜力进行展望,为扩展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手段,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提供参考.

    放射性脑损伤认知障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炎症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