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
交通世界

月刊

1006-8872

transpoworld@moccats.com.cn

010-58278975/2/3

100013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办公楼11层

交通世界/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维特根同步摊铺双层就地冷再生技术首次在高速公路成功应用

    时杰
    1,43页

    "四好农村路"规划与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龙成伟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结合"四好农村路"的特点,参照国内优秀研究成果,提出"四好农村路"评价指标原则.以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构建了畅通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等评估指标体系模型,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权重分析,作为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的依据.此外,引入非现场执法率评价指标模型,分析非现场执法技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该模型能够评估非现场执法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违章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四好农村路"治堵、品质提升为核心,构建二级评价指标,为"四好农村路"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四好农村路"规划实施效果评估乡村振兴非现场执法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某地区"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黄丹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地区农村公路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的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地区"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价.包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确定指标权重、计算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计算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村公路发展整体较好,但在村道安保设施设置完备率和自动化检测比率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此外,该地区农村公路与经济发展、社会服务之间实现了较好的协同效应,但仍有部分公路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本研究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推动"四好农村路"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障碍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

    考虑混合交通与视距保障的农村公路路线设计研究

    王茜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路线时可能存在穿越农田、地形限制、线形不均衡、车辆混合交通等问题,因此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落实公路线形规范要求,确保道路质量并保障行车安全.为探究农村公路路线设计中各项因素的影响效果,从路线选线、公路线形均衡性、公路线形连续性、道路混合交通、驾驶员视距保障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农村公路设计原则,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路线设计农村公路公路工程驾驶员视距混合交通

    绿色施工技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全宝亮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绿色施工技术在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中对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的作用,依托芷江县抗战受降纪念坊至芷江三道坑原生态旅游区公路项目,将污染控制、BIM模型、沥青路面冷再生三种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到该项目建设中,系统分析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优势和具体应用策略.在绿色施工技术的实施下,该公路建设项目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并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有效缩短建设工期,达到了农村公路建设中节能环保的目的,可为绿色施工技术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绿色施工技术农村公路建设施工养护工程

    福建某农村公路路基分散性土改性处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周娉婷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分散性土工程性能差的问题,以福建某农村道路为研究背景,采用石灰改性、水泥改性、石灰+粉煤灰改性、水泥+粉煤灰、石灰+水泥+粉煤灰5种改性方法,研究分散性土最大干密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和石灰在分散性土改性中起主要作用,水泥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石灰的改性效果;单组分水泥的增大对分散性土黏聚力的提高幅度最大,水泥+粉煤灰与石灰+粉煤灰提高幅度相当.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地质条件的路基工程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分散性土改性处理黏聚力内摩擦角

    农村公路改扩建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田久广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农村改扩建公路路基的差异沉降及处治措施,依托某农村改扩建公路案例,通过数值模拟方式评价了土工格室对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的改善效果,并分析加筋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加筋能有效改善拓宽路基沉降变形和最大差异沉降,随着距旧路中心点距离的增加,地基水平位移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规律,峰值出现在坡脚位置处.采用轻质泡沫土换填后,路基表面沉降峰值出现在路基分级坡面附近而非路肩位置处.随着轻质泡沫土填筑高度的增加,路基表面沉降数值和最大差异沉降均逐渐减小,但当轻质泡沫土填筑高度超过6m后,对路基差异沉降改善效果不明显.

    拓宽路基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土工合成材料

    农村公路扩建中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应用

    梁东海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气泡混合轻质土新型材料的工程性能,并探索其在农村低等级公路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首先以某农村主干道扩建段为例,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备及容重、渗透性能、力学性能检测等进行分析;其次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该公路扩建段分析模型,对材料参数影响的路基沉降展开模拟;最后对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施工要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具备优良的路用性能,其制备和施工过程简洁,且具有强度高的特性;所使用的水泥、集料等材料用量更节省,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其在农村低等级公路改扩建中广泛应用和推广提供支持.

    农村公路扩建气泡混合轻质土容重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

    马锋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在农村低等级公路铺设中的应用关键技术,首先对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材料性能展开分析,其次对此类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最后以某农村四级公路为例,从施工准备,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铺筑等方面对施工要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的工程应用中,原材料选用、性能控制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均较为关键,并直接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此类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相对简便;流化床灰作为工业副产品,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流化床灰碾压混凝土农村公路摊铺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体路面在农村公路中的施工问题

    田耀进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体路面在农村低等级公路建设中应用的技术要点,以某农村四级公路为例,对原材料性能进行分析,并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展开设计,进而从水泥混凝土块体预制、基层及砂垫层施工、预制块体铺筑及碾压等方面对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体路面施工要点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设计配合比及预制200 mm×100 mm×100 mm尺寸的水泥混凝土块体,通过人工"前进+后退"方式铺筑,既能满足路面结构建造要求,保证铺筑质量,节省建造成本,又能快速开放交通,使得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体现.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体路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