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
交通世界

月刊

1006-8872

transpoworld@moccats.com.cn

010-58278975/2/3

100013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办公楼11层

交通世界/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墩预抬高耐候钢槽型钢混组合梁成桥线形控制方法研究

    张重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中墩预抬高耐候钢槽型钢混组合梁节段制造过程中线形控制的质量,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钢混组合梁线形控制的原理及流程,从钢梁的最终线形坐标、钢梁预拼装胎架、钢混组合梁落梁体系转换技术方面对线形坐标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并对落梁的位移、应变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的控制方法能够确保钢梁安装的准确性、落梁位移量的准确性,并可保证成桥线形与设计意图一致,可为此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耐候钢槽型钢混组合梁中墩预抬高线形控制监控量测

    公路隧道进口段塌方处理及其效果评价

    石世孝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评价公路隧道塌方处理措施的有效性,以隧道进口段塌方事故为工程背景,结合实际条件,分析处理措施,并结合处理后的变形监测成果,通过变形预测等手段进行处理效果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受洞口段围岩性质影响,塌方事故频发,为确保其安全施工,先开展洞口段灾害防治,再对地表土体、塌方掌子面进行加固处理,并提出将循环掘进措施作为塌方后的后续施工手段.同时,据塌方段处理后的变形监测成果,既有变形最大值为86.25 mm,明显小于120 mm(变形控制值),说明现有条件下的塌方处理效果较优,且通过变形预测,得出塌方段的变形值仍在变形控制值范围内,说明预测时间内的塌方处理效果仍较优,塌方段防治处理措施合理有效.

    公路隧道塌方处理变形预测效果评价

    桥梁桩基承载能力检测中双荷载箱自平衡法试验的应用

    张清瑞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平衡法桩基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空间占用小、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在桥梁桩基承载性能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若平衡点位置不准确,易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基于此,依托某高速公路桥试验桩检测实践,针对双荷载箱自平衡法试验检测技术应用进行研究,阐述了自平衡法试验检测基本原理、试桩目的,根据地勘报告给出的地质条件及桩基技术参数,得到了准确的荷载箱埋设位置,并总结了双荷载箱自平衡法检测技术要点,主要内容包括检测设备安装、试桩准备工作、荷载箱加载及卸载等,供同类工程参考.

    桥梁工程桩基检测自平衡法承载力

    水压爆破施工技术在隧道掘进阶段的应用

    蔚芪龙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某隧道工程爆破施工实践,针对隧道开挖施工中水压爆破技术应用进行研究,阐述了水压爆破技术优势,总结了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爆破设计、钻孔、水袋及炮泥制作、炸药安放、起爆及通风出渣等.通过具体试验检测,充分验证水压爆破施工技术能有效降低炸药用量,节省材料成本,提高爆破施工安全性、高效性,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效益.

    隧道掘进爆破设计水袋用量爆破效果

    城市中小桥梁维修加固关键技术研究

    邱加样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城市中小桥梁在低净空、复杂交通边界下的加固维修技术,以广东省三座中小桥梁为研究对象,针对梁底混凝土大面积剥落、钢筋外露锈蚀等病害,提出吊模结构胶修补梁体方案;针对结构承载力严重恶化的空心板提出了梁板更换方案;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分析了裂缝的成因,评估了结构承载力,采用裂缝修补方案取代粘贴钢板加固方案,节省了工期和造价.研究成果及关键应用技术可为城市中小桥梁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城市中小桥梁加固吊模加固数值分析空心板更换加固设计

    基于早期温度场的混凝土箱梁养护施工参数研究

    张云飞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优化混凝土箱梁养护质量,从早期温度场的角度入手,以箱梁0#块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温度场时变规律及养护施工参数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模板适合应用于保温效果要求不高的项目;塑料模板适合应用于有较高保温效果要求的项目;模板厚度越大,底板内外温差控制效果越好;入模温度对箱梁混凝土早期温度影响较大,应综合现场条件确定.

    早期温度场养护数值模拟混凝土箱梁

    弯道河流中涉河桥墩对水流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孙首正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涉河桥墩对弯道水流水力特性的影响,对弯道河流桥墩附近水位壅高以及流速变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水力学分析,改进了桥梁上游最大水位壅高的Yarnell计算公式.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实验表明,斜交角度为5°时,凹岸的水流速度有显著提高,上游平均水位壅高最高为0.298cm.斜交角度为30°时,上游平均水位壅高最低为0.156cm.此次研究对科学评估桥梁建成后河道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弯道河流桥墩水流特性

    支座病害对预应力连续T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及维护对策

    韩青松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预应力T梁常见的单支座脱空、支座活动方向受限、支座异常变形等病害问题,以大足区X028高升至回龙段(高龙路)升级改造工程中某大桥工程为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支座病害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病害成因与维护对策.结果表明,各支座病害均不同程度对结构受力带来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主梁弯矩增加与其余正常支座反力增大,其中单支座脱空影响最大,支座活动方向受限影响最小;设计、施工、维护阶段均有不同因素可能造成支座病害,在相应阶段应加强质量管控与精细化管理维护,以提升支座使用寿命.

    支座病害预应力连续T梁桥维护对策

    基于GBDT-PSO混合算法的隧道地表沉降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何俊王文强刘超苏云飞...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隧道掘进过程地表沉降的预测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树-粒子群(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BDT-PSO)混合算法的隧道地表沉降预测与控制方法,通过选取深圳市某城市轨道交通区间施工的隧道线路数据,采用GBDT-PSO算法进行地表沉降预测.结果表明:GBDT-PSO混合算法可有效预测地表沉降值,通过调整刀盘扭矩值有效控制地表沉降.

    机器学习混合算法沉降预测沉降控制

    湾潭隧道岩溶水文地质分析及危险性评估

    田玉江刘超刘艳明韩志耀...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岩溶隧道突涌水问题,结合湾潭隧道工程,通过现场地质调查、钻探、测量、电法勘探等综合勘察手段,分析湾潭隧道围岩含水岩相、隧址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并对突涌水灾害危险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湾潭隧道主要为寒武系上统娄山关白云岩,为典型的碳酸盐岩相地层;隧道正常涌水量为3 788 m3/d,最大涌水量应按照预测正常涌水量的2~10倍考虑,涌水量较大;湾潭隧道突涌水危险等级为Ⅲ(中危险),局部存在溶洞、岩溶管道地段,需要时刻注意做好防排水措施.

    湾潭隧道水文地质特征涌水量危险性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