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
交通世界

月刊

1006-8872

transpoworld@moccats.com.cn

010-58278975/2/3

100013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办公楼11层

交通世界/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问卷调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消费需求分析

    郝颖占林张倩高龙...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水平,提高服务区运营口碑,发掘服务区运行潜力,增加服务区运营收入,结合河北高速燕赵驿行公司提供的面向下属服务区司乘人员的调查问卷,采用图表数据分析方式对司乘人员在服务区的消费行为、满意度、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了服务区司乘人员的消费特性,并据此对服务区的运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供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人员参考.

    服务区消费消费需求问卷分析消费特性

    结合特征融合的道路异常检测算法在高速公路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张聪聪王朋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交通异常严重威胁和影响人们的出行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对高速公路交通异常监测进行分析,结合特征融合对语义分割算法进行技术改进,在融合特征模块中结合混合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道路异常检测算法.研究结果表明,特征融合模块的可行性被充分验证,表现为改进后模型的平均分割精度由87.54%增至91.66%.由P-R曲线可以看出,输入混合注意力机制的模型性能明显高于仅输入通道注意力及空间注意力的模型.可见研究设计的结合特征融合的道路异常检测算法在道路安全监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为高速公路的智慧安全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特征融合道路异常检测语义分割混合注意力机制

    驾驶倾向性识别在数智化驾驶培训中的应用

    李童王广艳王元龙郭丹...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汽车驾驶培训质量,研究了驾驶倾向性识别方法在机动车驾驶培训中的应用.首先分析在数智化背景下,驾驶培训行业现状及挑战;然后介绍了驾驶倾向性内涵及特征,最后提出面向汽车驾驶培训业务的驾驶倾向性识别方法设计.研究认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驾驶倾向性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可以为汽车驾驶培训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驾驶培训驾驶倾向性智能交通虚拟现实

    基于雾计算节点的智能交通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吴善滨曹灵芝禹晋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交通拥堵现象,提高道路交通效率,提出一种基于雾计算节点的智能交通管控平台.该平台的基本架构包括数据信息生成层、雾层与云层,数据信息生成层能够实时采集、传输并存储智能车辆交通信息,雾层主要负责对局域交通进行管理,云层是对区域更广的路网交通进行宏观管理调控.最终基于雾计算的控制算法完成交通指示灯的调控,并确定交通流评估参数.研究表明:该平台能够有效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为智能交通管理提供可靠支持.

    雾计算节点智能交通管控局域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车辆段改造增设车站方案分析

    丘钢沅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城市早期建设地铁车辆段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效率低,难以匹配片区发展需求.通过车辆段的腾挪改造,可优化城市空间功能格局,完善地区路网结构,释放土地价值,将车辆段从隔断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向片区综合性服务中心转型,成为片区更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借助既有车辆段腾挪改造及周边综合开发建设的契机,对既有地铁工程增设车站的方案及工程可行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建设时期的线路增设车站方案进行比较论述,提出了推荐方案.

    既有地铁车辆段增设车站小半径曲线

    我国标准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系统研究

    郭国建杨宝昆李博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我国动车组运营与模拟驾驶设备的运用现状及形式等基础上,结合标准动车组功能结构、组成原理、运营与行车组织特点,研究标准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与考试平台,软硬件组合联控方案以及实作考试场景.研究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的标准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平台硬件模块布局合理、贴近现场实际、沉浸感强、易于考试人员模拟驾驶实作与考核评估,软件系统具有功能控制原理正确、逻辑联控关系与UI界面仿真度高、实作考试场景完备等优点.该系统能较好地实现高速动车组司机从实训、实作到考核的全面体系化作业,为动车组司机模拟实作考试提供参考.

    标准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考核评估

    盾构穿越突变地质变形控制分析

    刘希武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济南地铁R2线宝长区间为工程背景,针对在盾构施工穿越突变地质界面的过程中出现的地表沉降、开挖面失稳以及建筑物变形问题进行了地质变形控制分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变形控制措施,来有效减少地表及建筑物的变形问题.希望通过该研究能为盾构施工穿越突变地质界面相关的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盾构突变地质软弱土层

    钢、铁渣修筑水泥稳定类道路基层研究

    田俊壮瞿钊王澧陵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铁渣修筑水泥稳定类道路基层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钢、铁渣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能及级配差异,并对水泥和水泥石膏两种不同胶凝剂稳定钢、铁渣基层材料进行重型击实试验、7 d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回弹模量及劈裂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钢渣在强度上完全能满足规范要求,且明显优于水泥稳定碎石、砂粒集料等;水泥石膏稳定级配钢渣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及7 d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大于水泥稳定级配钢渣混合料;水泥稳定级配铁渣混合料在水泥、脱硫石膏剂量相同情况下,水泥稳定级配铁渣的7 d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明显低于水泥稳定级配钢渣抗压强度约20%;水泥脱硫石膏稳定级配钢渣90 d回弹模量略高于水泥稳定碎石,而劈裂强度差异不大.考虑实际施工操作可控性,推荐水泥:石膏:级配钢渣配合比为5:4:91.

    钢渣铁渣水泥稳定基层

    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

    白荔天
    34-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不同类型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别选取AC-13型和SMA-13型两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得出:AC-13型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较好,SMA-13型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设计与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类型,研究成果可为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

    纳米二氧化钛尾气降解沥青路面性能研究

    王月辉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尾气污染,探讨了将纳米二氧化钛(TiO2)应用于不同涂覆方式的沥青路面材料中,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添加量与降解效果呈正相关,在经济性方面,纳米TiO2的最佳添加比例为2%.在涂覆方式比较中,采用雾封层和含砂雾封层涂覆方式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和耐久性,适用于道路表面的长期使用.

    纳米二氧化钛雾封层光催化降解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