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
交通世界

月刊

1006-8872

transpoworld@moccats.com.cn

010-58278975/2/3

100013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办公楼11层

交通世界/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演化博弈的运力共享分析——以石家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平台为例

    郄兵辉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源共享已然成为物流行业的发展主旋律,研究吸引运输企业入驻物流配送信息平台及政府是否干预对运输企业入驻平台进行资源共享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构建两类物流企业入驻平台进行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考虑政府干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A企业需降低运输企业的平台准入费用,且需政府进行外部干预约束,从而促进物流资源共享的发展.

    城市配送资源共享演化博弈

    纳米SiO2对路面混凝土力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

    陈晓娟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及耐磨性不足,影响行车舒适性的难题,采用向路面混凝土中加入纳米SiO2,借助力学试验及磨耗试验,研究不同纳米SiO2掺量对路面混凝土力学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纳米SiO2对路面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以及耐磨性均有较大提升,且均随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各项性能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纳米SiO2掺量为3%时,路面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及耐磨性能最优,分别比基准混凝土提升17.1%、19.7%及28%,改善效果明显.

    纳米SiO2路面混凝土力学强度耐磨性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赵璟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路用耐久性能,采用水性环氧树脂(WER)复配丁苯乳胶(SBR)改性乳化沥青制备沥青混合料,研究了混合料的力学性能、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结果表明:掺加WER和SBR会在乳化沥青中发生固化反应、物理交织和化学交联反应,并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有助于增大沥青黏附性及沥青-集料黏聚力;相对于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EA),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W-EA)和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WS-EA)力学性能、抗车辙性能和水稳定性显著提升;环氧体系刚度增大导致沥青混合料模量增加、弯曲应变下降,但掺入SBR有助于提高混合料的韧性.

    水性环氧丁苯乳胶乳化沥青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水泥矿渣粉复合稳定土路基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宋汶宏孙欣闫吉成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水泥矿渣粉复合稳定土的力学强度,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水泥剂量、矿渣粉掺量和养生龄期对水泥矿渣粉复合稳定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龄期对水泥矿渣粉复合稳定土的强度影响最大,在试件成型养生初期,强度迅速生成,龄期28 d以后强度增长趋缓;随着水泥剂量和矿渣粉掺量的增大,水泥矿渣粉复合稳定土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大.

    水泥矿渣粉复合稳定土抗压强度养生龄期

    水泥-磷石膏稳定碎石在路面基层应用中的配合比设计

    张玉杰邹昊天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贵州省大量磷石膏堆存亟须消纳的现状,在分析磷石膏微观结构、成分组成的基础上,用磷石膏替代细集料配制路面基层材料,进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水泥-磷石膏路面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优选出较优配比.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掺量对路基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在水泥外掺量相同的情况下,磷石膏掺量在5%~10%时路基基层材料的密实度和强度性能均有所增加.

    水泥磷石膏稳定碎石配合比

    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孙强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旧料利用率及性能,在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掺入0.4%玄武岩纤维,并通过室内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及高温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低温抗裂性能有较好的提升,水稳定性能无明显改善效果;考虑规范与工程质量要求,不掺纤维的普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旧料的掺量不宜大于30%,掺入0.4%玄武岩纤维后,旧料掺量最大可提升至50%.

    玄武岩纤维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复合改性对橡胶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暴金星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复合改性对橡胶沥青流变性能产生的影响,对进行超声衍射时差法检测(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TOFD)后的沥青试样分别采用沥青流变性质试验(Data Set Ready,DSR)进行温度扫描试验、频率扫描试验、时间扫描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给出了橡胶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试验方法,分析了复合改性对橡胶沥青车辙因子、疲劳因子、蠕变劲度模量和蠕变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高压试验(High-Pressure Test,HPT)、改性沥青(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后,沥青的复数模量增大、相位角减小、车辙因子增大,复合改性后的橡胶沥青高温抗车辙能力明显提高.中温疲劳试验中CR-SBS-HPTMA的疲劳寿命最长,即HPT和SBS对橡胶改性沥青(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CRMA)疲劳特性的改善最为明显.较低温度下的弯曲梁流变试验结果表明,加入HPT和SBS的CRMA相较于其他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在极端低温下仍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开裂能力.

    橡胶沥青复合改性抗车辙性能抗疲劳性能流变性能

    抽提法和燃烧法检测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沥青含量的比较研究

    颉珅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沥青含量检测中抽提法和燃烧法的适用性,以某高速公路大修养护段为例,选取其面层铣刨再生混合料制备试样;对抽提法和燃烧法的检测步骤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燃烧法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系数小,因此,应在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中推荐使用;而沥青含量标定法比抽提法和燃烧法更加快捷,结果也更为可靠,可推广应用.

    抽提法燃烧法再生沥青混合料

    无损检测方法在混凝土冻融破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雷梦雨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冻融破坏现象的检测效率,提出将超声波脉冲速度、补充程序应变计结合,共同分析混凝土冻融劣化过程的方法,能够同时应用于不易冻融损伤易冻融损伤的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冻融损伤影响因素中,湿度和温度影响最直观,因此在所制备样品中加入嵌入式传感器,用以测量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通过该无损方式测量所得数据与重量损失检测所得测量数值之间相关性较强,因此可使用该无损检测方法在结构损坏前开展连续检测,提高检测精准度,具有实践推广价值.

    混凝土冻融破坏无损检测表面剥落

    粉煤灰和不同纤维对粉砂路基加固的影响研究

    谢睿阳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粉煤灰和不同纤维对粉砂路基加固的影响,本文通过静态三轴试验,在最佳比例的粉煤灰和粉砂混合土壤中加入不同纤维,对混合土壤的弹性应变、永久应变和回弹模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偏应力为173 kN/m2,围压为30 kN/m2 时,施加10 000次循环后,土壤未加入纤维时弹性应变为0.45%,加入椰壳纤维后为0.34%,加入合成纤后为0.36%;②当偏应力为173 kN/m2,围压为30 kN/m2时,施加10 000次荷载循环后,各混合土壤均未达到10%应变(失效标准),土壤可承受更多的载荷循环;③与合成纤维相比,椰壳纤维在土壤回弹模量增强作用显著,在其使用寿命内,椰壳纤维永久性保持路基层稳定.

    粉煤灰粉砂路基椰壳纤维弹性应变回弹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