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彭其渊

季刊

1672-4747

jtt@home.swjtu.edu.cn

028-87600755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在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各项有关方针正策的基础上,着重反映本校、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与其相关学科方向的最新科技成果、优秀设计、制造与新技术的应用开发。这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相关的工程设计、制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MIC-iAFF-Stacking集成学习的航空器滑出时间预测

    李浩卢朝阳谈翌平苟利鹏...
    14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单一模型预测航空器滑出时间精度提升存在瓶颈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最大互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的迭代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iterative Atten-tional Feature Fusion,iAFF)和Stacking集成学习框架组合的航空器滑出时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MIC提取出与滑出时间相关性较高的因素作为模型原始特征序列;然后以支持向量回归(SVR)、随机森林(RF)、多层感知机(MLP)和极限梯度提升机(XGBoost)为基学习器模型对原始特征进行特征构造,并利用iAFF模块对基学习器得到的构造特征和原始特征进行特征融合,通过MLP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学习,最终得到预测滑出时间.经实际算例对比验证表明,与单一模型相比,MIC-iAFF-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在±2、±3、±5 min误差范围内的预测精度分别提升了6.14%、6.40%、2.31%,证明了该模型在滑出时间预测中的有效性.

    航空运输离港滑行时间最大互信息系数注意力特征融合Stacking集成学习

    复杂多跑道机场离场运行的动态协同调度

    马晓萱张军峰朱玲
    15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跑道机场内离场航班运行效率低下会导致机坪-跑道-空域系统容流失衡,进而引发空中交通堵塞和航班地面延误等问题.为实现高效有序的离场航班管理,提出了多跑道机场离场航班的动态协同调度模型.首先,以最小化离场航班机位等待时间为目标,综合考虑尾流间隔、长航线航班放行间隔、走廊口间隔、非默认跑道起飞间隔、港湾区推出间隔等约束限制,引入基于滚动时间窗控制的动态排序策略,建立离场航班动态协同调度模型.其次,在分配航班运行时间的基础上,引入分配运行跑道的调度策略.最后,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实例进行验证,采用进离场需求不同的三组运行数据构建仿真数据集.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动态排序策略可以在不显著降低目标函数值的前提下,在早高峰时间段内令求解时间下降97%.此外,对离场航班同时分配运行时间和运行跑道的调度策略能够显著缓解航班延误问题.进一步,模拟了实际运行中不同的走廊口间隔标准对离场运行的影响,由此发现,YIN走廊口放行间隔标准需设置在3.5 min以内,以维持离港航班正常率.再进一步,针对塔台管制提出了全向离场运行条件下的管制放行建议.

    航空运输动态协同调度滚动时域多跑道机场全向离场

    基于多粒度级联森林的高排放重型柴油车辆的识别方法

    廖琳蔚杨卓倩杨鸿泰韩科...
    166-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来源.车载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OBD)作为重要的机动车排放监管工具,可以获取与氮氧化物排放相关的关键信息.然而,由于OBD系统存在数据缺失和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难以准确评估车辆NOx排放水平并有效筛查高排放车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级联森林(multi-Grained Cascade Forest,gcForest)模型的高排放重型柴油车筛选方法.首先,使用Gumbel分布对重型柴油车辆的NOx/CO2数据进行概率分布对象拟合,以确定高排放阈值并标记高排放记录;其次,采用熵值法和多重共线性检验确定最优特征子集,并使用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处理高排放样本和清洁样本比例不平衡问题;最后,构建gcForest模型用于分类排放超标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识别高NOx排放重型柴油车辆方面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该方法提升了利用OBD数据识别高排放车辆的可行性,为精准监管机动车排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信息技术高排放车辆识别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重型柴油车车载诊断系统Gumbel分布

    此消彼长:共享单车对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影响

    付一帆凌帅牟婷贺正冰...
    18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对现有公共交通产生了直接影响.虽然已有研究探讨了共享单车对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影响,但其对整体公共交通的影响仍不明确,尤其是这一影响的长期效应和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探讨.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方法,对比讨论了共享单车对城市公交客运量、轨道交通客运量和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引入共享单车后,尽管轨道交通客运量显著增加了0.088个标准差(约为8252万人次,增长了14.34%),但城市公交客运量显著减少了0.128个标准差(约为12380万人次,减少了8.77%).这种此消彼长的效应导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未出现显著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共享单车对轨道交通客运量的正向效果逐年增强,同时对城市公交客运量的负向效果也呈现出增强的趋势.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公共交通越便利的城市,共享单车对轨道交通补充作用和对城市公交的替代作用越明显.建议政府整合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以提升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在拥堵路段设立公交专用道,以增强公交的竞争力;在公共交通便利性较高的地区,减少城市公交线路以缓解与共享单车的竞争;在便利性较低的地区,则需增加公交服务,以增强公交出行的优势.

    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多期双重差分共享单车轨道交通客运量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投稿指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