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建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建材
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江西建材

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应向东

双月刊

1006-2890

jxjiancai@tom.com

0791-5236185 85211749

330001

南昌市何坊西路355号

江西建材/Journal Jiangxi Building Materials
查看更多>>本刊为江西省建材集团主管,按受省经贸委的行业管理。办刊目的是推动江西省建材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管理、经营等活动的开展,为企业服务,为行业管理服务,为江西省建材工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作出贡献。推广与介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是全省建材行业技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饱和黏性土固结试验研究

    邢庆霞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采用室内固结试验手段,研究由工程黏性土配置而成的不同饱和度的非饱和黏土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变形影响因素与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饱和度条件下,同级荷载条件下随饱和度的增加,变形量呈现规律变化,但当含水率接近塑限时,土体会存在一定的黏滞强度,增加了试样排水时长,进而影响土体固结沉降量变化规律;不同固结压力下,土体饱和度越大,在相同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瞬时沉降越小;此外预压的存在能够减小后期的次固结系数,并降低后期固结沉降.该研究内容对于非饱和黏性土一维固结理论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和数据支持.

    固结试验非饱和土黏性土固结压力,沉降量

    坡缕石改性沥青多指标掺量优化试验研究

    雷占新
    63-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坡缕石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高聚物复合改性材料,具有改善沥青稳定性与抗老化性能的潜力.为探究坡缕石对沥青物理性能与抗老性能的影响,确定坡缕石在沥青中的最佳掺量,文中制备了不同坡缕石掺量的改性沥青,测试了沥青老化前后的针入度、软化点与延度的变化,以层次分析-模糊数学法建立坡缕石改性沥青掺量优选模型,将沥青实测指标代入模型,计算得出各坡缕石掺量下改性沥青的优越度,结果表明,坡缕石在沥青中的最佳掺量为5%.

    道路工程改性沥青坡缕石层次分析法

    不同橡胶掺量下混凝土性能差异研究

    李文超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橡胶掺量下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强度性能差异,文中对不同橡胶掺量下混凝土性能差异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颗粒掺量增加过程中,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前期出现小幅度下降,后期下降幅度增加,其中,橡胶颗粒掺量为 10%及以下时,橡胶颗粒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不利影响较小.掺加10%~15%橡胶颗粒条件下,混凝土具有最佳抗碳化性能,故推荐采用10%为橡胶颗粒掺量,此时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压强度均处于较高水平.

    再生混凝土橡胶颗粒墩基混凝土

    高层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吴勇亮白岩松冯迪高信杰...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加真实准确地评价高层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通车后的抗水损害性能,文中在实体工程路面现场钻取芯样并开展了水稳定性试验.首先在冷再生层成型后1~8d分别钻取路面芯样,分析了养生时间对劈裂强度的影响;其次以新铺SMA罩面层作为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路面芯样的干湿劈裂强度比和冻融劈裂强度比.结果表明,养生时间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的影响显著,分别在养生3d和7d达到早期强度的两个稳定期.乳化沥青冷再生层的干湿劈裂强度比和冻融劈裂强度比明显小于新铺SMA罩面层,且存在不达标的情况,水稳定性提升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用于高层位再生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道路工程就地冷再生乳化沥青水稳定性高层位再生

    国内首个外港海域全装配式码头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CCPA
    73页

    频域曲线的应力反射波法锚杆无损检测分析

    陈建荣杨人禄应赟陈玉坤...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锚杆完整性应力反射波法无损检测基于一维应力波理论展开,该理论主要围绕应力波在介质中速度变化展开分析.迄今为止,行业普遍采用加速度曲线分析.文中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和标准锚杆模型比对加速度曲线与速度曲线的分析结果异同,建议锚杆完整性分析应结合加速度曲线、速度曲线和对应的频域曲线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无损检测锚杆锚固质量应力波

    基于红外光谱法的公路路面沥青改性剂含量检测研究

    郝丽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路面沥青改性剂含量会对沥青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升公路路面沥青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文中研究基于红外光谱法的公路沥青改性剂含量检测方法,通过不同含量样本制备,溶于四氢呋喃后得到溶液,并制备样本薄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照射薄膜,根据特征吸收峰分析改性剂含量.结果显示,977 cm-1 处特征峰与改性剂相关,而基质沥青特征峰则与甲基基团相关.此方法检测精度高,误差小于0.1%,适用于公路路面沥青改性剂含量的检测.

    红外光谱法公路路面沥青改性剂含量检测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

    世界最宽全漂浮体系多塔斜拉桥建成通车

    CCPA
    80页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监测及数据分析

    黄圣星
    81-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软弱富水地层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文中以某基坑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复杂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并对工后支护结构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和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及两道钢管支撑,其灌注桩的周边设置隔离桩及止水帷幕,施工结束后,桩顶沉降量分别为36.2、19.3、2.9 mm,桩顶沉降量分别为29.8、19.6、15.4 mm,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分别为2 000、2 200 及2 300 kN.以上监测值均未超过设计预警值,满足设计方案的目标要求,施工效果良好,表明施工方案安全可靠.

    软弱地层基坑支护设计施工

    基于FL型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桥梁变形监测研究

    李培庆张国建刘胜震臧耿晨...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在非接触状态下监测特大尺寸线状建(构)筑物的整体运营状态,且测量精度达到亚毫米级,是桥梁健康监测的重要手段.文中采用该技术FL模式监测特大跨径桥梁,获取全天候24h桥梁形变演化数据,研究外界因素变化对桥梁变形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中,桥梁变形与温度、气压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温度变化约1℃发生最大变形为11.44 mm.试验数据表明,自然状态下,变形最大值发生在边跨,而不是发生在跨中,是理论设计与复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实测数据显示,地基雷达干涉测量系统可快速检测桥梁结构弯曲模态,尤其适合于大跨度桥梁体系在灾害后的紧急状态监测.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变形监测特大跨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