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黄亲国

双月刊

1001-3679

sciencejx@126.com

0791-88177801

330029

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江西科学/Journal Jiangxi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为江西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江西省特别是江西省科学院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科研总结,发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理、工、农、医及某些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有关江西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报告;报道国内外新理论、新学科的研究动态,本省和本院的重大学术活动;刊登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和译文。本刊辟有学术栏目: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滑坡预测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张峰雪刘向铜鲁仁辉
    1198-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预测是国内外地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更是地质灾害预防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CNKI数据库与 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1993-2023年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外的年度发文量、作者合作关系、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并以网络图谱与图表等可视化方式显示。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对滑坡预测研究的热度持续升高,年度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机构发文量主要集中在中国高校。根据关键词和突现词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都主要集中于利用模型算法来进行滑坡预测,以此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滑坡预测CiteSpace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中国空间站与Starlink卫星的接近事件分析

    钟宗祥王建强
    1207-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在轨航天员的安全,中国空间站分别于2021年7月1日、10月21日主动实施对Starlink-1095、Starlink-2305的紧急避碰。针对这2次接近事件,计算了空间站和Starlink卫星的TLE位置预推误差,然后基于BOX方法和碰撞概率方法对2起接近事件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并分析了不同位置误差椭球分布时碰撞概率随误差标准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协调世界时7月1日 10:14:08。85,Starlink-1095进入中国空间站预警区域,持续时间为2。41 s,最接近时刻的相对距离约5。06 km。10月21日,Starlink-2305以较小的角度2次进入预警区域,时间间隔约为空间站的1个轨道周期,相对速度均较小,导致预警持续时间长达16 s。3次预警的碰撞概率均存在最大值,在实际位置误差难以评估的情况下,最大碰撞概率可能达到最低避碰阈值1e-5,所以中国空间站进行紧急避碰具有必要性。

    中国空间站星链近距离接近紧急避碰碰撞概率

    Cu2O柱阵列的Cu还原制备与表征

    王佳伟韦江陈威王日昕...
    1216-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Cu2O是一类重要的p型半导体材料,在气敏、光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热氧化法,在Cu片上先制备CuO纳米线阵列为前驱体,然后再在N2 氛围中加热,通过Cu还原制备Cu2O柱阵列,利用XRD、SEM对Cu2O柱阵列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发现,只需控制气氛、温度和时长等,就能控制好前驱体CuO纳米线的长度和粒径,进而调控Cu2O柱阵列的长径比等,该方法简单,对环境无污染,为制备Cu2O阵列结构提供了新方法。

    CuO纳米线阵列Cu还原Cu2O柱阵列

    《江西科学》期刊著作权声明

    《江西科学》编辑部
    1219页

    基于Hilbert模量频谱分析的开关柜局部放电故障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孙旭程瑞剑邱伊键刘琦...
    1220-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开关柜局部放电故障难以实时准确监测的问题,开展基于Hilbert模量频谱分析的在线监测方法研究。通过设计超高频信号前置处理,有效滤除噪声干扰,提升信号质量。采用Hilbert模量频谱分析技术,深入提取局放信号的特征参数,特别是低中频能量百分比等关键特征。结合特征参数,计算特征与各放电故障类型的马氏距离,实现对开关柜局放故障的在线监测与精准识别。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为开关柜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Hilbert模量频谱分析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放电故障开关柜

    WC-10Co4Cr喷涂粉末制备工艺研究

    苏金鹏徐雪源杨学兵辛俊祥...
    1226-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WC-10Co4Cr粉末的形貌和致密度影响涂层的结构。采用喷雾干燥法及真空烧结法制备了WC-10Co4Cr粉末,研究了粘结剂含量、雾化盘转动频率、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WC-10Co4Cr粉末的形貌及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乙二醇的含量增大时,WC-10Co4Cr粉末颗粒的球形度先升高后降低,当聚乙二醇的质量分数为2。5%时,WC-10Co4Cr粉末颗粒的球形度最高。随着雾化盘转动频率的增大,WC-10Co4Cr粉末颗粒的直径减小,粉末颗粒的球形度先上升后下降。当雾化盘转动频率为26 Hz时,制得的WC-10Co4Cr粉末球形度最高。当烧结温度升高时,WC-10Co4Cr粉末颗粒的致密度上升,粉末颗粒的球形度下降,当烧结温度为1 275℃时,粉末颗粒的致密度和球形度高。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WC-10Co4Cr粉末颗粒的致密度升高,粉末颗粒的球形度降低,当保温时间是3 h时,粉末颗粒具有高致密度及球形度。

    WC-10Co4Cr粉末粘结剂烧结温度保温时间

    增韧材料对PPR管材抗低温冲击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影响

    程东红
    1231-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PPR管材在寒冷环境下的低温脆性差,提高PPR管材的低温韧性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PPR原料中加入增韧材料制备了具有优异低温韧性的复合PPR管材,研究了增韧材料对PPR管材抗低温冲击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韧材料POE、WBG-II、LLDPE能够有效地提高PPR管材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冲击性能,PPR/POE和PPR/POE/WBG-II复合管材在-18℃环境下的落锤冲击破损比分别为10%和5%,而PPR/POE/WBG-II/LLDPE复合PPR管材的破损比为35%。结晶行为上POE、WBG-II、LLDPE的加入降低了PPR管材中α晶的结晶度,促进了β晶的形成,从而提高了复合PPR管材的低温韧性。

    无规共聚聚丙烯低温韧性力学性能

    先进氢化工艺在SiGe/Si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雷阜锟
    1237-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晶格失配是单晶硅与III-V/Si叠层太阳能电池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原子大小的差异,在界面上会产生孤岛和错配位错等缺陷。加入一个Si1-XGeX缓冲层可以使衔接的原子从Si变为Ge,从而有效缓解该问题。然而,即便加入Si1-XGeX缓冲层,Si1-XGeX缓冲层之间仍可能存在悬挂键和位错的情况,导致显著的复合损失。对此,为了减少缓冲层和基底的缺陷,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将先进的氢钝化工艺应用于中间加入了Si1-XGeX分级缓冲层的、在Si上生长的Si1-XGeX电池中。并将通过PECVD技术沉积的氢化氮化硅层(H:SiNx)作为氢源和抗反射涂层应用于具有4种不同Ge浓度(78%、82%、85%和88%)的SiGe/Si电池上。经过30 s的累计激光处理后,SiGe电池的Voc和效率(78%、82%和85%)分别提高了2%~4%REL(相当于6~12 mV)和5%~17%REL。以上结果证明了氢化钝化在修复Si1-XGeX缓冲层和SiGe基底缺陷方面的有效性,也为先进的氢化技术在其他串联结构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激光加工钝化叠层

    安徽黄陂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王雅洁赵林陈明明陈依林...
    1242-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根据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成果参照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计算方法对安徽黄陂湖湿地进行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基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特点,建立黄陂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将黄陂湖湿地划分为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支持服务价值4个一级类型,物质生产、水源供给、调节大气等8个二级类型计算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黄陂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6 803。72万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最高,为44 914。94万元,占总价值量的67。23%;其次为文化服务价值9 814。93万元,占比14。69%;再次为供给服务价值8 297。67万元,占比12。42%;最后为支持服务价值3 776。18万元,占比5。65%。其二级类型价值量从大到小排序为调蓄洪水>净化水质>休闲娱乐>水源供给>生物栖息地>物质生产>固碳释氧>科研教育。

    黄陂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夏季强降雨对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浮影响的研究——以郑州地区为例

    饶邦政苏东坡黄亮李志强...
    1248-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夏季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地铁地下车站的结构抗浮规律和抗浮技术,基于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背景,以郑州地区地铁地下车站为例,选取地铁9号线二期河工大站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理论计算分析、有限元仿真等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通常情况下按现行规范标准进行的抗浮设计能满足现实要求,但在夏季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可能无法通过抗浮验算,从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建议完善地铁车站结构抗浮设计相关规范标准,必要时适当提高抗浮安全系数,以增加抗浮设计的安全储备;2)在地铁地下车站建造过程中,建议充分考虑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进一步加强抗浮桩、锚等构造措施,具体实施时综合考虑各类措施的技术特点和成本,合理选择或组合使用;3)车站围护结构能为主体结构提供较为可观的抗浮力,能使地铁地下车站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更加安全、科学、经济;类似地,区间隧道与车站主体结构间的连接构造等其他构造可能同样有利于车站结构抗浮;因此推荐在进一步探明这些构造的抗浮机理的基础上,加以充分利用,发挥一切抗浮潜力。

    地铁地下车站夏季强降雨结构抗浮抗浮安全系数抗浮构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