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农业
江西农业

许友光

双月刊

1674-1479

jxnybjb@126.com

0791-6225366 8528280

330046

南昌市北京西路省府大院东二路

江西农业/Journal JIANGXINONGY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脱袋覆土处理对黑皮鸡枞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荣晓斌樊清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更适宜万盛地区栽培黑皮鸡枞的脱袋覆土方式,为当地黑皮鸡枞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设计菌包全脱袋覆土处理和目前生产通常采用的单包覆土对照处理,比较 2 种不同处理下黑皮鸡枞的原基形成时间、育菇时长、子实体形态性状、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2 种处理方式对黑皮鸡枞子实体形态性状影响不大,全脱袋覆土处理缩短了黑皮鸡枞的育菇时长,增加了产量,提高了生物学转化率和出菇速率,产量提高了 5。44%,生物学转化率增加了 2。81%。

    脱袋覆土黑皮鸡枞菌生长发育

    解析畜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

    盛梅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决策,也是推进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畜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快农村畜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与畜牧业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提出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以此实现畜牧业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双赢的局面。

    畜牧业乡村振兴发展措施

    农学知识应用于乡村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

    石大祥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农学知识在乡村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通过对榕江县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并提出了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治理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进一步探讨了农学知识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村社会治理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与乡村数字化发展等方面。该研究为乡村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农学知识乡村治理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互花米草入侵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探讨

    苏燕苑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的植物,1979 年被引进到我国,用于抵御台风、保滩护岸,但由于其强大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以及缺乏天敌,产生了生态方面的危害。针对我国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互花米草大量入侵的现象,要采用综合性的防治对策,并修复湿地生态系统,避免对沿海一带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广西钦州互花米草综合防治对策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王帅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农产品质量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采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测水平,为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保障。文章列举生物传感器法、免疫分析法、酶抑制率法等分析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具体内容,概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应用的必要性,提出做好样品采集与运输工作、提高对检测人员的要求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措施。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洛阳发展伊川平菇种植带动乡村经济

    薛荣娟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菇又称侧耳、北风菌、秀珍菇,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食用菌,具有肉质鲜美、口感细腻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相对简单,关键在于掌握种植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近几年,洛阳大力发展伊川平菇种植产业,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和经营,获得了丰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洛阳伊川平菇种植乡村经济

    滇南高原山区人口流出背景下耕地保护工作探讨

    张天武刘志双李轶万雯婷...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南高原山区人口流出率较高,特别是乡村人口,主要是由于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粮食作物难以满足生活需求,所以大量的青年人不得不走出去。经统计分析,研究区 2010 年-2020 年人口减少了 21。88%。在大量人口流出背景下,当地十年间耕地减少了15。99%,且目前留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为45岁以上的乡村人口,随着老龄化加剧,将造成更多的耕地无人耕种,造成耕地面积的进一步缩小。文章结合研究区特点,在人口流出背景下,分析耕地保护工作的难度及对策,加强对滇南高原山区耕地的进一步规划引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耕地进行区域化规划,形成粮食主产区、零散保护区、逐步退出区、其他作物轮作区等;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方式,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部门联动,成立耕地保护部门等组织,全力保障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发展农村合作社,加强粮食作物产业链建设,积极搭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提升产品价值,让耕地保护成为可操作可持续的工作。

    滇南高原山区人口流失耕地保护工作

    黑木相思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晓民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土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退化问题,如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因此,寻求有效的土壤改良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黑木相思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树种,在土壤改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研究黑木相思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土壤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黑木相思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不同化学药剂对水稻稻飞虱防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于飞熊忠华周小珏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不同化学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在江西省鄱阳县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 d,10%三氟苯嘧啶SC、30%烯啶虫胺·呋虫胺SL、30%烯啶虫胺·异丙威EC的防效均在85%以上;药后7 d,10%三氟苯嘧啶SC、30%烯啶虫胺·异丙威EC的防效均在95%以上。由上述试药结果可知,10%三氟苯嘧啶SC、30%烯啶虫胺·异丙威EC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二者作为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稻飞虱化学药剂防效评价

    钾肥在提高小麦抗病力和产量中的作用研究

    王潇敏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钾肥对小麦抗病力、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针对五个小麦品种在不同钾肥处理下进行了系统评估。通过随机完全区组设计,涵盖了 0~200 kg K2O/hm2 的钾肥处理水平。结果显示,钾肥施用量为 150 kg/hm2 时,小麦产量和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籽粒重和面团强度)均达到最优,相比对照组(不施用钾肥),产量平均提高了15%,蛋白质含量提高了 1。3%,籽粒重增加了 2。5 g,面团强度提升了 40 FU。钾肥的施用显著降低了小麦对主要病害的感染率,提高了作物的整体健康水平。该研究强调了钾肥在提高小麦耐病性、产量和品质中的关键作用,建议合理调整钾肥施用量,以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增长。

    钾肥小麦抗病力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