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学会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学会

罗奇祥

月刊

1001-8581

jxny@163.com

0791-87090763 87090630

330200

南昌市莲塘江西农业科学院

江西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CSTPCD
查看更多>>《江西农业学报》是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西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既刊登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园林、蚕桑茶叶、畜牧水产、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江西农业学报》系国家科技部评定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 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本刊2005年度影响因子为0.406,最近5年来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391,他引率0.92,基金论文率0.38,居同类期刊前列。本刊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江西农业学报》为月刊,国内公开发行,大16开本,每期160页, 彩色封面,逢月末出版,每期订价10.0元,全年订价120元。需订阅者可直接将杂志订阅款寄至本刊编辑部。地址:330200 南昌莲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学报》编辑部。本刊投稿专用电子信箱:jxny@163.com或jxny@chinajournal.net.cn,电话:0791-7090630欢迎订阅,欢迎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面喷施微生物制剂对苹果树体生长、果实表型性状和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

    鄢阳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叶面喷施微生物制剂对苹果树体生长、苹果果实表型性状和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设置了3种常用微生物制剂(T1:巨大芽孢杆菌菌剂、T2:枯草芽孢杆菌剂、T3:密旋链霉菌剂),分别按照不同剂量(10、20、30 g/667 m2)进行叶面喷施,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生物制剂在不同施用剂量下对苹果生长、果实及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1微生物菌剂的施用剂量为20 g/667 m2时,苹果树冠径、干径、新梢长度、新梢粗度、百叶鲜重、百叶干重等树体的生长情况最佳;当T1微生物制剂的施用剂量为20、30 g/667 m2时,苹果果实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柄粗度等表型性状指标较高,而果柄长度较低;T1、T3微生物制剂的施用剂量为30 g/667 m2时,苹果叶片中的N、P、K含量均较高,且前者的Ca和Mg含量更高;T2微生物制剂在果树树体生长、果实表型性状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方面均低于T1、T3微生物制剂.综上,巨大芽孢杆菌菌剂的施用效果在3种微生物菌剂中最为理想,最佳施用剂量为20 g/667 m2.

    微生物制剂苹果树体果实叶片营养元素

    增施菌剂对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光合特性及病虫害的影响

    汤培升
    72-7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4块玉米标准样地,设置了不施肥(CK)、常规施肥(Z1)、化肥+西多里微生物菌剂(Z2)、化肥+聚谷氨酸复合微生物菌剂(Z3)等4个处理,分析了不同菌剂对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光合特性及病虫害防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产量方面,增施菌剂处理后的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高于CK,其中以Z3处理最佳;在土壤养分方面,Z1~Z3处理在拔节期、乳熟期、成熟期的有机质含量均高于CK,以Z3处理为最高;增施菌剂处理后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K,具体表现为Z3>Z2>Z1>CK;Z3、Z2、Z1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在拔节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分别是CK的1.78、1.42、1.15倍,1.76、1.48、1.19倍和2.46、1.95、1.47倍;Z3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拔节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分别是Z2、Z1处理及CK的1.30、1.17、1.07,1.28、1.19、1.07倍和1.39、1.19、1.09倍;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乳熟期达到峰值,其中Z3处理的净化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蒸腾速率分别是Z2、Z1处理及CK的1.51、1.34、1.24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Z1~Z3处理的病株率显著低于CK.综上,增施菌剂可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土壤养分,增强光合特性,减少病虫害,其中化肥+聚谷氨酸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优势最为明显,可在玉米种植中推广应用.

    菌剂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光合特性病虫害防治

    滇池螺类碳汇分布储存特征研究

    邸雪嫣诺家兵胡承磊张继来...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容量法测定碳酸钙含量,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ArcGIS 10.2和Origin 2022软件进行绘图,探究滇池湖区螺类的碳汇效应大小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螺蛳数量最多,占56.99%;其次为方格短沟蜷、蚌、钉螺滇川亚种;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数量较少,占比不足1.00%.(2)不同螺类之间的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方格短沟蜷的壳体表面积最大且固碳能力最佳,平均碳含量为112.94 mg/g;其次是钉螺滇川亚种;蚌和螺蛳的碳含量相对较低,均值在70.00 mg/g左右.(3)除方格短沟蜷外,其他3种螺类的碳固存含量均与其壳高、壳宽及壳重呈负相关.滇池湖区的螺类碳汇大部分汇集于方格短沟蜷中,其次是数量最多的螺蛳.该研究结果可为滇池及其周边地区的碳储量评估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滇池湖区螺类形态学碳汇效应固碳能力

    全量化收集粪污厌氧发酵失稳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及生态集群组装模式

    吁安龙云陈莎莎桂伦...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全量化粪污厌氧发酵在稳定、抑制和崩溃3个阶段的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情况,结合微生物互作网络构建,识别互作网络中关键生态集群及组装模式,以期为全量化粪污沼气工程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在细菌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在各样品中相对丰度合计占比为96.0%.(2)在细菌属水平上,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为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狭义梭菌属类群I(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等.(3)在古菌属水平上,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甲烷球形菌属(Methanosphaera)和甲烷袋状菌属(Methanoculleus)为优势菌属,在各样品中相对丰度合计占比为96.5%.(4)微生物互作网络分析揭示,全量化粪污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功能集群主要划分为3个模块(模块1~模块3),微生物群落在厌氧发酵受到抑制时会产生应激性调整;在产气稳定期,模块1占据主导地位,厌氧发酵系统的水解酸化菌与产甲烷菌间的协同良好,无明显的小分子挥发酸累积现象,可稳定水解产酸;在产气崩溃期,模块2、模块3的相对丰度大幅提升,并占据了模块1的生态位;微生物通过增加乙酸、丙酸等挥发性有机酸氧化菌的相对丰度和嗜酸产甲烷能力,缓解小分子挥发酸和氨氮的胁迫.

    厌氧发酵全量化收集粪污微生物群落共现互作网络生态集群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临沂市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孙铭茹李藩涛孙兆明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3-2021年临沂市各县区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投入导向的DEA-BCC模型对临沂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使用Malmquist指数对临沂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与分解,并从动态变化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临沂市各县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差异较大、总体水平较低,且多数县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趋势;临沂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且年均增长率呈上升趋势.鉴于此,提出了优化生产要素投入,提升规模效率;加强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政策建议.

    农业生产效率DEA模型Malmquist指数临沂市

    江西省粉葛产业高质量发展分析

    何绍浪邹涵芳王斌强吴波...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江西省粉葛产业的生产规模、种植模式、加工产品等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该省粉葛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品种较为单一、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不合理、地膜残留较为严重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粉葛种业研发力度、优化施肥方式、科学使用回收地膜、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西省粉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粉葛产业高质量发展困境对策建议江西省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研究

    张亚晴张盉儆李本庆乔雅洁...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1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农业现代化发展空间格局未有较大变化;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现代化,且两个系统的增幅均表现为西部地区增速快于东部地区的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由轻度失调转化为中级协调,且目前已有26个省份进入协调发展阶段.基于此,提出了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提高耦合协调效果等对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现代化熵值法耦合协调

    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耦合关系的研究

    王俊义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南地区作为陕西省三大经济区域之一,依托区域资源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进一步提升陕南地区经济与农村居民收入耦合协同发展,以2020-2022年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两者综合发展指数来看,2020-2022年陕南地区经济和农村居民收入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陕南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加贡献了主要的力量;在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方面,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构成了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从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看,陕南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具有高强度的影响关系,且耦合关系不断优化协调;影响因子分析表明,提升第一产业发展的附加值,持续深化基于区域产业资源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营创新能力,在居民收入方面,需要保障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积极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拓展农户非农生产收入的来源和渠道,促进陕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耦合协调影响因子实证研究

    社会资本、社会公平感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实证研究

    姚峰陈苏云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GSS2017调查数据,构建了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对社会资本、社会公平感与农民政治参与之间的作用逻辑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社会公平感对农民政治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社会公平感在社会信任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社会网络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鉴于此,提出了利用乡村特有的地缘化社会关系结构和现代化通信渠道加强社会资本的培养和积累;从规范政治参与制度出发,保障参与者的合法权利,厘清委托—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以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度等策略.

    社会资本社会公平感农民政治参与中介效应

    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机制探讨——以广西为例

    黄艳芳周保吉陆宇明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内涵、作用机理、主要模式等方面对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以金穗、茂圣和扬翔为例,对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责任,提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增强农户在利益联结中的话语权等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机制的相关建议.

    联农带农机制龙头企业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