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79X

wkxb@jxnu.edu.cn

0791-88506185

330027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省内最早发行的学术期刊,迄今已有45年历史。承蒙诸多作者朋友长期大力支持,本刊得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统一、民众创造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双驱动

    方志远
    3-7页

    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史学阐释

    3页

    略论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主要表现

    郭培贵
    8-12页

    统一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

    彭勇陈雅丽
    13-17页

    从三个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黄志繁林翠霞
    18-22页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立场

    吴瑾菁付妍妍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指导文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人民性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本理念和新时代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实践.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文化建设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立场的核心要义.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立场,要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文化服务效能,不断增进人民的文化福祉;推进文化领域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坚持"以文化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

    数字治理伦理的创新性发展

    靳凤林张玉洁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崛起将社会治理带入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其关键环节不仅在于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传统社会治理中的伦理原则尚不能完全适用于数字治理实践的需要.因此,为促使数字治理最终迈向善治,数字治理伦理的创新性发展已势不可挡.在数字治理进程中,其伦理的创新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数字治理主体伦理由传统一元价值取向迈入现代多元价值共存;数字治理决策伦理由传统形式正义迈入现代实质正义;数字治理服务伦理由传统公仆意识淡薄迈入现代人民至上的全面强化;数字治理监督伦理由传统程序的非整全性迈入现代程序的公正性.

    传统社会治理数字治理治理伦理创新性发展

    数智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与实践进路

    苏玉波李浩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技术是影响社会架构的重要力量,为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了崭新图景.从价值维度来看,数智技术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沉浸感、精准性、亲和力,从而优化育人的实践样态.究其实质,就在于数智技术具有显著优势,能以"第三持存"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空间、以数字孪生询唤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认同、以认知智能表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美感.但在具体场景中,数智技术带来的工具仰赖、身份解构、逻辑抽离等问题,也可能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被消融、交互实践被阻隔、叙事结构被肢解等风险.为了实现数智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耦合,需要明确育人实践的价值定位、形塑融通共生的空间场域、打造形神兼具的内容供给,在聚势赋能中充分释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数智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境遇实践进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价值

    汪荣有张赛清
    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价值目标;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追求;丰富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伦理价值道德核心生态伦理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理论演进及其立新开局

    刘志欣张琰第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旨在转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跟上并引领时代步伐的发展过程,其意蕴包括实践探索、理论演进两个层面,其方位包括历史回顾、现实关照、立新开局三个向度.在实践探索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四个现代化"的探索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改革与奋进、新道路创新的推进与拓展等三个阶段.在理论演进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于中国化探索过程,连续而渐进性地产生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持续印证时代价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立新开局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将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不断开拓新境界,在社会主义方向、国家主体性意识、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式话语内涵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未来发展、世界意蕴、话语体系立新开局,持续助推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不断增强人类文明新形态意涵.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新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