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社会科学

龚建文

月刊

1004-518X

jxsheke@163.com

0791-8596531 8592529

330077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江西省社科院内

江西社会科学/Journal Jiangxi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西省社会科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所刊发的文章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原创性。在学术界影响较大,所刊发的文章被引用率和转载率都居全国同类刊物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周绍东艾欣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唯物史观看来,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体,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符合现阶段发展背景和条件的"经济的社会形态",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是高水平生产方式,这是建立在新质生产力基础上的新型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即现代化经济体系.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微观层面上,要通过所有制和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在中观层面上,要从产业和区域双重维度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体制高质量发展;在宏观层面上,要通过优化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

    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生产方式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周文白佶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代表着生产力的跃迁.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它全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经济增长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摆脱了传统的粗放低效型经济发展路径.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应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数实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夯实产业载体,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赵振华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社会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农耕时代低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工业时代的不可持续发展阶段、新科技革命时代的可持续发展阶段,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制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落后,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通过思想观念变革、技术变革、生产力构成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形成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推动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质生产力生态可持续发展环境

    新型举国体制语境下财税法的制度回应

    侯卓
    3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正在加紧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以推进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既要求调动各方面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又重视对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现代财税法既要从财力的角度夯实新型举国体制的物质基础,也须注重发挥财税规则的行为诱导功能.我国在科技创新事权划分、政府采购的倾斜性对待和针对性税收优惠等方面已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但亦存在不少缺点,妨碍其支持创新功能的发挥.当前,我国应优化科技创新事权配置,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资源保障,强化政府采购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引导双重作用,同时扩展现有税收优惠的重心、环节和对象,打造科技创新激励型的税收优惠制度体系.

    新型举国体制科技创新财税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论我国税务和解制度的完善——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视角

    郑俊萍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税务和解,作为域外较为发达的税务纠纷解决机制,亦在我国税务执法、司法等阶段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相关的法律规范却相对滞后,仅就其复议阶段适用于部门规章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存在税务和解的功效定位不明、法律级次较低、适用范围狭窄、从启动到救济的系列程序设置不完备等缺陷,并且,未能彰显现代税收法治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理念.因此,在完善该制度法律规范、提升法律级次的同时,应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导向,在制度构建中,扩张适用范围,明确启动主体和具体程序,特别是增设纳税人意愿表达和事后救济的程序保障,构建契合现代税收法治要求的和解制度,实现税务和解的"良法善治".

    税务和解税收债法纳税人权利

    金融数据服务外包的风险透视与法律规制

    黎四奇夏菁
    5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数据服务外包是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的刚需,然而金融数据服务在外包的过程中裹挟着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受损、金融机构商业秘密泄露及声誉恶化、系统性金融数据风险和国家金融安全威胁等"点、线、面、体"多重维度风险.究其原因,金融数据私人性和公共性兼具的双重属性以及金融数据委托处理关系中的代理问题为金融数据服务外包风险爆发与传导埋下了伏笔.金融数据服务外包前提失范、过程失控、底线失准是法律规制中必须翻越的"三座大山".金融数据服务外包的法律规制亟待在坚守适度安全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惩戒"的全流程规制路径,针对金融数据服务外包创新性业务的开展采取适应性沙盒监管,引导金融数据服务外包业务在规范化的轨道上前行.

    金融数据服务外包数据安全法律规制

    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安全港规则的反思与优化

    李震东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对促进金融监管的深化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其安全港规则应遵循利益衡平原则,既要鼓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又要实现投资者投资权益保护的合理性.我国司法解释确立的安全港规则反向提出了披露要求,同时不触发不予免责三种除外情形,预测性信息披露者无需承担法律责任.这总体上符合证券市场治理的发展趋势,但在预先警示充分性的标准、披露者主观善意的判断、更正更新义务合理化的要求等方面仍可以进行优化.披露者的"预先警示"和"主观善意"应否并列为免责条件也存在争议.因此,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安全港规则,可以从明确警示性语言"充分性"标准、完善对披露者"主观善意"辨别标准、谨慎要求对预测性信息"更正更新"以及合理降低披露者审慎注意义务等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虚假陈述信息披露预测性信息安全港规则

    论拉姆齐对维特根斯坦"中肯有力的批评"

    张学广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姆齐是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中首先予以鸣谢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正是拉姆齐"中肯有力的批评"才使他认识到 自己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中所包含的严重错误.拉姆齐之所以能够赢得维特根斯坦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他作为当时对《逻辑哲学论》最为理解的哲学家,能够真正从内部既欣赏这部经典的主要思想和学术价值,也看到其基本立场和哲学倾向所存在的问题.拉姆齐不仅发现了该书中逻辑图像论和哲学立场的一系列缺陷,而且用 自己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人本逻辑"加以补充.拉姆齐"中肯有力的批评"使维特根斯坦不得不做出积极回应,并逐渐走出《逻辑哲学论》的立场,助益后者确立面向社会生活和语言实践来探寻哲学问题根源的后期哲学取向.

    拉姆齐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实用主义

    一种"描述的认识论"?——维特根斯坦的知识/确定性区分及其认识论意义

    李国山韩国笑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将"知识"和"确定性"视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并对这两个词在语言游戏中的用法做了仔细的考察和描述,以此呈现我们的认知活动得以展开的整个过程.他巧妙地使用了"枢轴比喻"和"河床比喻"来表达自己关于认知实践的出发点和内部结构的见解,展示了 一种或可称作"描述的认识论"的新视角.从这一视角来看,彻底怀疑论对认识论构成的威胁有望被解除,而人类的求知活动何以能顺利展开并取得满意的结果,也将变得清晰起来.

    知识/确定性区分枢轴比喻河床比喻描述的认识论

    后期维特根斯坦与模态本质主义

    陈常燊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模态思想极其深刻,但仍有待被揭示.可能性被视为某种"有界而无限"的可设想性,必然性则被视为语法上的某种规定性,语言只能借助例示的方式说出可以被做不同设想的东西,因而不能表达世界的本质.《哲学》《哲学研究》等后期著作中的现实主义不同于前期《逻辑哲学论》中的组合主义,也不同于大卫·刘易斯所批评的各种替代主义(亦称"旧现实主义").模态本质主义不同于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和法因的个体主义,也不同于朱比恩和艾利斯的属性本质主义.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寂静主义在自然主义层面是反本质主义的,运用了某种整体论的、"语法本质"的方法论,这些思想品格与他的整个后期哲学旨趣一脉相承.

    模态整体论现实主义本质主义寂静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