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在齿轮故障特征提取的应用

    熊林瑞韩振南李延峰
    52-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齿轮故障信号特征提取时处理稀疏性差信号的能力,设计了一种应用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SAMP)算法对齿轮故障信号进行处理方法.通过对仿真的齿轮故障信号数学模型和齿轮出现点蚀时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经过SAMP处理后齿轮啮合频率以及半频和转频更加明显,边频带也更加突出,干扰成分降到最低.证明SAMP算法能够提取主要齿轮故障特征信息,有效降低噪声影响.相对于OMP算法处理齿轮故障信息,进过SAMP算法处理的故障信号,故障特征更加明显,且重构信号精度更高,表明SAMP算法重构故障信号相对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能够更好的提取主要齿轮故障特征.

    SAMP特征提取自适应稀疏度重构信号故障特征

    基于轴系动力学分析的全工况下减振器匹配优化设计

    田新伟林敬国褚国良张俊红...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扭振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一种常见的振动形式,严重的扭振可能会引起发动机轴系的疲劳破坏.为了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扭振,提出了 一种基于柴油机轴系动力学分析的全工况下硅油减振器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硅油减振器与发动机轴系的匹配效率.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某型六缸柴油发动机曲轴轴系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硅油减振器、皮带轮-正时齿轮、飞轮-联轴器及曲柄连杆机构的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Newmark-β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系统动力学响应,并与实验进行验证.基于轴系动力学响应,利用多 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对减振器进行全工况下匹配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原硅油减振器对曲轴总的扭振幅值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4.5阶次和6阶次扭振作用效果并不理想;相对于原硅油减振器,优化后曲轴的4.5阶次和6阶次扭振幅值在一定区间内降低,各阶次扭振的固有频率均提高,特别是对于6阶次扭振,避开了最大扭矩输出转速范围内的共振峰值.

    轴系减振器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

    25%小偏置碰撞策略及测试评估研究

    贾丽刚农天武劳兵林智桂...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汽车事故的增加,且小重叠碰撞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小偏置碰撞试验逐渐成为焦点.基于IIHS公布的最新车辆碰撞试验结果,统计超过100余款不同类型的25%小偏置碰撞车辆,建立碰撞转角与碰撞区域的数学模型,将25%小偏置碰撞归结为三种不同的碰撞策略,分别是吸能策略、掠过策略和掠过与吸能策略;并进行试验验证,对三种策略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偏置碰撞试验可运用合理的碰撞策略达到法规要求,对25%小偏置碰撞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5%小偏置碰撞数学模型碰撞策略碰撞区域测试评估

    变径基圆渐开线涡旋膨胀机几何及泄漏模型的研究

    彭斌蒋龙
    66-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基圆变化的涡旋型线对膨胀机结构性能的影响,对变径基圆涡旋膨胀机的几何特性进行了探讨.推导了各膨胀腔的容积计算方法;建立了变径基圆涡旋膨胀机的泄漏模型;讨论了不同的基圆变化规律对膨胀机型线的影响,并对其容积和泄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在基圆不断变小所展成的渐开线有较大的容积和较小的泄漏,更加适用于涡旋膨胀机.为变径基圆涡旋膨胀机参数的选取提供了参考.

    涡旋膨胀机变径基圆渐开线容积泄漏

    层级时序记忆算法的连铸下渣预报方法研究

    史涛陈炫任红格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连铸下渣检测技术没有充分利用连铸生产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且存在下渣识别精度低、时间滞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级时序记忆(Hierarchical Temporal Memory,HTM)算法的连铸下渣实时预报方法.该方法利用HTM算法对钢包浇注过程采集的时序数据进行预测,并且采用滑动窗口方法计算预测残差,最后应用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评估下渣概率,在评估概率超出阈值范围时,发出下渣报警信息.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智能、有效、准确的识别出下渣时间,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连铸下渣层级时序记忆下渣预报预测残差

    钛合金叶片加工变形的迭代循环分析研究

    方静弦曹燕程寓黄雷...
    74-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合金叶片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弹性变形.针对钛合金叶片铣削变形,在考虑变形量和铣削力相互影响的情况下,首先进行了迭代循环分析,并建立迭代循环模型,接着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获得了钛合金叶片铣削加工的变形规律,即每个铣削位置的具体变形量.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迭代循环后,最终实际切削深度与名义切削深度有差别,并且导致实际变形量与初始变形量在每个铣削位置均存在差异,尤其在变形量最大处,迭代后变形量相对于初始减少了 59μm.

    钛合金叶片加工变形规律迭代循环有限元分析

    深度残差网络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研究

    张小刚丁华王晓波杨亮亮...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传统人工提取特征的方法不足以准确表征滚动轴承的健康状态,深度学习算法被逐渐应用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中,它能够自适应的从输入数据中学习出所需要的特征.其中,相较于普通的深度学习算法,深度残差网络通过恒等映射的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模型的训练难度.因此,采用了一种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深度残差网络(ResNet),它可以直接将原始振动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通过池化层、残差模块和分类层相互连接,更加有效的挖掘信号特征之间的信息,从而增强了轴承振动信号的特征学习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达到99.75%的轴承故障诊断精度,实现了良好的故障分类任务,为以后的机械故障诊断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深度学习振动信号深度残差网络

    结合天气因素的HTS-FOA-GRNN短期热负荷预测研究

    顾伟薛贵军李水清
    81-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到让冬季北方地区的集中供热系统经济环保运行成为了目前我国供热行业的首要目标.短期热负荷预测的研究恰恰可以提高供热系统控制精度,优化供热系统控制方案,实现系统的经济环保运行.由于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较大,因此在结合天气因素再进行神经网络建模会使预测更加精准.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果蝇算法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FOA-GRNN)以及结合天气因素的短期热负荷预测方法,选取供热负荷值、实时天气温度和二次网供水温度和二次网回水温度等四类数据,构建HTS-FOA-GRNN供热负荷短期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所构建的HTS-FOA-GRNN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和优化效果.

    HTSFOAGRNN供热负荷预测外界温度二次网

    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锤铆变形分析

    姜春英殷思羽鲁墨武奚风丰...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飞机蒙皮锤铆过程中,锤铆参数是影响铆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双机器人自动送铆设备在铆接过程中铆枪的输入气压和冲击时间对铆接质量的影响,建立了 ABAQUS仿真分析模型,采用Python脚本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创建有限元仿真分析程序.通过对不同的输入气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不同冲击时间对应的墩头尺寸数据,通过比较,最终获得最佳锤铆参数.采用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获得的最优锤铆参数能实现较好的铆接质量,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靠性.

    锤铆二次开发区Python仿真分析

    基于分层PSO的智能车辆超车路径规划

    尹华吴君华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动驾驶智能车辆安全超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优化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案.该方案采用三层结构获得可行、安全的优化路径.首先,通过分析驾驶员超车操作流程,综合路况环境、车辆结构等约束条件,构建超车换道模型,进而采用三角分解法构建智能车辆的可运行空间.其次,在可运行空间内,采用Dijkstras算法生成一条无碰撞路径.最后,利用超车换道模型构造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通过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方式获得最优路径,并采用Pareto优先规则提高优化算法的更新速度.利用CarSim8.10构造车辆动力和运动学模型,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开展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保证智能车辆实现安全、有效地超车.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对于道路拥塞、路况不明朗等复杂行车条件下的安全超车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和借鉴.

    智能车辆超车换道分层路径规划粒子群算法多目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