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软联合最大均值差异的域自适应齿轮箱故障诊断

    张彦民
    50-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联合分布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软连接最大均值差异的域自适应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域自适应Y网模型,用于提取跨源域和目标域的域不变深度特征,解决域自适应问题.然后通过软联合最大均值差异来驱动传输过程,从而模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分布差异.进一步引入SE-RES模块,增强了稀疏特征提取的双连接卷积流水线,并提出了一种考虑类权重偏差的软联合最大均值差异度量.最后通过两个行星齿轮箱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不同行星齿轮箱在不同工况下的域自适应故障诊断.

    行星齿轮箱域自适应软联合最大均值差异故障诊断

    混合动力汽车参数的动态重组多子群粒子群优化

    侯维春袁志鹏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混合动力汽车油耗和有害气体排放量,提出了基于动态重组多种群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优化方法.介绍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原理,制定了能量管理策略.以降低能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为目标,选取了动力系统参数和控制策略参数为优化变量,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将粒子群划分为优势群、劣势群、混合群3类,同时给出了多种群动态重组策略和各种群的粒子更新方法,有效兼顾了粒子的多样性和搜索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重组多种群粒子群算法的车辆参数优化方法.经UDDS工况验证,优化后油耗减少了5.03%,CO排放量降低了20.39%,CH化合物排放量降低了8.18%,NOx化合物排放量降低了7.54%,以上数据说明了动态重组多种群粒子群算法在车辆参数优化中的有效性.

    混合动力汽车参数优化多种群动态重组策略粒子群算法混合粒子

    2P3RR并联机构的边界元法静力学建模与解析

    韩旭炤李锁牢杨新刚刘鸿雁...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种2P3RR平面运动并联机构的静力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推导了该机构的位置正逆解和被动关节等运动学问题,给出了梁元件弯曲问题的边界元法建模过程,基于边界元法对该2P3RR并联机构的静力学问题进行了建模和解析,求解得到了机构中每个分支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通过ANSYS仿真软件验证了边界元求解的正确性,为该机构的设计开发奠定了前期的理论基础.边界元法建模方法在并联机构的静力学解析方面应用较少,是一种新的探索,能够方便地给出每个杆件上的全载荷情况,更有利于机构的开发和设计.

    并联机构运动学被动关节静力学边界元法

    高速动车组车下吊挂设备隔振参数设计

    彭垒王思明韩铁礼
    70-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我国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高以及服役时间的增长,加之人们对乘坐舒适度需求的提高,高速动车组车体异常振动而引发的一系列车体服役安全可靠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牵引变流器作为高速动车组中最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内部集成的冷却装置、变压器等设备在运行中会带来一定的振动激励.因此,为了改善高速动车组车体的振动状态,以某高速动车组的大型吊挂设备牵引变流器及其冷却单元为研究对象,进行隔振参数设计.然后,以牵引变流器及冷却单元的振动烈度及其隔振器处的动反力为设计指标,进行隔振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隔振参数均符合标准要求.

    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器振动烈度动反力

    锆合金薄板冲压工艺的多种群社会群体算法优化

    张伟刚葛新锋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小锆合金薄板冲压成形件的最大减薄率、提高冲压成形件质量,提出了基于多种群社会群体算法的冲压工艺优化方法.介绍了冲压件的3维尺寸和锆合金材料力学参数,以有限元仿真的方式确定了锆合金冲压成形的缺陷.选择冲压速度、压边力、模具间隙作为优化参数,以减小冲压件的最大减薄率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使用智能神经网络建立了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的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效果进行了检验.分析了社会群体优化算法的多样性缺陷,在算法中加入了多种群机制和多知识来源机制,提出了多种群社会群体优化算法.使用多种群社会群体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了工艺参数的优化值.依据优化参数生产了10个冲压试制件,经测量冲压试制件的最大减薄率均值为7.916%,明显小于优化前的最大减薄率10.746%,说明经过优化明显减小了锆合金冲压件的最大减薄率.10个试制件的最大减薄率标准差仅为0.652%,说明生产过程稳定.

    锆合金薄板社会群体算法多种群机制多知识来源机制最大减薄率

    改进辛几何模态分解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李加伟张永祥刘树勇赵磊...
    81-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滚动轴承故障冲击信号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辛几何模态分解(Improved Symplectic Geometry Modal Decomposition,ISGMD)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将振动信号进行辛几何模态分解,然后,利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对分解得到的辛几何分量进行聚类,通过包络谱稀疏度指标筛选出故障特征明显的聚类辛几何分量(Cluster Symplectic Geometry Component,CSGC)并进行重构,对重构分量进行包络解调,提取出故障特征.将该方法运用到轴承故障仿真和实验信号,结果表明,这里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

    k均值聚类改进辛几何模态分解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猪笼草捕虫笼滑移区表面结构仿生加工研究

    靖贤孙杰司文方林洁琼...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笼草捕虫笼表面具有着特殊的疏水性能,为广大学者在亲疏水性能研究方面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其表面仿生结构在微液检测、微流控、自清洁以及芯片散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报告利用白光干涉仪对红瓶猪笼草捕虫笼滑移区表面形貌进行了检测,获取了新月体结构的特征尺寸,利用双光子聚合加工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仿生加工,通过分区域定位法实现了新月体结构的大面积阵列加工,并分别对滑移区表面组织以及其仿生新月体阵列结构进行了接触角测量,验证了微纳结构对液滴疏水性能的影响.此项工作为双光子聚合加工微纳结构应用于调控表面亲疏水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仿生加工材料微纳结构双光子聚合猪笼草疏水性

    PCD刀具参数对精车Ti6Al4V切削性能的影响研究

    陈舜青董小伟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三维车削仿真模型,采用单因素法,研究PCD刀具精车钛合金Ti6Al4V工件时刀具参数对切削力、刀尖温度的影响,并对PCD刀具前角、后角以及刀尖圆弧半径等主要刀具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切削力、刀尖温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优化刀具参数组合为前角γ=12°、后角α=7°和刀尖圆弧半径r=0.6mm.结果表明:用灰色关联理论优化后得到的刀具参数能够有效地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保证刀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

    Ti6Al4VPCD刀具有限元分析参数优化灰色关联理论

    选择性激光熔化致密度预测模型及工艺参数优化

    王君楼光宇姜荣俊曾顺麒...
    95-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成形件质量低和工艺参数难以控制的问题,选取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铺粉层厚、扫描间距为优化变量,成形件的致密度为优化目标,设计正交实验获取训练样本,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针对316l不锈钢材料的致密度预测模型,然后通过遗传算法对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和工艺参数寻优.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致密度模型预测相对误差在0.73%左右,预测能力较好且波动较小,并基于模型寻优到激光功率197.28W,扫描速度623.85mm/s,铺粉层厚0.1379mm,扫描间距0.1139mm的最佳工艺方案.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出工艺参数与致密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为SLM成形参数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选择性激光熔化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致密度参数寻优

    汽车爆胎的载荷转移建模及仿真分析

    张彦会李蒙恩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发生爆胎后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由爆胎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比32%,其中死亡事故更是高达49%[1].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爆胎后,行驶路线会发生改变,并且汽车会处于横摆与侧翻的失控状态,所以对爆胎汽车的行驶状态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通过研究汽车爆胎发生后,爆胎车轮的滚动半径变化,爆胎汽车姿态发生变化从而会使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角及车轮侧偏角发生改变;其次,通过研究汽车爆胎发生后,汽车的重心将发生转移从而引起四个车轮上的垂直载荷发生转移,从而导致各个车轮上的侧偏力大小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分析汽车爆胎过程中各个车轮侧偏角的改变以及垂向载荷的转移引起各个车轮上的侧偏力的改变,联合建立爆胎汽车二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得出汽车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的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车速为120km/h时,汽车发生爆胎的运动过程中,考虑垂向载荷转移的情况相比于没有考虑垂向载荷转移的情况更能准确描述爆胎汽车方向失稳的真实运动过程.

    汽车爆胎载荷转移方向失稳侧偏力改变操纵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