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车漆搅拌器曲面桨叶的设计和优化

    陈亮翁艳丽范德华戴彬...
    156-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标准Rushton涡轮桨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曲面桨叶,并针对所设计曲面的扭角这一参数进行优化,以搅拌桨的能耗、剪切效果以及主体对流扩散这三个混合性能作为优化问题的评价指标,期望在较低能耗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剪切速率和较强的主体对流扩散能力.利用理想点法与平方和加权法对扭角进行优化,求出较好的非劣解,确定叶片扭角为4.时,搅拌桨拥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对比流场仿真结果,改进后的搅拌桨综合性能比初始标准桨提高了 28.2%.

    标准Rushton桨桨叶曲面扭角混合性能流场仿真

    激光微织构对V型卡箍回弹影响的研究

    夏蒙蒙吴国庆吴树谦周井玲...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抑制V型卡箍冲压卸载后产生的回弹,在V型卡箍模具表面加工激光微织构以改变模具与板料间的摩擦系数.利用有限元模拟不同摩擦系数下V型卡箍的回弹,对V型卡箍模具表面摩擦系数对卡箍回弹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抑制V型卡箍头部凸台部位各处产生的回弹,可以减小凸模凸台竖直边区及圆角区的摩擦系数,增加凹模凸台竖直边区及圆角区的摩擦系数;抑制V型卡箍V型底槽圆弧的回弹,可以减小凸模圆弧沟槽圆角区的摩擦系数,增加凹模圆弧沟槽圆角区的摩擦系数.为在v型卡箍模具表面加工激光微织构以抑制回弹提供理论依据.

    V型卡箍激光微织构回弹模具冲压

    SiCp/Al超声辅助扩孔微钻削的切削特性与试验研究

    赵雪岩董志国轧刚刘建成...
    164-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SiCp/Al的硬脆性使其在微孔钻削中很难形成高质量表面,且孔出口崩边严重.提出在扩孔钻削的基础上施加轴向超声辅助对SiCp/Al进行微钻削加工.文章分析了超声辅助微钻削的断续切削条件以及主切削刃与横刃在微钻削过程中的切削状态,采用传统钻削,超声辅助钻削,扩孔钻削,扩孔超声辅助钻削等四种切削工况分别加工f0.9mm,2mm深的通孔,对比微孔钻削力、孔壁质量和孔出口质量.结果表明:施加轴向超声辅助微钻削对孔的内壁质量有较明显改善,但崩边情况仍然严重.扩孔加工可有效抑制孔出口的崩边情况,但在同等参数条件下孔内壁质量比超声辅助钻削所得孔壁质量差.相比其他工况,利用超声辅助扩孔钻削加工所得的孔的综合质量最高.

    超声微钻削切削力扩孔崩边

    城市交叉路口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算法

    张娟萍韩函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车辆在城市交叉路口顺利通行的同时,减少行车延误和油耗,提出基于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的车辆速度规划协同控制模型.模型首先在传统速度规划模型中引入前车避碰计算,并分不同情况根据前车障碍计算车辆速度调整策略,然后针对传统信号配时难以保证车辆有效通行的局限,设计了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并与速度规划模型组成协同控制模型,通过信号配时优化,在确保车辆顺利通过交叉路口的同时,减少车速调整花幅度,进而减少行车平均延误,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城市交叉路口车速规划信号优化控制协同优化控制平均延误

    轴承变工况故障的深度学习网络诊断研究

    陈月凤
    172-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轴承在变工况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出了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诊断方法.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优化方法.给出了注意力机制的实现方法,并将注意力机制融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帮助卷积神经网络从众多特征中选择对当前任务敏感的深层特征,从而提出了融入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明确了融合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和诊断流程.经过实验验证,在单工况的变工况下,ATTM-CNN神经网络的识别准确率均值比CNN网络高2.94%;在两工况的变工况下,ATTM-CNN神经网络的识别准确率均值比CNN网络高3.42%,以上数据证明了 ATTM-CNN算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较好的泛化能力.

    轴承故障诊断变工况卷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

    基于加筋板振动力学理论的车身阻尼材料设计

    张宇王梦翔杨家友李进...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根据加筋板振动力学理论,以及基板应变能分布特点,研究了车身壁板阻尼材料设计方法.接着,采用声固耦合仿真技术,获知某车型顶盖振动对车内低频噪声性能影响明显.然后,运用车身壁板阻尼材料设计方法设计了顶盖阻尼材料空间布局.最后,通过车内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车内低频噪声峰值下降10dBA以上,车内噪声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上述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方法,为车身钣金件阻尼材料设计和NVH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方案借鉴.

    加筋板振动力学应变能阻尼材料车内噪声NVH性能

    声信号特征优化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算法

    张叶齐小刚
    181-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断路器机械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并解决传统基于振动信号方法面临的接触安装局限、低频本振和高频干扰等问题,提出基于声特征优化提取的机械故障监测算法.算法首先将声信号划分为信号区间并以K-S显著性检测提取故障信号差异较大的信号区间,然后提取其LDA优化凸显的GFCC特征,以提高特征对故障状态的描述能力,然后采用特征加权优化的SVM算法对高压断路器的机械故障进行诊断监测.以四种模拟机械故障取得的声信号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四种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均值达到94%以上,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监测声特征优化加权支持向量机

    基于零件压溃试验加工硬化对吸能特性影响分析

    王文龙张翠杰韩烨
    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零件加工过程促进了材料内部组织位错运动,起到了加工硬化作用,对力学性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仿真分析中忽略了此部分的影响.以汽车前防撞梁用QP980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态拉伸试验,对拉伸试样分别施加0%、5%、10%、15%的预应变,以获取加工硬化对材料力学性能主要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基于Hollomon方程,获取加工硬化指数n的变化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对方程进行修正,获取加工硬化系数k,并将其嵌入到材料动态特性本构模型中;根据零件薄壁梁落锤压溃试验,采用试验和仿真对比分析,研究加工硬化对零件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可知:加工硬化可促进材料组织位错,进而对材料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影响;随着施加预应变逐渐增大,材料的强度逐渐提升,而屈服强度提升的更快;材料的断后延伸率和塑性积在不同预应变下的变化趋势相同,且变化趋势都比较明显,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考虑加工硬化吸能特性分析结果与实际落锤压溃分析结果更为接近,最大误差在3%以内,表明模型仿真的准确性,进而说明嵌入加工硬化指数的准确性.分析内容和结果为此类研究材料吸能特性提供重要参考.

    汽车零件加工硬化吸能落锤压溃试验模型

    云平台环境下的采煤机设计数据汇交系统

    陈思红丁华杨琨
    189-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煤机装备科学数据共享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构建了基于云平台的采煤机设计数据汇交体系架构,分析了设计数据产品形成与共享的过程,设计了采煤机设计数据汇交流程和汇交功能.针对采煤机设计数据科学性的要求,提出了"选定类型,一对一"的审核方案,实现了以提高数据质量为目标的数据审核.利用C#.NET、Ajax和Web Ser-vice 等技术,完成了采煤机设计数据汇交系统的开发.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可实现采煤机设计制造企业设计数据的高效汇交,为煤机装备科学数据共享提供了汇交途径.

    采煤机设计数据云平台数据汇交数据共享

    某型机主起落架可折机构挠度计算系统研究与应用

    田俊潘浩潘平逊占金青...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大型运输机大修后主起落架形位尺寸发生变化,针对缺少可折撑杆挠度调整量计算方法的问题,基于主起落架机构运动学原理,建立了 一套映射主起落架真实装机环境的数字样机系统,对主起落架三维模型采用运动仿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主要零部件关键尺寸对可折撑杆向上挠度的影响规律,仿真分析了主起落架在不同零部件尺寸装配下机构的几何特性.该系统能根据装配后测量尺寸计算可折撑杆的向上挠度,并反求满足装配要求的支臂调长度节量.该计算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该大型运输机主起落架大修时装配前不便计算、装配中反复调试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

    主起落架可折撑杆装配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