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空作业车底盘自主调平系统性能仿真

    刘志纪爱敏张磊王豪...
    1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空作业车作业高度的不断增加,为防止高空作业车发生倾覆,在工作前需要对底盘进行相应的液压支撑,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现有的底盘调平系统一般只能用于平坦的地面,对于凹凸不平地质松软的地面,只能借助外物将地面垫至近似水平状态,实现相对调平.以高空作业平台底盘调平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凹凸不平地质松软的地面,借助工程仿真软件AMESim的信号库,模拟不同工况下相应的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并实现对液压系统的闭环控制,优化底盘支腿的调平速度以及精度.同时,借助AMESim对高空作业车液控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复杂工况下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以及位移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证明调平系统的可行性.

    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自主调平AMESim仿真

    基于柔顺机构的二维振动平台设计与分析

    商鹏黄思硕毛翔刘伟...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微型零件的加工质量,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电驱动的二自由度(2-DOF)柔顺振动平台.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二维柔顺振动平台的结构.柔性铰链关于XZ和YZ平面具有镜像对称性,消除了平台的寄生运动与耦合误差.其次,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柔顺振动平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分别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动力学和静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其一阶固有频率约为4200 Hz,单向驱动时工作行程约为22.6μm,双向驱动时工作行程约为26.4μm.工作台的轴向刚度为16.17N/μm,对于加工复杂表面织构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理论分析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二维柔顺振动平台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振动平台柔顺铰链固有频率工作行程理论分析有限元分析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农机混流装配线平衡分析与优化

    包建军李明袁逸萍
    199-202,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农机企业装配车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以玉米机装配线为研究对象,对其构建和优化混流装配线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了玉米机不同型号产品构建混流装配线的综合作业时间,绘制了作业优先顺序图,然后运用启发式算法对该混流装配线的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优化,最后运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混流装配线进行了动态仿真,以此验证了构建的混流装配线的可靠性.通过优化,混流装配线平衡率提升了14.87%以上,装配线瓶颈工时降低了(13.47~19.28)min,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启发式算法可直接得到混流装配线工位数和作业时间,有效解决农机混流装配线平衡优化问题.

    农机装配混流装配线装配线平衡启发式算法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降噪研究及参数优化

    刘永平魏凌强魏永峭李自军...
    20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星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音影响着行星减速器的传动性能.以某型号渐开线行星减速机为研究对象,针对行星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噪音问题,利用Kisssoft软件分析相同工况下不同齿数组合下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误差、齿面载荷分布以及接触斑点,通过分析得到的传动误差、齿面载荷分布以及接触斑点的优劣从而实现对行星轮系传动精度高低的判断,得到最优齿数.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当行星减速机以行星架作为输入端,每对啮合的齿轮副之间满足齿数互质且太阳轮齿数不为行星轮数目的 整数倍时,传动系统振动幅度和噪音明显降低.最后,通过对加工出的实体进行振动分析,证明该方法可行,该研究可为行星齿轮传动减振和降噪提供理论依据.

    行星轮系结构参数优化传动关系振动和噪声Kisssoft

    保险杠模具自动翻转清洗系统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刘志东吕冬慧武晋
    209-212,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汽车保险杠搪塑模具进行强腐蚀性药液清洗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问题,设计了一套模具自动翻转清洗系统.首先,根据清洗工艺和设计要求,规划整体结构并设计翻转单元;然后,结合翻转台重心变化分析,计算扭矩最大值为825Nm,推导驱动电机的扭矩范围(1.545~2.575)Nm,并阐述了盖板提升的结构和原理;采用ANSYS对旋转轴和卡紧支架进行强度校核,确定安全系数为5.2和5.4;最后,整体系统在工程现场进行应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应用将保险杠模具清洗过程的生产效率提高了44%,并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保险杠模具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翻转台清洗系统滑轮组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的自适应交叉NSGA-Ⅱ优化

    张珠让周南
    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的油耗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提出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管理策略和自适应交叉NS-GA-Ⅱ算法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介绍了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和工作模式,建立了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基于逻辑门限值构造了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以控制策略参数为优化对象,以降低油耗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参数优化模型.以NSGA-Ⅱ算法为基础,加入了基于t分布的tDX交叉算子,提出了自适应交叉NSGA-Ⅱ算法的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经验证,自适应交叉NSGA-Ⅱ算法的收敛性优于传统NSGA-Ⅱ算法.经过自适应交叉NSGA-Ⅱ算法优化,油耗降低了8.13%,等效油耗降低了6.53%,CO排放量降低了10.97%,HC排放量降低了7.64%,NOx排放量降低了10.03%,说明自适应交叉NSGA-Ⅱ算法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参数具有较好的优化效果.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控制参数优化自适应交叉NSGA-Ⅱ算法

    应用SVM算法的目位—三维坐标标定方法

    张瑞王亚龙张伟豪朱振伟...
    219-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采用光栅投影轮廓术的立体视觉方法对目标物体重构过程中,关键的步骤就是求得目标物表面特征点的相位与三维坐标的映射关系.通过对单目相机与投影仪组成的视觉系统建立模型,并对相机坐标系与投影仪坐标系进行空间解析,可得空间中任意一点在图像中坐标(u,v)、绝对相位θ与其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xc,yc,zc)存在复杂的非线映射关系.提出基于SVM算法的相位—三维坐标标定方法,用带有圆形标志点的平面标定板进行SVM回归模型的样本采集与训练.并通过对测试集回归预测的数据与实际测量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标定方法确实可行,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

    光栅投影轮廓术立体视觉支持向量机(SVM)相机标定映射关系

    复合材料热压罐模具温度场分析及二次开发

    韩志仁付华吴莉莉肖树坤...
    224-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中,常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进行温度场分析.针对在仿真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研究了参数化建模方法、网格生成方法、复合材料等效方法.并结合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通过二次开发技术将温度场分析流程、参数化建模方法和网格生成方法开发成一套快速设计模板,以便提高仿真分析的效率.最后利用模具型面的最大温差来衡量模具温度场的均匀性,研究了风速及升温速率对模具温度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大风速和降低升温速率能够改善模具温度场的均匀性.

    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热压罐有限元分析温度场ANSYSWorkbench二次开发

    关节轴承静态疲劳特性的响应面优化

    宋烨空杨金堂徐子晗金磊...
    229-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一炼钢厂250t转炉水平悬挂装置的失效问题,分析得知由向心关节轴承疲劳破损引起.以关节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静力学仿真以及疲劳寿命计算获得关节轴承在转炉倾转至90°的严峻工况下的静态疲劳特性.以关节轴承弹性模量、内圈边缘倒角r1a和r1b及工作温度为约束,最大等效应力、最小疲劳寿命为目标函数,结合响应面法并选用NSGA-Ⅱ遗传算法作为求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关节轴承的最大等效应力降低了14.23%,最小疲劳寿命提高了28.27%.此优化结果为改进由特殊铜制成的关节轴承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转炉悬挂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参考,大大降低由关节轴承失效带来的损失.

    关节轴承疲劳分析遗传算法响应面优化

    面向改进RRT算法的回转空间布线技术研究

    李春泉陈雅琼黄红艳郝子宁...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回转空间下曲率变化大、线缆搜索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改进RRT算法的线缆路径规划的方法.通过对回转空间建模和布线空间划分进行研究,减少了不必要的搜索空间,提高了搜索效率.为解决RRT算法中采样点和扩展方向随机性过强的问题,避免节点"斜跨"表面敷设过大,提出了轴向约束角度采样策略,同时为提高算法整体搜索效率,提出动态步长扩展策略.最终通过实例测试与其他传统算法进行对比,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回转空间线缆路径规划RRT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