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orten-Dolan准则参数d的改进

    魏军张文吴占稳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港口起重机金属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对Corten-Dolan准则中的唯一参数d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变幅载荷的作用下,载荷的加载顺序及载荷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对结构的疲劳作用寿命也会明显有影响,在既有的计算改进方法基础上,更深入的研究并充分考虑了相邻2级载荷加载运动顺序对疲劳作用寿命的直接影响,采用加大载荷应力比增加影响因子的方法对关键参数d进行了改进,基于此对Corten-Dolan准则进行了改进,并根据4种不同金属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对几种改进方法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两级循环载荷作用下,还是在多级循环载荷作用下,本文改进方法的疲劳预测精度有明显的提升,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疲劳寿命预测Corten-Dolan准则应力比参数修正

    3Cr2W8V模具钢高速铣削建模参数优化研究

    邵亚军王安靳伍银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速切削技术和正交实验理论,这里研究了高速铣削过程中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通过极差分析得出铣削参数ap和fz对铣削力的影响高度显著,而4和ae对铣削力影响较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理论,拟合出x、y和z三方向的铣削力公式,并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得出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其中ap对三方向的铣削力影响均高度显著,其次是fz和vc,而ae对铣削力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表明建立的铣削力模型准确.本研究对优化切削加工工艺参数、改善刀具磨损和加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速铣削正交实验回归方程参数优化显著性检验

    两种电容效应的六维力传感器结构设计及解耦

    蒲明辉胡世通罗祺潘海鸿...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容式六维力传感器,理论分析垂直极板电容边缘效应原理和变极距型平行极板电容效应原理,设计了结合两种电容效应原理的新型电容式力传感器结构.进行静态标定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将获得的数据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线性解耦求得六维力传感器解耦矩阵.并根据求得的解耦矩阵对六维力传感器进行解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传感器各维力/力矩Fx、Fy、FZ、Mx、My、Mz的Ⅰ类误差分别为0.19%、0.66%、0.10%、0.14%、0.39%、0.32%,Ⅱ类误差最大值为0.47%,即该传感器维间耦合小,可解耦.验证了该结构的可行性.

    六维力传感器电容边缘效应平行极板电容效应解耦标定实验维间耦合

    采用协同理论的新型制动防抱死控制器设计

    马强李华鑫张强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快速、平滑性需求,针对汽车单轮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协同理论的新型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滑移率为控制目标,通过构造广义变量使滑移率以指数形式收敛于参考值,避免控制过程中产生抖振现象.由于该方法只有一个控制参数需要设计,且该控制参数对系统的稳定具有单调性,因此简化了控制器参数设计,且易于整定.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表明,该控制器能够适应工况需求,相较于传统PID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等方法具有快速、稳定、鲁棒的优点.

    协同控制理论滑移率汽车防抱死系统无抖振

    基于类加权对抗网络的跨域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彭博张毅蹇清平于翔...
    74-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边缘数据离群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类加权对抗网络的跨域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在源类别上附加类级权重,可以直观地表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共享类别的条件对齐.进一步提出用于局部域自适应的类加权对抗网络,同时忽略源异常值,有效激励了正知识的转移,提升域自适应的效果.在CWRU数据集和一个列车转向架数据集上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边缘数据离群性问题,提升知识迁移的效果从而提高故障诊断精度.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对抗网络域自适应

    基于特征的迁移神经网络轴承智能故障诊断

    王业统吴海威李美苏明...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传统迁移学习故障诊断中信息挖掘深度,实现不同机器间的迁移学习,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的迁移神经网络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一个域共享的卷积神经网络同时从BLMS和BRMS中提取原始振动数据的可传递特征.然后,提出了多层域自适应和伪标记学习的正则化项,对神经网络的参数施加约束,以减小学习的可迁移特征的分布差异和类间距离.利用实验室采集的电机轴承和齿轮箱轴承的数据,识别出实际情况下机车轴承的健康状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学习可传递特征,弥补BLMS和BRMS数据之间的差异,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迁移学习神经网络轴承故障诊断

    阶次分析的非平稳工况瞬时转速波动提取方法

    刘永谷立臣胡子凌
    88-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存在测量误差,直接测量的时域转速波动并不是其真实的波动.为了获得非平稳转速工况下的瞬时转速波动,提出了在阶次谱中提取瞬时转速波动幅值的方法.将时域中测得的瞬时转速信号从时域转换到角度域,再进行短时傅立叶变换得到阶次频谱图,通过提取一阶次的转速波动信号从而得到转速波动幅值特征.实验研究表明,此方法能较好地提取转速斜坡、正弦、阶跃工况下的波动,为非平稳工况下的瞬时转速波动幅值特征提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非平稳工况瞬时转速转速波动提取方法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头组合秤称重优化

    丁威涛苏宇锋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介绍了多头组合秤的工作原理,就传统多头组合秤采用的穷举法和动态规划算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合秤称重优化设计.针对组合称重时部分称重斗长时间不被选中的问题,引进优先级的概念,并对遗传算法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出现违反约束的个体,提出基于"重量优先"的修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收敛平稳迅速,组合成功率达到98%以上,完成一次组合分析的时间小于0.15s,称重斗的最大优先级数控制在20以内.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头组合秤既能确保组合合格率也能保证物料的新鲜度,能很好的满足组合要求.

    多头组合秤工作原理遗传算法优化设计优先级修复方法

    四旋翼飞行器最优滑模姿态控制

    肖祖铭郭瞻
    95-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四旋翼飞行器姿态运动系统最优滑模控制方法.考虑外界的干扰、内部参数的扰动以及建模误差等干扰,设计了一种非线性干扰观测器来估计未知的复合干扰.结合干扰观测器的输出,通过积分滑模控制对不匹配复合干扰进行补偿,随后使用SDRE控制方法实现了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的最优控制.通过Ly-apunov 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这里设计的控制器对不匹配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保证了闭环系统的性能最优.

    四旋翼干扰观测器SDRE姿态控制

    广东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专利特点及问题研究

    赵顺龙赵紫东费钟琳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发展水平首先体现在技术产出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专利是技术产出成果的典型代表,可通过专利信息分析特定地区和产业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此外,透过专利信息分析研发主体的活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通过管理改进提高技术产出数量和质量,进而提升技术发展水平.采用专利地图分析方法,基于全球、中国及广东省(1985~2018)年智能装备产业专利数据,分析广东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发活动特点,以及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核心技术主题;并通过将其与领先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发展存在各地级市发展不均衡、产业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研发力度不足、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高校院所基础研究能力薄弱等问题.

    智能装备专利分析专利地图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