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片层体积无损测量装置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

    甘勇文永森宋涛张秋锋...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片层体积无损测量装置实验精度,建立了实验装置误差模型并对误差补偿进行研究.运用多体系统理论的齐次矩阵变换在平口钳、运动平台、夹具上建立各自坐标系,对实验平台各相邻构件几何误差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误差传递关系,建立了实验装置综合误差模型.基于点在空间坐标系下矢量表达的补偿方法,通过测量辨析,完成了对误差补偿模型参数的确定.通过补偿验证,实验装置精度获得了较大提升.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实验装置误差进行补偿,为实验数据采集提供精度保证.

    无损测量多体系统理论齐次坐标变换误差补偿

    大采高液压支架主供回液管路压损研究

    赵雄鹏李永堂任静茹赵红梅...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压支架主供回液管路的压损一般采用沿程压损和局部压损公式计算,但公式中阻尼系数多用经验值估算,精度有待商榷.对大采高液压支架主供回液管路压损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大采高液压支架软管与直通接头压力损失理论模型和AMESim仿真模型,搭建了大流量长管路压力损失试验系统,结果表明,软管长10m和1个直通接头在管内流速2.6m/s、5.1m/s和7.6m/s时,理论、仿真和试验之间的最大误差分别为9%、8%和2%,考虑温度对乳化液粘度的影响,理论与试验压损误差分别为5%、6.6%和1.7%.所得理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改进了计算液压支架接头压损的算法,这对于大采高液压支架主供回液管路设计与压损计算提供了参考数据.

    液压支架主供回液管路压力损失AMESim

    悬挂参数对轨道客车小半径曲线通过的影响

    李军张云飞徐向阳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山区小半径曲线下车辆运行安全性低、平稳性差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了某型轨道客运车辆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讨论了一系悬挂纵向定位刚度、横向定位刚度以及二系悬挂中央弹簧纵向刚度、横向刚度等参数对轨道客车山区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过大的一系及二系水平刚度、挠度比都不利于车辆通过曲线;一、二系纵向刚度灵敏度最高.一系纵向刚度、横向刚度建议kpx=(8~15)MN/m,kpy=(8~12)MN/m;二系纵向刚度ksx、横向刚度ksy建议0.15MN/m.

    曲线通过一系悬挂二系悬挂横向刚度纵向刚度

    3D打印排种盘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万霖王洪超车刚王紫玉...
    97-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排种盘研发时间长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3D打印排种盘并满足排种精度要求.介绍了3D打印技术核心理念和工作原理,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建立了排种盘的三维模型并进行ANSYS仿真分析,各项指标结果符合排种盘的许用范围.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3D打印和传统排种盘的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3D打印与传统排种盘试验中各项评价指标相差不大,浮动不超过3%.3D打印排种盘能够满足农艺播种要求,促进农业机械制造快速发展.

    3D打印排种盘有限元分析对比试验

    不同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消声器传递损失的比较研究

    张昊郭立新范威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采用三维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三维时域计算流体力学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进行预测,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然后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耗时和易用性三个方面对这两种数值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消声器内是否存在气体流动,两种方法都能够对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进行合理预测.相比之下,时域CFD法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但计算时间消耗较长;有限元法计算时间消耗较短,但应用起来较为复杂.

    消声器传递损失气流三维有限元法三维时域计算流体力学法

    低碳钢管液压胀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俊杰顾文俊赵坤民
    104-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板料成形模拟的CAE软件Dynaform,研究了低碳钢管在不同加压方式下的自由胀形,比较了单直线加压、折线加压与脉动加压三种加压方式对胀形质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折线加压下不同梯度的加载压力对成形的影响;在脉动加压下,研究了不同的基础压力与脉动幅值、轴向进给速度对成形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脉动加压与合适的折线加压方式下,管材胀形区的厚度更高,成形质量较佳.轴向进给速度、脉动幅值与基础压力的大小均会对成形结果产生影响.

    管材液压胀形加压方式脉动压力

    高低频噪声区分滤除的车辆载重动态测量方法

    周晓萍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为了精确测量车辆载重,提出了高低频噪声区分滤除的车辆载重动态测量方法.确定了车辆载重测量方案,分析了信号误差来源.对于发动机转动、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高频噪声,提出了具有可调节参数的改进阈值小波滤波,有效减弱了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对于速度、加速度引起的低频噪声,提出使用BP神经网络拟合载重量与速度、加速度函数关系,以消除加速度、速度对载重测量的影响;为了解决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问题,提出自适应鱼群算法搜索神经网络最优参数.经实验验证,改进阈值小波滤波可以有效去除高频噪声,提高了信号信噪比;提出的车辆载重测量平均误差为0.85%,最大误差为1.45%,平均误差比原始数据平均误差降低了约6倍.

    车辆动态称重改进阈值小波去噪BP神经网络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

    永磁涡流联轴器结构参数的系列化分析研究

    李延民朱永建毛松磊
    113-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综述永磁涡流联轴器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相关参数系列分析的必要性.通过永磁涡流联轴器原理的介绍,建立仿真模型,并运用等效磁路法对永磁涡流联轴器的磁场强度进行计算,结合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律对多功率的联轴器的转矩进行计算.基于Ansoft有限元分析,对多功率的永磁涡流联轴器的转速差、铜盘厚度、铝盘外形尺寸和永磁体径向尺寸进行了系列化仿真分析,得到多个参数随着不同功率的变化规律,为永磁涡流联轴器系列化量产提供设计依据.

    永磁联轴器系列化有限元分析多功率

    工业CT图像的缺陷检测研究

    刘晶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造过程由于其自身生产工艺的特点,常常会产生缩孔和气孔等缺陷,这些内部缺陷会对零件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也会缩短零件寿命,因此需要准确地识别出这些内部缺陷.通过工业CT设备对铸件进行扫描,可以获得了一系列工业CT切片图像.为了快速提取工业CT图像的孔类缺陷,首先使用二维Otsu自适应阈值算法进行阈值分割,以区分工业CT图像中的物体与背景,然后通过Sobel算子得到图像的初始边缘轮廓,再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进行亚像素边缘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铸件工业CT图像中的缩孔和气孔缺陷.

    工业CT缺陷检测阈值分割亚像素边缘检测

    喷丸工艺参数对H13钢表面质量的影响

    张银霞王天祥郜伟刘治华...
    122-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喷丸工艺参数对H13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对H13钢喷丸处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表层硬度、表层残余应力及截面显微组织进行了试验检测分析.结果 表明:H13钢表面粗糙度随喷丸压力增大而增大;从45°到90°时,粗糙度随着喷丸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喷丸压力和角度的增大,H13钢的表面硬度增大,且形成300μm左右的硬化层;当喷丸压力从0.2MPa升到0.55MPa,表面硬度则从54.5HRC提高到60HRC.喷丸后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且与喷丸角度呈现单调递增的关系.残余应力深度随着喷丸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并在喷丸压力为0.5MPa时趋于稳定.喷丸压力为0.55MPa时残余压应力层深为480μm;喷丸角度从45°到90°,残余压应力层深从350μm增加到470μm.

    H13钢,喷丸压力喷丸角度残余应力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