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高跃

双月刊

1009-8348

jxsyhgjz@sina.com

025-58985645;58985672

210033

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金陵分公司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Journal Advances in Fine Petrochemicals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石化集团金陵分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精细石油化工科技情报中心站联合主办的《精细石油工进展》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月刊,每月25日出版,刊号CN32-1601/TE,邮发代号28-142。《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坚持以新颖性、实用性、及时性特色,致力于新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重点报道国内外精细石油化工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以及产品市场状况的研究、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先进经验等‘主要面向全国相关企业的生产、科研、管理及销售等方面的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关专业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黏高切型白油基钻井液体系优选及应用

    杨国涛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白油基钻井液体系存在切力和破乳电压较低、高温高压滤失量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川渝地区小井眼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顺利施工的需求,通过对比和优化等室内实验,优选出高效乳化剂以提高油包水乳液的乳化稳定性,结果发现:新的钻井液体系的破乳电压(ES)可达1 180 V;优化封堵剂加量以增强钻井液封堵能力,高温高压滤失量降至2.4 mL;优化提切剂加量以提高钻井液动塑比,动塑比为0.250 Pa/(mPa·s),最终形成一套低黏高切型白油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的切力和破乳电压比普通白油基钻井液的要高,能有效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进一步对该体系进行相关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低黏高切型白油基钻井液具有抗污染能力强、悬浮稳定性好、高温高压流变性良好等特点.自2022年以来,该钻井液体系在涪陵页岩气水平井中多次应用,能够满足小井眼水平井携岩的需求,而且在高密度条件下流变可控、性能良好,为川渝地区"瘦身井"安全顺利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白油基钻井液低黏高切流变性钻井液性能

    层内自生低界面张力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渤海KL油田A20井组为例

    刘翰林郑继龙吴彬彬赵军...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渤海KL油田A20井组平面注水突进、纵向吸水不均及常规调剖体系难以注入等问题,开展了层内自生低界面张力泡沫调驱性能评价实验.采用界面流变仪、泡沫扫描仪和泡沫调驱动静态评价装置等设备,筛选优化了层内自生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的组成药剂及最佳复配浓度比,并采用多功能物理模拟驱替装置考察了该体系的动态调驱性能.结果表明:优选组成药剂及配比为10%生气药剂A+10%生气药剂B+2%释气药剂C+0.5%起泡剂PA-5+0.3%稳泡剂PJ(质量浓度),该复配体系可在可视化填砂管中稳定生泡;一维填砂管驱油效率可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19.1%;非均质填砂管并联驱油时,注入复配体系可进一步驱洗高渗填砂管残余油并有效封堵高渗通道,扩大低渗填砂管的波及系数,分液率从0增至34%.从矿场实践来看,A20井组实施层内自生低界面张力泡沫调驱作业后,生产曲线呈含水下降、产油上升的形态,3 个月内累计增油2 007.29 m3,初步说明层内自生低界面张力泡沫调驱技术在海上油田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渤海油田层内自生泡沫体系低界面张力调驱性能油田化学品

    中低渗油藏特高含水期深部调驱实践与认识

    戴志鹏马惠毛超琪钱志鸿...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江苏油田典型特高含水油藏G6区块,结合当前开发现状及中低渗储层特征,选择分散型堵剂进行深部调驱试验,从注入粒径、注入浓度和注入体积等工艺参数对调驱工艺进行优化,现场应用2个井组.结果显示:由于长期水驱形成高渗条带与大孔道,柔性颗粒调驱剂的粒径选择不应依赖原始孔喉尺寸,应在调驱过程中根据注入压力和油井响应及时调整,添加超大颗粒或连续相高强度堵剂转向段塞,封堵高渗水窜通道;树立整体调驱理念,可有效避免注水井组互相干扰,扩大井区波及体积,达到整体降水增油的目的.

    特高含水期中低渗油藏深部调驱分散型调驱剂

    抗高温超支化乳液聚合物的中试生产及应用

    徐生婧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深地"战略行动的开展,石油钻探朝着深层、超深层发展,研究高性能处理剂和提高现有处理剂的综合效果(抗温抗盐、高温稳定性、剪切稳定性等),对于推动处理剂技术进步、满足高温高压钻井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式,突破聚合物受线性结构的限制,合成钻井液用抗高温超支化乳液聚合物,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相同化学组分的超支化乳液聚合物相对于线性聚合物黏度效应低,抗温、抗盐能力大幅度提升,现场应用300余井次,表现出良好的抗温、抗盐、抗剪切能力,且加量低、维护周期长,有效解决了深井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悬浮稳定性、盐钙及碳酸根污染等技术难题.

    钻井液处理剂超支化乳液聚合物降滤失剂抗盐抗钙

    Jungbunzlauer斥资2亿美元扩建安大略工厂生产黄原胶

    钱伯章
    25页

    近井剪切对聚合物驱开发影响的评价与应用

    徐建鹏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井地带剪切对聚合物驱溶液黏度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室内实验明确不同注入强度和射孔密度条件下近井地带剪切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注入强度、转聚时机、段塞尺寸和聚合物浓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强度控制在10 m3/(d·m)以内对开发效果影响较小,综合含水率90%是聚合物驱的有利时机,段塞尺寸和聚合物浓度均与采收率提高幅度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信息熵赋值法,建立近井地带剪切对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评价方法,确定段塞大小为0.6 PV,聚合物质量浓度为3.0×103 mg/L.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考虑近井地带剪切符合聚合物驱矿场实际,对聚合物驱方案编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井地带剪切聚合物驱黏度保留率降水增油

    中原油田CO2吞吐技术及增产应用

    刘琼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原油田部分油藏分布零散、储量小、注水困难或属稠油,而具备这些特点的油藏恰好适用于进行CO2吞吐.基于中原油田CO2吞吐实践,本文介绍了筛选适合CO2吞吐的油藏的方法,探索了CO2吞吐选井机制并总结出选井原则,确立了CO2吞吐选井方法.此外,围绕4种不同特性的油藏开展了CO2吞吐试验,分别实现增油348.13 t(260 d)、172.0 t(240 d)、20 t(45 d)和108 t(120 d).本研究为通过CO2吞吐提高原油采收率、开拓未来CO2吞吐实施应用前景提供了有效依据.

    中原油田CO2吞吐选井提高采收率CO2驱油

    乙撑胺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王帅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撑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在合成特种功能材料添加剂、医药和农药中间体、杀菌剂、漂白剂、表面活性剂及造纸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乙撑胺行业发展现状,包括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2种生产工艺、全球主要生产企业的产能及生产装置、国内外需求量及发展趋势、国内进出口及原料供给等情况.最后,基于乙撑胺行业发展现状,从产业链布局、生产技术和市场供需等方面分析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助力我国乙撑胺行业高质量发展.

    乙撑胺二氯乙烷法(EDC法)乙醇胺法(MEA法)多乙烯多胺

    新一代蒽醌加氢催化剂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钱伯章
    43页

    紫外线杀菌技术与油田采出水的适应性分析

    郭鹏龙远强刘杰张洪...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外线杀菌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杀菌彻底的特点,在市政污水等领域应用较多,但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应用较少.本文分析了油田采出水中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主的有害菌对油田生产的影响,从其注水以及对管道腐蚀的影响看,有害菌数量仍需严格控制.紫外线杀菌技术与采出水水质的适应性分析表明,紫外线杀菌装置对不同采出水的杀菌效果差异较大.现场应用表明,紫外线杀菌技术与生化加微滤处理系统后的水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将其安装在注水罐后端,在进口含油量低于1.5 mg/L、固体含量低于3.5 mg/L、不含硫化物的水质条件下,出口有害菌可稳定控制在25 个/mL内.从装置运行成本看,紫外线杀菌技术运行成本为0.074 元/m3,较化学杀菌技术运行成本降低87.7%,可大幅降低水处理成本.

    油田采出水紫外线杀菌有害菌控制水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