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医药
江西医药

李利

月刊

1006-2238

jxyy6258724@126.com

0791-86258724,86207587,86217591

330046

南昌市省政府大院西二路6号

江西医药/Journal Jiangxi Medical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氏杆试验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黄博之刘新华
    43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利用马氏杆精准指导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 对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43 例 AACE患者,术前应用马氏杆联合三棱镜行斜视度测定,术中应用马氏杆点线重合原理指导调整手术量,并评价其术后效果.结果 研究对象手术平均年龄(22.56±8.93)岁,发病至手术的平均时间(38.56±26.42)个月,术前远距斜视度平均为(63.28±20.42)PD,近距斜视度平均为(52.67±24.08)PD,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复视.43 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访三个月,角膜映光法检查恢复正位,马氏杆联合三棱镜检查斜视度平均为 0(-3,0)PD,除 1 例患者视远有复视,其余患者术后复视均消失,手术成功率高达 97%,手术前后患者斜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氏杆联合三棱镜检查术前可查出需要矫正的最大斜视度,马氏杆术中能精准地指导矫正AACE手术量,从而获得满意的眼位矫正效果,复视情况也能得到明显改善.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治疗马氏杆试验

    复方黄柏液和康复新液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会阴部皮肤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汪淑英卢玉云杨艳秋贺卓瑶...
    437-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索复方黄柏液和康复新液在治疗宫颈癌放疗患者会阴部皮肤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 84 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复方黄柏液或康复新液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恢复时间、会阴部症状改善率.结果 干预 4 周后,试验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性皮炎的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会阴部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和康复新液有利于减少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加快放射性皮炎的愈合以及改善患者会阴部症状.

    复方黄柏液康复新液宫颈癌放射性皮炎皮肤护理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高效提取龙胆中龙胆苦苷的研究

    汤小林魏霞万慕湲易鹏飞...
    441-445,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龙胆中龙胆苦苷的效果.方法 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乙二醇、丙三醇等为氢键供体,合成不同类型的低共熔溶剂,以龙胆苦苷的提取率为评价目标,筛选合适的低共熔溶剂,并对影响龙胆苦苷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考察,获取最佳的龙胆苦苷提取工艺参数,并将其与传统溶剂提取龙胆苦苷的效果比较.结果 以氯化胆碱和乳酸为原材料合成的低共熔溶剂,龙胆苦苷提取率为(5.75±0.12)%,提取效果较传统溶剂具有较大的优势.结论 低共熔溶剂可选择性高效提取中药材中药效物质,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龙胆苦苷提取率

    白花蛇舌草通过Nrf2/HO-1通路对肺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研究

    刘莹张家铭黄丽利梅金红...
    446-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对肺腺癌A549、H1975 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白花蛇舌草干预后对A549、H1975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白花蛇舌草干预后各组细胞Nrf2、H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白花蛇舌草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A549、H1975 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下调(P<0.05);各组细胞Nrf2、HO-1 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白花蛇舌草可抑制肺腺癌A549、H1975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且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Nrf2/HO-1 信号通路完成的.

    白花蛇舌草Nrf2/HO-1信号通路肺癌增殖侵袭

    骨化三醇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

    刘紫朦邵波彭涛
    450-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 89 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 例)、研究组(44 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钙磷代谢指标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低血钙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 1 周、治疗2 周血磷、血钙、PTH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低血钙、低血钙症、症状性低血钙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治疗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可调节术后钙磷代谢指标与PTH水平,减少低血钙发生,且安全性好.

    甲状腺癌根治术骨化三醇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

    南昌市西湖区育龄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章国良饶丽华
    453-45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南昌市西湖区育龄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宫颈癌的二级预防及开展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HPV感染筛查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PCR反向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自制调查问卷分析HP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3620 例入组患者中HPV分型检测阳性 883 例,阳性检出率为 24.39%,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排名前 6 位分别为HPV-16(14.61%)、HPV-52(9.74%)、HPV-58(7.93%)、HPV-39(5.21%)、HPV-26(4.53%)和HPV-35(3.9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伴侣数量、性生活频次、使用安全套情况、初次性生活年龄、吸烟史均是HPV感染的显著影响因子,可解释HPV感染的 40.6%的变异量.结论 南昌市西湖区育龄女性HPV感染率较高,且高危感染亚型以HPV-16、HPV-52、HPV-58 为主.建议加强对育龄女性生殖健康宣教,增强其性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均是降低HPV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基因分型影响因素预防

    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总IgE、过敏源特异性IgE在过敏性疾病过敏源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锦文严良烽
    456-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印迹法(IBT)测定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IgE)、过敏源特异性IgE在过敏性疾病过敏源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11 月本院确诊的 335 例过敏性疾病患者,采用IBT法测定患者血清总IgE、过敏源特异性IgE,比较不同类型的过敏源血清总IgE、过敏源特异性IgE阳性检查结果;分析IBT法检测IgE对筛查过敏源的效果.结果 335 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IBT法检测显示,血清总IgE阳性共计 246 例,占 73.43%;过敏源特异性IgE阳性共计 124 例,占 37.01%.335 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有 106 例患者对两种或以上过敏源显示阳性,占 31.64%.IBT检查结果显示,吸入性过敏源中,户尘、屋尘、猫毛皮屑、花粉、矮豚草的血清总IgE、过敏源特异性IgE阳性率排名在前五,血清总IgE阳性率分别为 11.94%、8.36%、6.87%、5.37%、5.67%;过敏源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为 8.96%、7.46%、6.27%、4.48%、3.88%.食物性过敏源中,牛奶、鸡蛋、虾、黄豆、芒果的血清总IgE、过敏源特异性IgE阳性率排名在前五,血清总IgE阳性率分别为10.45%、8.66%、6.87%、5.97%、5.37%;过敏源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为 7.46%、5.67%、5.37%、4.48%、3.88%.结论 IBT测定血清总IgE、过敏源特异性IgE可准确筛查过敏性疾病过敏源,具有重要价值.

    过敏性疾病过敏源免疫印迹法免疫球蛋白E

    AO流速/VSD处流速、LVEF/三尖瓣反流流速在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前的检测意义分析

    丁琰黄春瑜
    460-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AO)流速/室间隔缺损(VSD)处流速、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反流流速在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前的检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81 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相关检测结果(包括AO流速/VSD处流速、LVEF/三尖瓣反流流速等),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有无术后并发症分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总结影响患儿预后的风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AO流速/VSD处流速、LVEF/三尖瓣反流流速对室间隔缺损患儿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81 例患儿中存在术后并发症有 9 例,发生率 11.11%,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缺损直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手术类型、NYHA分级、AO流速/VSD处流速、LVEF/三尖瓣反流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术后并发症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AO流速/VSD处流速、LVEF/三尖瓣反流流速对室间隔缺损患儿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结论 影响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较多,其中AO流速/VSD处流速、LVEF/三尖瓣反流流速两种指标组合对手术后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参考指标,对室间隔患儿的预后风险评估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推荐临床广泛应用,具有较好学术价值.

    AO流速/VSD处流速LVEF/三尖瓣反流流速室间隔缺损患儿

    持续揿针内关穴刺激辅助硬膜外自控与程控脉冲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运用

    李欢欢肖斌艳饶云宋劼...
    464-466,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揿针持续刺激双侧内关穴辅助PCEA+PIEB的镇痛方式,观察其分娩镇痛效果,为临床分娩镇痛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一种选择方案.方法 选择本院拟经阴道分娩产妇 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内关穴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 60 例.N组产妇均行揿针持续刺激双侧内关穴,其余操作与C组产妇相同.选取L2-3 椎间隙为硬膜外阻滞穿刺点,操作成功后,即行PCEA+PIEB分娩镇痛.如分娩过程中出现爆发性疼痛,产妇主诉需麻醉医生再次介入镇痛,则经硬膜外导管快速给予 1.5%利多卡因 5 mL,作为补救镇痛措施.结果 N组产妇宫颈口全部开放、胎头娩出时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FPR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产妇PCEA次数及有效PCEA按压次数均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要求补救镇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揿针内关穴刺激辅助硬膜外自控与程控脉冲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运用效果确切,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不增加不良反应.

    揿针内关穴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分娩镇痛

    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实践效果

    梁敏燕彭勇周观发谢丽清...
    467-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9 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6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及观察组,各 31 例,正常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AS)、步态时空参数、生活质量、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水平差异.结果 正常组、观察组干预前MAS评分、步态时空参数、生活质量评分、CSI评分、FMA评分及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上肢、下肢MAS评分、CSI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正常组干预后步态时空参数、生活质量评分、FMA、BBS评分均低于于观察组(P<0.05).结论 采用与康复治疗相关的中医适宜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力、生活质量以及步态,降低下肢痉挛程度.

    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中医适宜技术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