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传媒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传媒研究
教育传媒研究
教育传媒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系统性变革 回答时代之问

    袁小平
    1页

    "向心趋势"与"离心趋势":认知神经传播学的双路演进——2024年认知神经传播学研究综述

    喻国明武迪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神经传播学作为传播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在理论建构和实践应用方面展现出蓬勃生机.本文探讨了该领域在2024年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了"向心趋势"和"离心趋势"两种相互交织的研究路径."向心趋势"强调认知神经科学对传播学研究的工具性支持,通过实证方法和生理测量技术揭示媒介如何影响人类大脑和认知过程."离心趋势"则拓展了认知传播学的边界,将研究视角延伸至情感体验、身体转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本文将分析两种趋势的特征、相互关系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认知神经传播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趋势分析

    大模型推动下的传播研究转变——2024年智能传播研究综述

    夏以柠孟令蕙张洪忠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模型技术代表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高度,并对信息传播过程带来多环节影响,也成为当前智能传播研究关注的新议题.本文从2024年国内外主要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中选取了与智能传播相关的论文,梳理提炼出大模型人机关系、人机情感交往、用户对智能技术认知、AIGC技术理性思考、算法对数字平台用户影响等五个主要研究议题.

    智能传播大模型人机关系AIGC机器行为智能算法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素养研究的新趋势——2024年人工智能素养研究综述

    方增泉刘泽峰祁雪晶元英...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人的实践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逐步成为国家间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抓手.当前,围绕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和探讨成为学界的一个重要热点,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关于人工智能素养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总结了当前学界在该方面研究中的主流观点和主要视角,同时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呈现,揭示了人工智能素养研究的现实图景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素养文献综述

    数智时代下的风险升级与治理路径——2024年风险传播研究综述

    赵秀丽周敏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合扫描了 2024年我国风险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系统梳理了 2024年我国风险传播研究在理论发展、公众认知以及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显著特点,认为当前研究方法主要倾向于理论思辨,未来研究可考虑引入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如计算传播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研究成果.

    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传播数字治理风险感知

    计算传播学的创新路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应用实践的系统分析——2024年计算传播学研究综述

    李华吴晔原凤妍王琪方...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传播学Q1区英文期刊和新闻与传播学CSSCI中文期刊中筛选出227篇计算传播学的相关论文,对2024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以揭示计算传播学的最新发展态势.研究显示,2024年计算传播学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双重融合、研究议题多样化以及方法论持续创新的显著特征.未来,计算传播学将在整合传统传播理论与现代计算方法方面继续深化,为解决复杂的传播问题提供更具前瞻性的研究路径.

    计算视觉传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社交机器人实验方法创新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出版创新发展——2024年数字出版研究综述

    秦艳华李一凡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梳理了 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分析发现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围绕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重点探讨了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版自主知识体系、出版国际化传播等关键议题.研究热点既有延续性,也有创新性.指出未来应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同时总结国内外转型实践的具体经验教训,推动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

    2024年数字出版研究热点综述

    "现场"的力量:数智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坚守及其意义探析

    马梅李娅许欣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现场"概念为核心,对数智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在数智时代,新兴技术迭代催生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深层变革,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的远程采访、对已有稿件的编辑整合日益普遍,"现场"被不少人忽视.其实"现场"在数智时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新闻作品和新闻呈现具有高度的个性化、人性化、现场感,更具有"灵韵".它能形成一种"场域",悄然提升专业前沿技能与责任感、进行社会化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助推"全面人"教育的长期性与持久性发展.

    "现场"数智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再造空间:产学研协同背景下融媒体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王芳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梳理总结天津外国语大学融媒体工作室的经验基础上,提出融媒体工作室这一教学改革探索如何再造空间,带动内部空间改革和外部空间扩展,形成知识流动和专业共同体.

    融媒体工作室产学研协同新闻传播教育

    在场与缺席:云端课堂场景中的身体传播与场景转换——以腾讯会议为例

    石中钰张成良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技术与智能媒介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场景生态,远程在场的实现颠覆并重构了人们对传统身体在场与缺席的定义.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考察云端课堂中身体传播的表现及局限性.研究发现:身体与云端课堂场景的中介相互融合,呈现出智能主体的形态,学生个体通过签到、回应、美颜等行为参与到传播活动当中.与此同时,技术在场造成参与主体游牧者身份的生成、临场感的缺席、场景与行为的冲突,由此形成传播噪音,阻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研究认为,通过分析云端课堂中身体传播的表现及局限性,揭示虚拟环境下技术在场的动态特征及其对传统在场概念的重构,为理解和优化远程教育场景中的交互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

    身体云端课堂具身性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