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阶段性测试命题应坚持"教—学—评"一致性

    诸定国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求并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是高中语文阶段性测试命题的应然样态.从评价的视角来看,"教—学—评"一致性集中体现为"教—评"—致性和"学—评"一致性.南京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语文测试卷以阶段教学内容作为命题素材,以学业质量水平3为命题标准.命制的试卷在育人目标、专题结构、迁移路径、任务载体及素养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对阶段性测试命题具有启发意义.

    "教—学—评"一致性阶段性测试命题学业质量水平

    初中语文期末测试卷命题启思——从一套温州卷说开去

    冯渊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州卷以"情境—任务—活动"的形式展开.试题命制值得肯定之处主要体现在勾连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关注有理有据的表达、重视反思质疑的运用、兼顾感性思维的引导;从中获得的初中语文期末测试卷命题的启示为:要与教材编写意图及教学基本要求保持一致,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均衡检测,注意教材知识的前后衔接,还可以融合区域推行的教改思想.

    期末测试卷命题整本书阅读反思质疑感性思维

    初中数学"孪生题"设计

    王平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比较简单的分层作业及一题多变形式,"孪生题"是指针对相同的核心知识与主要方法设计的情境背景一致、呈现形式类似,而能力要求(难度)有较明显差异的两道题.初中数学教学或评价中,可以设计表象与实质互补的"孪生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设计条件或结论变化的"孪生题",考查推理、计算能力.

    初中数学"孪生题"分层作业一题多变

    把课堂当赛场

    乔丽
    前插1页

    信息动态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