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李宁

双月刊

1674-568X

gab@gabcn.org

0771-3232621,3239102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榕江路《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编辑部111室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Journal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基因组时代的理论与应用生物学提供服务的科学杂志,将面向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着重刊登农林科学、医药科学、动物科学、环境、生态领域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库曼蝗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马钰洁兰世强蒲雪季荣...
    864-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库曼蝗(Ramburiella turcomana)是新疆草原常见的危害蝗虫.本研究基于二代测序技术获得土库曼蝗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注释及特征分析.采用近邻相接法(neighbor joining method,NJ)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 meth-od,BI)构建网翅蝗科(Arcypteridae)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土库曼蝗线粒体基因为双链环状DNA,全长15 670 bp,具有明显AT偏好(72.21%),共编码37个基因,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编码基因、2个rRNA编码基因,以及1个非编码控制区域(D-loop区).土库曼蝗线粒体基因组发生了蝗亚目(Locustodea)普遍存在的DK重排(DK rearrangement)现象.基于网翅蝗科已报道物种线粒体全基因组构建的NJ树和BI树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其中土库曼蝗与16种网翅蝗亚科(Arcypterinae)蝗虫聚为一支,并位于网翅蝗亚科最基部,其余6种竹蝗亚科(Ceracrinae)蝗虫聚为一支,暗示土库曼蝗是网翅蝗亚科中较古老的物种.本研究公布的土库曼蝗线粒体全基因组为土库曼蝗属(Ramburiella)中首次报道,为挖掘土库曼蝗属其他物种线粒体全基因组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参考.

    网翅蝗科土库曼蝗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

    基于ferritin纳米载体的抑制素α亚基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韩璐宋新辉徐佳寅张家宁...
    87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高效价和多动物适用性的抑制素α(inhibin α,INH-α)多克隆抗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INH-α物种同源保守性,并以pET-32α为骨架,构建INH-α和INH-α-Ferritin表达载体,原核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用于免疫日本大耳兔,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兔血清中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 INH-α和INH-α-Ferritin原核表达载体,在0.4 mmol/L IPTG、37 ℃诱导6 h的条件下,分别获得了 35 kDa和50 kDa包涵体形式的重组蛋白.通过免疫获得了高效价的兔抗多克隆抗体,INH-α-Ferritin抗血清效价达到1∶19 531 25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INH-α在哺乳动物间的同源性高、保守性强.本研究成功构建INH-α和INH-α-Ferritin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INH-α-Ferritin显著提高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提高哺乳动物家畜繁殖力的研究奠定基础.

    抑制素α生物信息学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LAD1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谭劲松熊黎张若兰孙姗...
    890-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揭示锚定细丝蛋白基因ladinin-1(LAD1)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对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发现L4D1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通过RT-qPCR验证LAD1在ESCC细胞系中的表达.收集31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AD1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LAD1与ESCC组织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siRNA敲低KYSE-30和KYSE-150细胞中LAD1的表达,通过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ESCC细胞功能的变化.通过UCSC和JASPAR数据库预测可能调控LAD1的上游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并通过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其在ESCC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最后采用RT-qPCR实验和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转录因子与LAD1的调控关系.结果显示,相比于HET-1A细胞,LAD1在KYSE-30和KYSE-150细胞中高表达(P<0.01或P<0.001),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AD1在ESCC中高表达,并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01).敲低LAD1能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或P<0.001).UCSC和JASPAR数据库预测结合RT-qPCR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推测KLF5、EHF、ELF3可能是L4D1的上游转录因子,利用RT-qPCR实验和双萤光素酶实验进一步验证,发现LAD1可能受到KLF5、EHF、ELF3的调控.本研究提示,L4D1在ESCC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联;敲低LAD1能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KLF5、EHF、ELF3是调节LAD1的上游转录因子.

    食管鳞癌ladinin-1(LAD1)增殖侵袭凋亡

    β-岚香酮酸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邹晨乔凤杰方淼高亚婷...
    907-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β-岚香酮酸(β-elemonic acid,β-EA)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CCK8法检测β-EA对人HCC细胞Huh7和PLC/PRF/5活力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TTC/7AAD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利用流式细胞周期检测β-岚香酮酸对HCC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 3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1、Cyclin B1的表达.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β-EA抑制H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通过构建H22皮下移植瘤模型,体内证实了 β-EA对HCC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β-EA能够显著抑制Huh7和PLC/PRF/5细胞活力,诱导HCC细胞凋亡和G2/M期细胞阻滞,上调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 3、BAX,下调抗凋亡蛋白Bc1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1、p-PI3K、p-AKT的表达.皮下移植瘤模型证实β-EA能够有效降低瘤重、瘤体积和Ki67的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β-EA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HCC细胞凋亡和G2/M期细胞阻滞.

    肝细胞癌β-岚香酮酸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

    新疆家蚕抗菌肽靶向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常英豪潘彦竹王子烨赵创...
    925-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CEC)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但缺乏靶向性,难以将药物精确地输送到肿瘤部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基于金属有机框架ZIF-8制备了 一种新型叶酸官能化FA-ZIF-8@CEC纳米颗粒作为宫颈癌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氢谱、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等表征结果证明成功制备了FA-ZIF-8@CEC纳米颗粒.MTT结果显示,与游离CEC和ZIF-8@CEC相比,FA-ZIF-8@CEC在HeLa细胞中表现出更好的抗宫颈癌效果.本研究结果说明叶酸官能化的FA-ZIF-8@CEC纳米药物在宫颈癌靶向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肿瘤靶向药物抗菌肽金属有机框架叶酸

    征稿启事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