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结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张幼启

月刊

1002-848X

010-68362261 88375434

100044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

建筑结构/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面向全国建筑工程界的科技刊物,是我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和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建筑结构》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繁荣建筑科学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以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信息资料性为特色,是我国建筑结构、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份重要刊物。主要报道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工程抗震与振动、地基与基础、结构理论与设计、计算机应用、房屋改造与加固、工程事故分析、建筑结构防灾、新材料应用、工程测试、结构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其它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科研和生产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和工程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州白云站高架层组合楼盖人致振动及车致振动舒适度研究

    鲍华唐俊跃丁然熊学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白云站铁路站房高架候车层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最大跨度为28.5m.针对其振动舒适度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高架层人行激励和承轨层列车激励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响应.人致振动研究考虑了多种行走激励,对结构施加固定单人步行、移动单人步行、随机多人步行和固定多人步行等工况,分析其振动舒适度.车致振动研究采用一种简化的列车荷载模型模拟列车激励,研究了列车行驶速度、行驶位置以及列车激励同人行激励耦合对高架层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机多人步行方法和考虑荷载折减的固定多人步行方法较适合模拟实际人群荷载;列车激励对高架层组合楼盖峰值加速度的影响不可忽略,应通过整体分析进行考虑;各人行激励工况以及列车激励同人行激励耦合工况下的结构振动舒适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广州白云站大型铁路站房结构振动舒适度人行激励列车激励大跨组合楼盖

    2023年《建筑结构》大事记

    9页

    大跨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李永振陈齐曾晗潘毅...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跨度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粘结性能,以确定工程设计用的纵向剪切极限应力设计值,开展了 6m足尺构件的受弯试验.试验共设计了两组试件,压型钢板的厚度分别为0.88mm和1.13mm,楼板跨度净距为6m.每组试件均由1个静载大跨度试件、2个动载大跨度试件和1个静载短跨度试件组成,并基于欧洲规范计算了每个试件的纵向剪切极限应力设计值.结果显示,循环荷载疲劳动态加载不影响组合楼板的最终承载力和破坏模态.压型钢板的厚度对纵向剪切承载力影响较大,且纵向剪切极限应力设计值的提高幅度大于压型钢板厚度的增加比例.1.13mm厚度的压型钢板相较于0.88mm的压型钢板,厚度增加28%,纵向剪切承载力提高约60%.考虑支座摩擦力影响,基于试验得到的纵向剪切极限应力设计值会减少7%~10%.得到的纵向剪切极限应力设计值可用于跨度为6m及以内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剪切粘结承载力设计.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粘结性能部分剪切粘结法纵向剪切极限应力设计值

    叠加空腹桁架的钢-钢骨混凝土组合转换桁架设计分析与监测

    骆顺心李四祥呼峰陈洲...
    18-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上弦为钢骨构件、腹杆及下弦为型钢的钢-钢骨混凝土组合转换桁架结构,采用PKPM软件对组合转换桁架和其上空腹桁架进行了多个整体模型的弹性对比分析及静力推覆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模拟方式、楼面板刚度模拟方式、混凝土空腹桁架构件徐变、中大震下出铰情况对转换桁架和空腹桁架分担的转换荷载计算值均有较大影响,相关因素应予包络、准确地考虑.对多个子结构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应明晰各子结构在整体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各子结构在相关因素变动情况下的定量变化情况,以保证各子结构性能稳定性和整体结构的安全.工程施工阶段监测表明,叠加空腹桁架的组合转换桁架结构变形及构件应变基本与设计预期相符,转换结构安全合理.

    钢-钢骨混凝土组合转换桁架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组合结构

    开槽侧板加强型连接梁柱节点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张旺王岩刘红波熊清清...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侧板加强型节点的抗连续倒塌性能,提出了一种开槽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节点形式.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了新型节点子结构的破坏模式、竖向抗力发展机制、应变分布、延性水平和动力承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钢梁翼缘在盖板附近首先开裂并向腹板外排螺栓中部延伸贯穿,导致竖向承载力快速下降为峰值荷载的20%左右.相比传统侧板加强型和圆弧扩盖板型梁柱节点,新型节点的峰值承载力分别提高了 62.1%和19.6%,塑性弦转角分别提高了 203.6%和25.8%.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试件的断裂路径发展过程,进一步地通过参数化分析发现:扩大过焊孔构造对改善峰值后塑性弦转角及残余强度提升无明显作用;随着螺栓群远离钢梁翼缘起始断裂位置,最小残余强度比不断增大,但峰值后塑性弦转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螺栓群内移45mm时,峰值后塑性弦转角及最小残余强度比分别达到0.149rad和0.88,提高了 38.2%和200.8%.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梁柱节点抗连续倒塌性能延性评估参数化分析

    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柱压弯扭复合作用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彭佳豪赖成火盛叶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轴压比(n)、弯扭比(γ)为变化参数,开展了四根圆形和四根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扭复合作用下的试验,对不同轴压比和弯扭比参数下各构件的扭矩-转角曲线、扭矩-剪应变曲线、破坏模态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轴压比一定的情况下,弯扭比较大时,构件以受弯为主,破坏模式接近"弯型破坏";弯扭比较小时,构件以绕构件中心扭转为主,破坏模式接近"扭型破坏".抗扭承载力随着轴压比增加而提高;在γ=2.80时,当n=0.00增大至n=0.11时,圆形和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抗扭承载力分别提高23%和53%,增大到n=0.22时,圆形和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抗扭承载力分别提高了 23%和99%;抗扭承载力随着弯扭比增加而降低,其中γ=0.90增大至γ=2.80时,圆形和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抗扭承载力分别下降了 46%和51%.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压弯扭构件的扭矩-转角全过程关系曲线及破坏模态进行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钢管混凝土柱压弯扭轴压比弯扭比力学性能

    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力学性能研究

    孔庆钊李杨邢万里袁程...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索双组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范畴,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单跨双面组合作用梁试验进行了仿真模拟,进一步揭示了其受力破坏机理,然后提出将双面组合作用梁与波形钢腹板相结合的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最后采用有限元模拟和理论计算的方式对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进行变参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在抗弯承载力、刚度和塑性转动性能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提出的刚度衰减曲线可有效反映结构刚度随加载进程的衰减变化情况;在试验中,利用结构刚度半衰期法可快速判定结构的屈服点;H型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各项力学指标均较差,不适宜工程应用;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鲁棒性相对较好,而平腹板组合梁的鲁棒性较差.

    组合结构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承载力刚度鲁棒性

    竖转法在超大悬挑巨型带肋空间折板网格结构安装中的应用

    贾新卷张在晨莫海钊赵绪华...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新足球场是计划建设的国际顶级场馆,其钢罩棚最高点标高88.6m,悬挑最长91m,网格尺寸最大64m,为国内罕见的巨型带肋空间折板网格结构.基于项目钢罩棚的特点,创新性地引入桥梁竖转法思路,结合数值计算对竖转单元分组、竖转路径选择、提升架布置等核心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对竖转施工中关键工序的变形及内力进行分析,以全面验证方案的可实施性.结果表明:针对巨型带肋空间折板网格结构,采用三榀分组,将转铰布置于上拉力环杆件节点连接处,并设置提升架于场心的整体方案是可行的.相较于传统安装方法,竖转法在施工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广州新足球场竖转法空间折板网格结构超大悬挑钢结构安装

    可控转角摩擦型铰节点滞回耗能研究

    赵鹏左龙杜洋
    53-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可控转角摩擦型铰节点,介绍了该节点的构造.利用既有试验对有限元软件ABAQUS模型材料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建立25个不同参数的节点模型,探究螺栓预紧力、拼板间摩擦系数、梁固定端距销轴轴心距离、梁连接端肋板厚度、梁连接端肋板外伸长度、节点处肋板厚度、节点处肋板外伸长度共7个变化参数对节点滞回耗能的影响.通过拟合获得的数据,建立了节点摩擦反力提高系数与摩擦系数、节点安全储备系数与摩擦系数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当节点转角大于设定转角后,节点产生的限位接触使节点反力大幅增加,实现限制节点转角的目的;摩擦系数在0.35左右耗能最大;在节点转角小于设定转角时,滑动摩擦反力与螺栓预紧力的比值约等于摩擦系数;节点最终破坏的总耗能随螺栓预紧力的增加而增大;螺栓预紧力超过规范规定的设计值时,对节点的累积耗能提高程度不明显;梁固定端距销轴轴心距离在梁高的0.95至2倍时耗能最佳;梁固定端距销轴轴心距离过大时,将降低节点的极限反力;梁连接端肋板厚度、梁连接端肋板外伸长度、节点处肋板厚度和节点处肋板外伸长度对节点滞回性能影响不显著.

    钢结构节点可控转角滞回耗能摩擦型铰节点

    细长焊接圆钢管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研究

    林冰张志超张淏丛峻...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细长焊接圆钢管轴压稳定性能,对30根试件进了轴压试验,分析了试件失稳变形的特征,比较了试件的稳定系数与我国规范中稳定曲线的关系,并考虑钢管几何初始缺陷和残余应力对其稳定承载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表明:细长焊接圆钢管的几何初始缺陷具有较大离散性,与我国规范规定值不同,正则化长细比在1.0~1.3区间时,试验得到的稳定系数低于规范值,最大相差-24.4%;几何初始缺陷小于1/500杆长时,可采用规范值进行设计;而几何初始缺陷大于1/500杆长时,建议重新制定压杆曲线.最后,给出了细长焊接圆钢管在8种初始缺陷下的压杆稳定曲线.

    细长焊接圆钢管稳定系数轴压试验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