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

魏星

双月刊

1674-6635

atd@cadg.cn

010-57368778 68322631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中国建筑设计集团

建筑技艺/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ique
查看更多>>《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本刊编委会由建筑设计界的专家及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组成,编委会主任由崔愷设计大师担任,并得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团体的支持。 应2008年底编委会的提议,本刊于2009年4月更名为《建筑技艺》,简称AT。《建筑技艺》秉承过往特色,以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为办刊宗旨,全面报道国内外精彩新锐的建筑设计实例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及建筑技术,强调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的配合,突出节点细部构造、实施技术等。 主要栏目:名师档案、主题建筑、技术专栏、人物专访、建筑与文化、产品速递等。 读者对象:建筑师、房地产商、结构工程师、科研管理人员、大中院校教师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居住的灵活性——西班牙公共住房的一种转变

    张映乐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往住宅范式难以适应日渐复杂的建设环境和愈加多元的居住需求,西班牙公共住房自20世纪末出现对于灵活性的探索.新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关联,有限场地内的公共区域、社群文化,以及室内空间与功能的对应等问题,促使建筑师寻找更加多元和宽容的居住模式.通过对重点案例的设计解析,从时间、场所和功能布局三个方面讨论西班牙当代公共住宅"灵活性"设计的产生原因和具体方法,以期为面向高品质转变的中国公共住房建设提供参考.

    西班牙公共住房居住模式灵活性

    衢州礼贤未来社区商品房

    吴轩唐灿东张春莲
    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浙江"未来社区"实践对居住区模式和规则的反思和创新推动下,衢州礼贤未来社区商品房通过重塑庭院空间、强化人群混住,以开放的边界,构建面对城市、社区和组团的三层公共交往空间,旨在重拾居住与城市文脉和街区生活的关联.

    未来社区开放边界混合居住模式

    掰开的公寓——南京未来科技城人才公寓

    荣朝晖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未来科技城人才公寓位于新城区高效的格网规划之中,面对单一的功能及规整的地块条件,建筑师通过"掰开"的设计手法,创造了顺应地块走向的体块及扭转的体块,带来两种不同的韵律,既将剖面呈现给城市,又丰富了内部空间使用方式,通过表皮秩序的断裂和局部的混乱为空间带来活力与趣味.

    公寓体块拆分扭转立面设计空间活力垂直街道

    地方更新——奉浦小学

    冯路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奉浦小学处于一个从边缘工业区向新城区快速转变的地方.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人们面对着地方记忆和认知的重写,而现代技术机制往往成为去地方化和时空透明化的工具.面对着场地历史的续写,奉浦小学设计显示了建筑师如何理解正在转变之中的郊区新城的复杂地方性,以及如何看待校园内的日常生活环境.

    技术机制透明超透明

    从城市空间和教育需求出发的校园设计策略——以深圳市海天学校设计为例

    王思文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建设密度的增大使城市空间与校园边界的关系愈发紧密,教育需求的多元使学习空间模式必须发生转变.通过海天学校的设计实践,探讨从外部的城市关系到内在的教育需求变化对校园建筑设计的影响及相应策略.

    城市设计教育需求院落式组团学习社区一体交通

    基于光舒适的徐州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天然采光研究

    段忠诚陈文文曹杰姚刚...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徐州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测量,并基于斯维尔Dali2023对基础因素、遮阳措施及导光措施影响因子进行模拟及优化设计改造,旨在使改造后的采光系数DF平均值保持在舒适范围内,明显改善室内光环境.

    光舒适阅览空间天然采光人工天穹

    功能混合型街区设计浅析——以雄安容东金湖未来城五标段为例

    赵园生韩高峰徐建勤肖涌锋...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功能单—型社区开始难以满足需要,有着更强包容性的功能混合型街区应运而生.雄安容东金湖未来城五标段设计从功能混合型社区的概念及特点入手,通过功能组织、空间布局、贴线率控制等手段,塑造城市形态及交通组织,为混合型街区设计提供参考.

    雄安容东片区功能混合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