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师
建筑师

黄居正

双月刊

1001-6740

010-58933828 58934821

100037

北京三里河路9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师/
查看更多>>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 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景观作为缝合都市与建筑的动态模型——斯坦·艾伦访谈

    孙志健斯坦·艾伦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访谈由斯坦·艾伦对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研究引入到对景观在建筑与城市学之间关系的探讨,由此展开他近年关注的基础设施都市主义、地景建筑和场域建筑的理念,使景观成为衔接建筑与城市学的动态模型,同时结合当代城市复杂性和景观都市主义折射出的问题,提出将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宏观框架而建筑实体在这片场域中自然生长的设计理念.

    景观基础设施场域城市性实体

    篠原一男的反美学建筑实践研究

    王发堂唐铭陈铭王荷池...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日本建筑大师篠原一男的建筑反美学倾向进行了研究.首先讨论了篠原的整个建筑思想核心所在,正是因为关注核心而忽视造型美观问题.其次讨论了篠原五个时期样式发展内在脉络.上述两条分别构成反美学倾向的基础与逻辑展开过程.最后,本文讨论了篠原建筑理论中反美学困境:反物质理论的精神化与城市混沌理论的建筑化.

    篠原一男反美学困境反物质化混沌

    我的"笔耕五项"

    侯幼彬
    108-116页

    重新揭示建筑意义的潜在维度:《分裂的再现时代中的建筑》与达利伯·韦瑟利的建筑现象学——阐释学思想

    何星宇王凯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达利伯·韦瑟利唯一的专著《分裂的再现时代中的建筑》为线索,评述他的建筑现象学—阐释学思想的内容、背景和瑕瑜.他从建筑再现和其在现代性之下面临的意义交流的危机出发,用现象学和阐释学哲学视角揭示了建筑再现交流所依赖的潜在维度和它的历史转变,并提出基于"碎片"和"诗学"的出路.他对建筑危机的讨论是1970 年代英国反思现代主义浪潮的一部分和延续.对危机的关切使他的思想比其他的建筑现象学更广博深厚,为体验问题提供了公共和历史基础.韦瑟利对建筑意义潜在维度的重新发掘展现了"再现"的危机在认识论和历史叙事上的两种层次,既是了解欧洲建筑文化精神内核的捷径,也为建筑实践提供了更加公共的价值取向.

    达利伯·韦瑟利建筑现象学阐释学建筑再现现代性危机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古建保护教育先行者臧尔忠

    杨一帆齐莹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臧尔忠先生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今北京建筑大学)执教四十载,融会建筑历史研究成果和古建保护实践经验,倾毕生所学投身建筑历史研究和古建筑保护教育.在中国建筑构造教学、文物建筑保护人才培养和古建筑保护工程实践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不仅是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保护教育的奠基者和引路人,也是我国历史建筑学者风范的代表.借他一百周年诞辰之际,本文通过梳理他的生平履历,回顾他的学术成就及对学科及行业的贡献,重新思考和自省建筑遗产保护教育者及实践者的责任和使命.

    臧尔忠古建筑保护文物建筑保护教育古建筑测绘

    空间与点穴——读《禅:通往心灵之路》及牧溪的《六柿图》

    方振宁
    131-135页

    31.波尔图圣本笃地铁站:无柱的站台

    张路峰
    136-137页

    32.毕尔巴鄂地铁站:悬挂的站厅

    张路峰
    138-139页

    厚植传统文化、面向未来创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近期竞赛获奖展示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