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师
建筑师

黄居正

双月刊

1001-6740

010-58933828 58934821

100037

北京三里河路9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师/
查看更多>>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 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学科视野下的城市设计——向丹尼斯·斯科特·布朗学习

    程世丹杨昕蓓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尼斯·斯科特·布朗作为现代城市设计领域的杰出学者和实践者,以其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和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而闻名.本文通过回顾她的研究项目、学术著述和职业实践,分析其跨学科城市设计思想与方法,厘清布朗的学术贡献,并试图从中汲取启发,丰富我们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和实践,创造出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丹尼斯·斯科特·布朗城市设计跨学科城市形态象征主义社会规划

    控制、设计、统筹、中介——基于社会网络的《工程做法》大木作要素研究

    李东祖曹鹏徐苏斌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工部《工程做法》作为清代官式建筑范式源本,是解读木大作设计原法的根本.但由于传统分析方法难以理清其记载的各构件尺寸之间的庞杂关系,故本文首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其卷一大木范式的节点与关系并以此构建出大木作尺寸关系网络,科学量化分析网络整体特征,以中心度指标分析各尺寸于关系网络中的联系与作用,探究出籍本暗含的尺寸灵活特性,总结并阐释其中具备控制、设计、统筹、中介属性的四类要素,并提出清代官式建筑大木作尺寸"变化"及尺寸间"权衡"的思考.以期挖掘清代官式建筑大木作设计原法,科学修正长期以来程式化与标准化的清代官式建筑认知,并为同类古代文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创新思路,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传承表达贡献力量.

    社会网络分析清代官式建筑大木作《工程做法》要素尺寸设计

    哈桑·法赛建筑气候设计思想与实践范型

    潘勇杰张彤朱元祥
    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地区建筑师"的代表,致力于以低成本方案营造符合地区经济并提升生活质量的本土化环境.他通过对乡土建筑气候调适路径的科学评估和要素分离,以建筑构形而不只是依赖动力设备来调适气候与身体之间的平衡,探索出一条兼顾舒适和现代的埃及建筑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对哈桑·法赛建筑气候设计思想和实践的考证,以其设计中三个常见的乡土范型为线索,揭示其形式操作背后的在地智慧和技术逻辑;以此对当代绿色建筑发展地域化转向下建筑形式生成的范式、技术与方法提供借鉴.

    乡土建筑哈桑·法赛建筑气候设计捕风塔遮阳窗拱顶与圆顶

    基于风压通风的建筑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研究

    张军学吴国栋韩冬辰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风压通风既有研究为基础,对惯用的浅进深平面建筑形态提出优化建议,以应对城市弱风环境或空旷区域强风.提出负风压通风的机制,总结建筑侧面及屋顶负风压驱动空气流动的应用场景、空间形态和气流组织策略,将风压通风使用范围拓展至大进深平面.结合计算机模拟和案例佐证,为建筑空间组织和形态设计赋予空气动力逻辑.

    风压通风设计空间形态优化平面进深正风压通风负风压通风

    东北地区教育建筑天然采光设计机制和优化策略研究

    刘万里张伶伶王哲民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东北地区教育建筑冬季严重眩光和照度不足的双重问题,从探索典型教室空间天然光分布特点入手,分析采光设计机制,通过实地观察监测和静态、动态模拟比较分析,提出了界面柔光、构件导光和腔体补光三种采光优化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设计应用和建成后的监测评估,形成了对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方法探索和理念创新.

    东北地区教育建筑天然采光界面柔光构件导光腔体补光

    权威之下何以创新——职业视角下的巴黎美术学院(二):制度机制与改革

    魏筱丽罗薇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关键历史节点为框架,从皇家建筑学院时期到当今的国家高等建筑学院,梳理了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历史;通过建筑师职业视角,观察在历史上的法国社会、建筑教育领域与学校内部反映出的,可以容纳创新的灵活性;重新审视了学院派与现代建筑运动构成的二元范式;并分析了曾在巴黎美院体系院校中学习的我国近代建筑师各自的特点.

    巴黎美术学院法国建筑教育史中国近代建筑史虞炳烈林克明华揽洪刘既漂

    东北大学早期两阶段建筑学教育史略(1928-1956年)

    丁建华
    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东北大学为例,以时间主线,通过档案文献考证、东大建筑学人口述和访谈等方式,力求系统且客观地梳理和考证东大早期建筑学的办学沿革、内涵、特色和阶段贡献等,以期补充我国近代建筑和建筑教育发展的一块重要拼图.

    东北大学建筑学早期两阶段办学教育教学考证

    综合与协调——杨廷宝东北大学北陵校址空间规划的形成与解析

    丁建华吴颖怡郭梦锦孟臻...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杨廷宝主持设计的东北大学北陵校址为研究对象,以综合和协调的视角,尝试从依址谋划、十轴建序、场院成组和折中立貌四个维度,探索性地解析杨廷宝东大北陵校址的规划设计逻辑、策略及其致因,旨在对杨廷宝经典校园规划实践及其规划策略的解构与考证,以及对未来高校校园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引证和案例样本.

    杨廷宝东北大学北陵校址综合和协调空间规划解构与考证

    "他山之石"——评夏南悉《蒙元时代的中国建筑》

    陈未李淏嘉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南悉是美国建筑史学界研究中国及东亚建筑史的著名学者,本文对其最新专著《蒙元时代的中国建筑》章节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并讨论了该书主要特色和逻辑结构.结合美国当代学者对于夏南悉研究成果的评论,分析了该书及其夏南悉有关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的作用与价值.

    夏南悉《蒙元时代的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史研究

    新宿住友大厦改造:私有空间公共化

    张路峰
    154-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