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家宝

月刊

1673-1395

xb_skb@yangtzeu.edu.cn

0716-8060802

434023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郑光凤柳剑平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基于中国城市 2011~2021 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状况,再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空间效应与异质性。研究发现:(1)城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不断提高;(2)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呈现边际报酬递增趋势;(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了本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临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制约作用;(4)相比外围城市、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中心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视域下守正创新的核心要义与重要意义

    崔发展李彤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守正创新不仅是创新发展文化的方法原则,更是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与科学行动指南。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维度对守正创新的核心要义、重要意义作深入具体的考察,加强学理性阐释与整体性研究,阐释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重要意义,能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引,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守正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行为准则的主体间不一致性——精致利己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及其德育启示

    吴漾赵志坚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精致利己主义现象引发了公众乃至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当前大部分研究者均强调精致利己主义观念中追求高效工具理性,将手段与目的分离的精致,以及在行为目的上的利己两个要素,并以此讨论精致利己主义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准确界定精致利己主义,还需引入第三个要素——行为准则的主体间不一致性。该要素对于区分精致利己主义与理性经济人十分关键,也能为精致利己主义的虚伪性、欺骗性提供一种结构性的解释。有效应对精致利己主义对于高校德育的挑战,不能仅仅局限于反击其行为目标的利己性与行为策略的精致性,而应当从理性说服与情感熏陶等角度入手,破除行为准则的主体间不一致性对德育目标的侵蚀。

    精致利己主义主体间不一致性工具理性德育

    建构中国当代底层叙事的物质性维度

    王昌凤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底层写作到底层叙事概念内涵的变化,底层从一个事实性存在转变成一个事件性存在。底层叙事中人与物的分离书写,以及由虚构性生产导致的虚假性认同和由现实性忠诚导致的想象阉割,限制了它在接受中的积极认同。物性书写的匮乏与超越性存在的缺失,是底层叙事在创作上的局限。对底层叙事的主体性、当下性和永恒性三个问题的追问,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叙事还原为物、忠实于物和开启于物的价值和意义。

    现实性虚构性物质性底层写作底层叙事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周家洪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和文明在产生时间、内容、教化者传播的方式方法,受众接受时的主观状态以及结果等方面存在区别。从产生的时间看,文化的产生远远早于文明。从内容看,文化是人类做的所有事情,文明是文化中人类能够证明其是真理或者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部分。从教化者传播的方式方法看,文化以说理、宣传、艺术作品感染等温和的方式方法为主,偶有暴力、欺诈、诱骗等方式方法;文明只有以说理、宣传、艺术作品感染等温和的方式方法,没有暴力、欺诈、诱骗等方式方法。从受众接受时的主观状态看,很多甚至绝大多数受众接受文化时并未理解,只是采取从众的行为;受众接受文明时则从一开始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接受。从结果看,文化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路径;文明则创造人类社会的各种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路径。

    文化文明区别

    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培育

    刘春丽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学术期刊与新兴技术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编辑是学术期刊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下急需转型发展。针对编辑工作内容出现变化、创新思维不足、角色定位有偏差、编辑培养机制落后等诸多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编辑的创新思维,推动和完善编辑角色的新定位,加强团队建设,完善编辑培养考核体系和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等转型路径,才能使编辑成为"一专多能"的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和学术期刊转型升级的引领者。

    融媒体编辑转型培育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思路——评李根亮著《<红楼梦>阅读史》

    李忆农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