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合肥市医疗街人性化设计满意度研究

    汝文欣刘阳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医疗街的发展与完善,如何进行医疗街的人性化设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合肥市3所典型性医疗街为研究样本,选取了影响医疗街人性化设计的18个指标,在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6个公共因子,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效率因子、氛围因子、物理因子、安全因子、舒适因子、便利因子,并从这6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

    医疗街人性化满意度设计策略

    "黎阳in巷"广场空间停留行为与空间要素相关性研究

    吴严锦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既有文化商业街区广场空间中的行人作为研究对象,在行为观察及其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把握行人在文化商业街区广场中的行动特征及广场空间的物质环境要素.分析广场场所空间特征,并通过对核密度图像的分析,全面地把握文化商业街区广场空间中行人的停留特征.进而总结出文化商业街区广场空间物质环境要素与人的行为特征的关联性,并提出既有的空间提升建议.

    空间要素停留特征行为观察空间品质提升

    21世纪初以来国内老旧小区改造文献综述研究——基于Citespace软件运用

    赵小龙张佳雯高辉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提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文章基于建筑学科范畴,通过梳理21世纪初以来老旧小区改造相关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可视化图谱,并从旧城更新、社区更新、社区养老三个不同视角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评述,旨在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老旧小区改造更新文献综述Citespace

    基于空间句法的换乘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适用性研究

    蔡雨杉陈莹泽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换乘空间作为高铁客运枢纽最重要的场所,起着疏导旅客进行人流交换,创造安全便捷的流动空间的作用,良好的可达性可提升旅客的换乘效率和出行体验.近年来,空间句法理论被逐渐运用在交通建筑换乘空间的可达性研究中,文章将建立基于空间句法和实际调查结合的换乘空间可达性分析模型,并以武汉站换乘空间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从而对这类以"上进下出"为客流组织的大型高铁站换乘空间的可达性的研究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空间句法视域分析法可达性分析换乘空间

    叙事主导的太湖三山岛滨水聚落认知与组构

    江俊杰薛佳薇蔡彩红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山岛是太湖流域集景观、生活、生产于一身的滨水聚落,为保护并发扬其遗世独立、安静祥和之特色,文章以叙事理论来认知三山岛滨水聚落及其人文历史脉络,通过叙事素材体验、空间-事件要素梳理等基础步骤,从历史文化、宗族祠堂、仪式信仰、滨水生活、自然人文五种叙事空间类型出发,认知滨水聚落空间社会文化性并探寻其构成机制,为如何在新时代城镇化语境下保护、传承与发展滨水聚落提供借鉴.

    太湖三山岛滨水聚落叙事理论叙事空间

    从"二战"后现代性的角度谈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变化

    熊波郭卫宏刘骁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关于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展开论述,通过对其建筑创作历程和建筑思想的分析,对"二战"后现代建筑的发展状况的回溯,从现代性和地域传统之间关系的角度,研究总结建筑师柯布西耶的建筑与城市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对其思想的变化进行总结,为当前中国的现代建筑发展和理论思考提供参考价值.

    勒·柯布西耶现代性地域传统建筑思想设计方法

    普通本科高校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曹稳张琴义吴伟东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9所开设建筑学专业的普通高校进行调研,以研究建筑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首先,对师资进行分析,研究了专业教师的性别和学历构成;其次,通过对各学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了设计类课程的安排,并对教师数量和安排课程进行回归分析;最后,结合问卷调查对主要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效果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本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师资严重短缺,平均每校不足8人;开设课程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专业教师,每增设1门设计课程至少要增加2名专业教师;主要教学模式的效果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直接传授、分组讨论、智慧课堂.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普通高校

    大思政格局下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

    叶萃萃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家推行课堂思政建设全覆盖的态势,领会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分析室内设计课程融入思政的必要性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理清室内设计课程结合思政的具体思路,从社会时政、学科发展史、设计题材、工匠精神等方面入手寻求思政元素,让思政元素贯穿到室内设计的课程体系中去.同时,探索室内设计课程的设计实践和设计评价的思政育人内容,完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的融合,以期为国家培育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过硬本领、有品德修为的高质量室内设计人才.

    思政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对策

    以文化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模式探究

    张子岩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行以及中国乡村的发展,以何种发展模式实现乡村的振兴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选取文化导向为切入点,首先阐述了西方国家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其次探讨了文化、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并重点归纳出以文化为导向的乡村振兴(CRR)模式的三要素:乡村历史建筑、乡村节日活动与乡村景观;最后,对CRR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辨析与总结.

    文化乡村振兴乡村建筑乡村景观

    区位空间审视下的城市设计路径探讨

    陈婧淑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而区位论则是反映人与空间中各种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为达到某一行为该如何正确高效地选择合适的区位,这就是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城市设计中,对区位的审视与分析古已有之,已然成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区位的审视具体应该审视什么、把握什么以及如何审视才能使得区位于城市设计而言不止是徒有其表的"分析套路",而是真正有益于设计的点睛之笔.文章以《安徽池杉生态湿地公园门景建筑创作城市设计》为例,力求探讨区位空间审视下的城市设计路径,旨在使得设计彰显意象特质,突出城市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区位论区位空间审视城市设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