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旅游文化意象下山东省城市旅游导向系统研究

    薛凯高敏曹时语
    20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行业发展往往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当地旅游文化的挖掘,文章针对山东省城市旅游资源利用旅游文化分区、旅游目的地意象,挖掘省内不同的文化特色,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将山东省划分为黄色历史文化旅游区、蓝色海洋文化旅游区、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区三个旅游区域,并在区内形成山东省城市旅游文化意象.构建山东省省域、区域及市域三个层次的城市旅游导向系统,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服务,以及铁路、公路及航空交通信息流动,实现旅游文化意象与现实物质空间的联系,提升旅游品质.

    旅游文化意象山东省区域旅游旅游导向系统

    基于使用者行为模式与空间功能的高校图书馆研究——以郑州大学图书馆为例

    刘娇陈伟莹
    21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高校图书馆中使用者获取知识途径的多样化直接推动着图书馆的服务升级与其建筑空间设计.文章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的方法,从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与功能需求切入,研究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学习空间并对郑州大学图书馆进行分析与改造,强调个人空间的伸缩,交流空间的拓展以及信息共享空间的升级,为高校图书馆使用者提供更为完善、舒适、便捷的学习空间,成为师生青睐的教学与学习中心.

    高校图书馆行为模式学习空间空间改造

    通学径,少年游——基于GPS技术的儿童友好型城市通学路径改造

    杨慧耿洁慧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学路径是小学生户外活动的主要停留空间,通学路径上的时空行为反映了"家""校""城"三个层面的关联以及儿童背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关注,而且作为儿童最经常利用的生活空间,其构建对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GPS技术,以济南市古城片区内三所小学为例,进行通学路径的分析与改造,并从路线、核心空间、管理策略三个方面提出其改造措施,对我国典型城市空间儿童友好通学路径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学路径儿童友好型空间改造GPS济南市古城片区

    基于柔性模板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薄壳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探索

    熊璐张红霞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薄壳作轻盈有力,是一种非常节材的混凝土结构,具备巨大的低碳建造潜力,它虽曾经在建筑史上扮演过辉煌的角色,但当前鲜有建筑师在工程实践中采用混凝土薄壳.文章从建筑师视角,将柔性模板作为建造技术突破点,探索该技术在大规模定制混凝土薄壳预制装配方面的应用,初步验证在计算化设计与数字建筑技术的辅助下,建筑师可以在设计阶段突破专业分工壁垒,整合结构工程专业知识,实现设计方法的创新.

    混凝土薄壳柔性模板计算化设计数字化建造预制装配

    "中外建筑简史"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郎亮范熙晅于辉
    21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新视角.探讨人文社会通识课程"中外建筑简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方法,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三方面总结建设特色,由此形成的课程教学模式及育人方式可为其他通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示范与借鉴.

    中外建筑简史课程思政通识课程课程育人

    突显专业特色的专业英语课程课堂展示实践研究——以建筑学本科专业英语课程为例

    黄磊张颖王琰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因其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效果,课堂展示这一方法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于教学中.在以"听-说-读-写"四位为一体的英语教学中,课堂展示的意义更为重要.文章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专业项目,完整地梳理了课堂展示在建筑学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实践应用过程,运用具体案例分析了课堂展示的每个过程,并提出改进思路,总结出更适合于建筑学专业的课堂展示方法.

    建筑专业课堂展示专业英语

    天然光对中西方建筑空间环境氛围营造的影响

    孙冰曹犇王巍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探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对天然光的使用方式,知晓人们通过改变建筑朝向、位置、尺度、界面等因素利用天然光塑造空间形态的方法,探索天然光在表达空间特点、反映空间属性和营造空间氛围等方面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天然光对中国传统建筑室外空间布局和环境氛围的塑造以及天然光对西方建筑秩序和艺术效果的强化.通过比较,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在利用天然光营造建筑室内环境气氛时的不同手法和方式,结合案例简述了东西方文化通过结合天然光与建筑做法来营造专属光环境氛围的设计思想.

    天然采光建筑空间空间氛围环境塑形

    原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主楼)加固修缮工程

    王真真周琦
    22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主楼)是中国最早的议会建筑之一,在设计、建造上均具有开创性.文章针对该历史建筑的加固修缮工程,阐述了中国近代建筑保护修缮的思路、方法及原则.

    中国近代建筑加固修缮原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

    福建永泰青石寨的空间形态分析

    黄惠颖
    226-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福建的传统防御性民居——庄寨,庄寨具有独特的空间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从建筑特征、平面布局、防御体系三方面介绍了青石寨的建筑概况,并对青石寨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展示了其独有的建筑魅力.

    永泰庄寨青石寨空间形态

    宗族式石头群落——河北井陉于家国家传统村落空间解析

    魏广龙王瑞琦
    22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陉县于家村作为河北省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其独特风貌值得被世人铭记.文章对于家石头村的历史沿革,村落的空间布局和街巷公共空间的特色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它有着南方宗族式村落的完整性和完美度,也有着北方宗族式传统村落的独特性.文章以石材的建筑特色作为切入点,将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同时也将石窑的建造过程进行详尽梳理,最后针对于家村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意见.

    空间布局街巷空间建筑特色建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