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OD模式下百山祖国家公园既有建筑更新研究

    栾清扬王雷黎冰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以下简称EOD模式)是近年来政策密集、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发展模式.文章以百山祖国家公园后广保护点(清凉亭)提升工程的建筑实践(以下简称清凉亭)为例,以EOD模式为核心理念,提出并探讨了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落实生态优先原则,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EOD模式下国家公园内既有建筑的更新提升策略,为今后自然保护地内既有建筑的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EOD模式国家公园平衡建筑既有建筑更新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老旧社区多代际共享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济南市王官庄小区为例

    邹天舒许员硕乔莉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大量老旧社区面临更新问题,在改善社区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确立并建设一种"老年友好型"的宜居社交环境.文章聚焦济南市市中区卧龙路王官庄社区,经实地调研、数据统计、Yaahp层次分析法的结果,提出"以多代际共享空间为核心的活力带构建",以多代际共享空间的建设,激活多元产业,同时实现多代际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与道路景观更新,塑造有人文特色与精神活力的新时代社区,为今后老旧社区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城市更新多代际社区共享空间社交需求

    北京胡同微更新轻介入和轻体系策略研究

    王天莲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旧城区改造这一话题始终伴随其中.据统计数据显示,北京越核心的区域房价越高,老旧社区越多,生活品质越低.这主要是因为北京作为七朝古都,东西城区遗留了大量胡同,建筑密度相对较低.这些胡同中的院落随着历史变迁大多数已经变成大杂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胡同地区披上绚烂外表的同时,也留下积重难返的问题.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旧城区的胡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追求.文章将从胡同改造现状切入,分析现有体系的不适应性及危害性,提出以"轻介入"的方式进行微更新,在建造方式上使用"轻体系"结构策略,为胡同空间改造和城市微更新提供新动力.

    胡同微更新轻介入轻体系

    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再更新建筑策划——《建筑策划与城市开发建设》课程实践

    马健吕东军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建筑学面临新的挑战,建筑教育亟须理论架构的创新.在本科生阶段,应该让学生学习建筑策划与后评估方法,充分进行真实案例调研和参与实践课题,有利于积累综合实战能力,缩小大学教育和产业实践之间的距离.建筑策划和后评估作为以问题为核心的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意识,培养具有全过程咨询业务能力的建筑师,也是建筑学专业新的机会点和创新生长点.

    城市更新建筑策划使用后评估

    类型学视角下的商埠区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王梦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商埠区建筑遗产的类型梳理,对商埠区建筑遗产再利用模式进行类型学划分,将之总结为博物馆化利用型、商业化利用型、文化创意利用型三大类,并进一步分析现有的再利用形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商埠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的设计策略,以期能为商埠区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商埠区类型学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最爱烟火气——南京市联珠集贸市场改造更新设计实践

    陈染韦岩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在我国城市建成区内,存在大量既有建筑与现有使用需求和当前安全标准存在差距,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彻底拆除新建,矛盾日渐突出.笔者在联珠集贸市场改造更新实践中,从消防安全、结构消险、环境提升等三个方面,展开了针对性的既有建筑改造研究.文章以本次设计实践为例,介绍了改造设计的技术路线,总结了改造前期评估分析的项目及分类方法.希望通过本次针灸式更新改造能够由点及面,带动整个城市片区的积极风貌.

    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改造设计

    "校园综合体"模式在用地制约下城区校园改扩建中的运用实践

    陈振达毛联平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比于在新开发的地块建设新校区,城区中老校区的改扩建更具有特殊性与挑战性.文章介绍了近期完成的"吴兴区第一中学改扩建项目",提出了如何采用集中高效的校园综合体模式来突破局限,对校园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以一种互联共赢的方式解决用地紧缺的问题,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建立一所多维度的富有现代感的绿色生态校园.

    校园综合体改扩建中学多维度

    明代福建三路海防体系建置沿革与空间分布特征

    庄海伦林志森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福建海防体系不仅是一个高效的沿海防御工事,同时也是支撑明代朝贡体系和商舶贸易体系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明代福建三路防区海防体系变革过程,论述从明初期洪武年间积极主动的海防政策,转向明中后期正统、嘉靖年间消极被动的海防政策,探究其转变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历史地理数据库探究转变过程中的空间格局变化.

    三路海防建置沿革空间特征

    浅谈净月潭水库的文物价值与修缮方案

    王亮武文璐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伪满时期,日本修建了长春市第一座为城区供水的水源地——净月潭水库.水库主要由土坝、溢洪道、放水塔及输水廊道等建筑组成.直到1962年,新立城水库建成后,净月潭才被改作辅助水源.净月潭水库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长春的近代发展中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净月潭水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值得对其进行保护.文章针对净月潭水库的文物现状,对建筑的修缮与保护进行探讨.

    近代建筑水库建筑建筑价值保护与修缮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战国古城遗址研究进程分析

    杜献宁王迪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文化强国战略提出后,近年来文化遗产之古城遗址的保护发展工作陆续推动,战国时期的许多古城址受到持续关注.以CNKI数据库中1956-2022年战国古城遗址相关的文献作为数据源,应用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探究我国战国古城遗址的研究进程,并按其发展阶段展开政策解读和文献述评.研究发现,我国战国古城遗址的研究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基础研究阶段(1956-1977年);(2)实践探索阶段(1978-2004年);(3)理论完善阶段(2005-2022年).

    战国时期古城遗址研究进程CiteSpace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