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咸镜道型朝鲜族民居显性及隐性空间演化机制

    全荣勋李明李浩颖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咸镜道型朝鲜族传统民居经过社会的发展变迁,在逐渐形成其独特空间形式的过程中产生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即显性表达和隐性表达.文章运用显性与隐性的双重思维,以咸镜道型朝鲜族民居作为载体,结合延边朝鲜族的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探讨民居空间形制与基本构成的显、隐性,通过剖析空间动态演变机制,得出空间的演变体系是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为咸镜道型朝鲜族民居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咸镜道型朝鲜族民居显性与隐性演化机制

    计划经济时代经历风雨的福州公共建筑

    王立煌林志森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计划经济推动下,福州公共建筑发展迅速,建筑风格多样.文章以福州市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时代背景、建筑风格的归纳,对这一时期福州公建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同时阐明福州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影响公共建筑发展的因素.

    计划经济公共建筑福州建筑

    南京高校近代教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王娟芬王桉陈宁静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高校中的近代教育建筑是南京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高校历史文化、人文艺术价值.文章通过调研南京地区高校近代教育建筑遗产的分布及现状情况,剖析现阶段这些建筑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可持续性的保护与利用建议.

    南京高校近代教育建筑保护利用

    BIM技术在明清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谭瑛子王鹤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明清古建筑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古建筑保护就是保护历史文化的载体.现阶段,明清古建筑存在残损比较严重、文字资料记载缺失、传统法式重建方法效率低等问题.针对明清古建筑遗址的保护已经趋于数字化.文章从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技术特点着手,阐述了它在保护和修缮明清古建筑过程中的作用、BIM技术与其他数字技术的结合优势,并列举BIM应用于古建筑保护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为我国明清古建筑保护行业提供一种更快速、便捷、可靠的新型方法.

    建筑信息模型(BIM)明清古建筑遗产保护数字技术

    基于沁河流域中砥洎城古堡空间的防御体系研究

    王秀秀
    203-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沁河是山西晋东南的母亲河,是山西第二大河流,地势北高南低,以山地为主,周边分布丘陵和河谷,砥洎城古堡建筑群就隐匿在这里.明朝末年,为了抵御流寇,砥洎城古堡依据自身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地修建了民用与军事双重功能的个性化堡寨空间.文章主要围绕砥洎城古堡为调研对象,从古堡地形选址、建筑特征、布局形式、防御体系、空间节点、多元文化等内容进行深层剖析,梳理出极具沁河古堡地域文化特征的聚落形态.

    沁河流域砥洎城防御体系特殊模块

    黔东土家族传统民居夏季热环境实测研究

    石勇美叶强高小飞唐漫...
    20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江口县云舍村典型土家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利用仪器在夏季典型时间进行室内热环境实测与分析,运用相关计算方法将实测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正常活动以及自然通风条件下,实测对象的热舒适度不满足Ⅰ级等级标准要求,热舒适度差,有待提高,居民会感到闷热.研究结果对传统民居改善被动式气候适应性特征以及节能改造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土家族传统民居热环境节能

    文化基因视角下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机制与实证研究

    宋祥张嫩江马成俊
    209-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乡村文化蕴含着历史发展的智慧,在我国当代社会文化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对传统乡村文化传承机制的解读是探索其传承路径的基础.文章结合文化基因理论,研究传统乡村文化基因的识别与遗传机制,并以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陕西袁家村作为实证案例,梳理袁家村的文化基因谱系,解读其代表性文化基因的传承特征.对于探索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路径,以及研究乡村文化与乡村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传统乡村文化文化基因传承机制袁家村

    "互联网+"时代下徽州古村落文化旅游开发——以黟县南屏村为例

    张闪闪黄逢春
    212-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州古村落是展示和传承古徽州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丰富的徽文化资源.文章以黟县南屏村为例,通过SWOT分析方法,探究南屏古村落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最后总结出"互联网+时代"下对黟县南屏村的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徽州古村落文化旅游开发互联网南屏

    历史街区中的城市记忆延续探究

    陈梦周
    21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是必不可少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历史街区的多重价值,并将其作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为确保历史街区中城市记忆的延续,需要尊重历史和文化,同时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既要保护历史街区中重点文保建筑和历史遗迹,也要关注那些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记忆场所,只有这样才能留下长期生活在此的居民,使城市记忆能够真正延续下去.

    城市记忆历史街区文脉生活方式

    基于CiteSpace的林盘近十年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

    曾骞惠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盘作为川西的一种传统复合型居住形态,近十年来,受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关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保护与研究.而基于文献计量方法来进行林盘相关的研究进展以及分析林盘近十年热点和研究趋势的研究尚未出现.文章以林盘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等知识图谱工具,对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林盘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合理的展望.

    林盘研究热点研究趋势CiteSpace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