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苏州地区文物建筑认领认养实践研究

    常曦雯施沁怡
    22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国内外文物建筑认领认养模式的探讨入手,包括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等国外模式以及中国广东省、山西省和浙江省等国内模式.在国内外各地区的认领认养模式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苏州的文物建筑认领认养的实践情况,总结基本内容,分析利用现状,进而指出现存问题和挑战局限,并提出相应优化意见,以指导后续发展.文章对文物建筑认领认养模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该模式,有助于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不断向世人展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时代价值.

    建筑遗产文物建筑认领认养遗产保护苏州

    浙江地区传统民居合院原型逻辑探究——以绍兴与衢州二地为例

    吴清纯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借助建筑学原型理论,运用类型学图解分析方法对区域内传统民居进行原型对比分析与归纳整理,解析目标区域范围内几种原型的历史、文化隐喻与其内在生长逻辑.回归原型之源,历史溯源及思辨上归于心理精神,自身情感不断激励创作与革新.作用于建筑层面,找寻乡土建筑发展中的永恒、共同性与重复性,论述衢州与绍兴二地合院原型产生的背景、内涵与地区建筑意义.

    浙江地区传统民居合院原型心理文化逻辑

    文化遗产教学中的社会调查与遗产再认识——以福州大学SRTP项目与毕业设计为例

    王琼
    226-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SRTP项目与毕业设计中的社会调查环节,以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与历史文化名村城村为研究对象,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在文化遗产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发现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会问题,如公众参与、保护模式、主体参与等等,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文化遗产保护的设计课程思考如何解决其中的某些社会问题,避免单纯从文化遗产本体出发的保护.

    文化遗产社会调查保护三坊七巷城村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花园文化发展探析——以住宅花园为视角

    刘竟竞汤湃
    22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英格兰地区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群体的住宅花园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探究英国花园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过程.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史料分析详细梳理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花园文化发展和住宅花园发展历程,并且以阳光港花园社区和伯恩维尔花园社区为例,深入探讨了住宅花园建设对英国花园文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英国花园文化花园城市私家花园工人群体

    基于多源物理环境模拟与主观感知的校园景观优化研究

    潘雅欣邱小丽黄子淳吴一洲...
    23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环境品质的提升对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师生舒适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为研究案例,基于物理环境模拟软件,探讨设计策略在校园局部物理环境优化上的可行性.文章还提出主观和客观维度集成的环境评估框架,对针对性区域局部优化、提升校园环境舒适度具有积极意义.促进校园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人本性,为优化设计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形成对于物理环境问题针对性的实践路径.

    校园景观物理环境主客观集成评价优化设计策略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生态效益与游憩满意度评价——以成都市东湖公园为例

    谢雪咏张鲲陈治儒谭小昱...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成都市东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典型抽样法,对公园中的林地、灌丛、草地、湿地四类典型植物群落20个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其生态效益与游憩满意度展开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效益方面,林地>灌丛>湿地>草地;游憩满意度方面,林地>灌丛>草地>湿地.其中,林地由于丰富的植物配置与良好的景观层次,生态与景观效益最佳.而草地与湿地物种简单、层次单一加之维护不当,评分最低,其质量提升将是东湖公园植物群落优化的关键.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生态效益游憩满意度层次分析法

    "与民同乐"理念下宋代君臣公共性园林实践的比较与分析

    郭广钰王敏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皇家及官署园林普遍向百姓开放,形成了"君-官-民"共乐的局面.文章梳理"与民同乐"理念下中国古代园林公共性发展趋势,在对宋代众乐理念溯源的基础上,以金明池和严州郡圃为例,从园林空间特征、公共性活动类型、使用者构成三方面对比分析宋代君臣"君民同乐"和"官民同乐"不同园林实践方式的异同点,揭示宋代君臣在"与民同乐"的思想共识下不同园林实践活动的关联性.

    宋代园林与民同乐公共性园林金明池郡圃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慧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产教融合模式逐渐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业人才供给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背景出发,深入研究产教融合内涵,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特征,全面分析当前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路径,以期为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产教融合环境设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基于分形理论的文澜阁假山形态营造研究

    祁浩李胜
    24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分形理论,计算文澜阁假山平面轮廓、建筑内部轮廓及各造园要素的分形维数,量化研究文澜阁假山平面布局及立面景观形态特征.研究发现,假山平面取形自然,并与建筑空间边界分形同构;假山观赏景观形态复杂性,受建筑、植物、山石的影响程度不同,且与假山意境密切相关.基于结果分析,提出假山景观形态营造应结合场地园址边界、造园要素特征及意境表达目的,做到"境"与"形"的统一.相关成果可为现代掇山叠石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假山形态研究提供新思路.

    古典园林分形文澜阁假山

    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城市滨海公园慢行系统构建研究——以大连傅家庄公园为例

    杜佳蕊王琳
    246-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海公园慢行系统是滨海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功能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慢行需求,还为城市增添了魅力与活力.文章以大连傅家庄滨海公园为例,从水文监测、植物管养、设施管理三个维度,来构建城市滨海公园生态慢行系统,并探索出大连傅家庄公园生态慢行系统具体的改造策略,进而实现城市滨海公园慢行系统生态提升目标,为城市滨海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途径.

    生态智慧慢行系统城市滨海公园构建研究大连傅家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