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北大学建筑教育空间变迁考述

    吴颖怡陈颖张然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大学建筑系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现代建筑教育机构之一,其不同办学时期的建筑教育空间承载对应专业价值内涵.研究以东北大学建筑教育空间演进为研究对象,爬梳教育空间载体的变迁脉络,通过静态与活态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档案查询、口述访谈、实地调研,层析还原不同办学时期的建筑教育空间实态特征,解读东北大学建筑教育"体系—空间"的演进逻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东北大学建筑教育空间变迁口述史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地理学课程改革探究——以塔里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胡雪薇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地理学其固有的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征使其成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全球化不断迭代更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城乡规划学科的转型对城市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及授课教师的素养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研究以新疆塔里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针对城市地理学课程现存不足提出改革建议,以此提高地域性教学质量,助力新疆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促进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城乡规划地域性

    传统村落水塘空间及周边巷道的形态特征研究——以浙江兰江流域村落为例

    吴家瑄姚冬晖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浙江兰江流域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形态角度出发,探讨水塘空间与周边巷道的形态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与视域分析,发现水塘空间具有中心性,是致密村落中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呈封闭的袋状空间.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探讨其形态背后的社会逻辑,为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兰江流域传统村落水塘空间巷道形态特征

    乡村聚落边界形态生成方法研究

    浦欣成朱桢华董一帆劳燕青...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落的边界由建筑部分的实边界与建筑之间空隙部分的虚边界连接而成.文章基于建筑外部空间理论与凸包原理,提出了一种求取聚落边界的新方法.首先利用Delaunay三角网求取聚落建筑之间的影响距离,继而绘制建筑节点网络图,以此求取聚落内两两之间具有直接可视空间关联的建筑之间的凸包,并叠加得出该聚落的公共空间,其外轮廓即为聚落的虚边界.综合实、虚两部分边界,得到完整的聚落边界图形.文章提出的新方法充分考虑了聚落内部建筑的疏密程度对聚落边界设定的影响,其结果更符合真实的空间感受,也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乡村聚落边界形态影响距离建筑节点网络图凸包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江南古镇突破同质化困境的思路研究——以南浔古镇为例

    计彬颖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似的资源禀赋和建设者的急于求成使得江南古镇难以跳出同质化困境,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共性之外极具个性的东西,如何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并使之随时代发展保持生机是传统江南古镇摆脱同质化困境的思路.文章以南浔古镇为研究案例,从开发过程中对传统的坚守与保护、数字化背景下传统与技术的融合以及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南浔古镇如何挖掘自身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期为传统江南古镇突破同质化困境提供经验借鉴.

    传统江南古镇同质化困境传统文化数字化背景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的旅游产业的探索——以揭阳市白塔镇为例

    卓茂榕李宏泽卢培林李颖轩...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文章以揭阳市白塔镇为例,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着力点,从资源、产业、文化三大主题板块分析村落特色,并进行规划设计,形成"1路线、3链条、3板块、7村落"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的乡村旅游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乡村振兴旅游产业规划设计白塔镇

    城乡等值理念下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马慧娟叶红刘佳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愈加明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浪潮中,城乡等值化发展刻不容缓.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城乡等值化发展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城乡等值化理念获得启发,总结出乡村发展路径: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是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关键,引导城乡居民正确判断和认知乡村价值,是全面深化乡村改革、营造乡村发展氛围的首要任务;二是大力抓好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以优美的环境打造产业植入基地,切实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再以城乡要素的等值流通植入产业,以三产联动、创新发展、生态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城乡等值等值化理念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基于ArcGIS的村庄规划应用初探——以羌锋村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

    张铭驿连华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强大的地理数据处理系统,在国土空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现状调研、规划编制、规划评价和规划管理等环节,实现村庄规划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梳理论述基于ArcGIS的村庄规划编制应用,并以汶川县羌锋村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探索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成果向村庄规划编制的拓展方式,并对未来ArcGIS应用延伸提出展望.

    地理信息系统村庄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

    农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景区入口乡村振兴设计实践研究——以明月汖景区入口竹鸡村为例

    夏如松皮永生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村落乡村振兴实践与乡村景区入口功能实现的耦合关系,摒弃景区入口建设传统的"大拆大建",提出乡村景区入口与村落乡村振兴共生共建的"产业-空间"协同规划设计思路,拓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新方式和提供乡村振兴的新样本.在不断的桌面研究和设计实践交互中,从"产业振兴、组织兴欣、风貌更新"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重庆垫江县明月汖景区入口竹鸡村的乡村振兴设计实践,立足农民增收构建了能够体现"文化性、生态性、生活性"共生的设计实践模型,为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农文旅融合景区入口建设乡村振兴"产业-空间"规划

    广州市增城区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对比研究

    余英杰徐颖淇林淑萍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坳头村与小楼镇竹坑村两大客家传统村落为例,深入研究了两者宏观层面的空间形态,将两大村落的整体环境、历史脉络、总体布局及古建筑群布局、风水格局等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增城乃至整个广府地区的客家传统村落研究提供参考.

    增城区坳头村竹坑村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