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农房更新策略研究——以无锡礼社村、后巷村为例

    何惠涛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使得农房更新改建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一些地区的农房更新改建也涉及很多传统村落,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和农房更新改造,相较于普通村落更具有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文章基于无锡礼社村、后巷村的农房更新改造,探索如何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与自然价值,延续其自然生态的整体格局和原有社会网络、街巷肌理、空间要素等,以期为相关传统村落地区农房更新改建提供借鉴.

    乡村振兴传统村落农房更新策略

    交通出行方式改变对构建乡村生活圈的影响探讨

    张瑞涛张文辉冯璐郝程程...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人口、产业等方面的变化,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提升带来的农村出行方式的转变.文章从对农村交通现状特征及问题的梳理和分析入手,进行乡村居民出行特征与乡村生活圈构建五个方面的影响关系的探讨,寻找农村生活圈可持续发展之路.文章认为现代化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深刻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交通条件的全面改善将为乡村生活圈的构建及乡村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交通条件出行方式乡村道路乡村生活圈影响

    诸暨市滨水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楼曼张育南万博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浙江诸暨市为例,探讨了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历史地图解译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滨水空间断面的形态变化.文章发现,诸暨市滨水空间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导,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的导向,反映了城市发展理念和目标的变化,也展示了城市对水资源和景观的价值认知和利用方式的变化.文章为诸暨市后续空间发展和其他同等规模的滨水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滨水空间演变特征规划设计诸暨市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国内街道健康研究热点分析

    霍海鹰王彦方马玉洁刘修齐...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使公众健康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城市交通和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街道满足了特殊时期的人群和场所需求.基于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学者们开始关注街道环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为了梳理研究内容的发展脉络,文章基于"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通过研读国内近十年街道与健康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并生成科学知识图谱,总结街道健康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预测未来的发展动向.

    街道健康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城市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研究进展

    周慧敏周扬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各大城市积极响应"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及国内生育政策开放的双重背景下,儿童活动愈发受到重视,针对作为儿童成长环境与生活空间的住区户外活动区域进行深入研究的需求也愈发迫切.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CiteSpace的可视化功能,以中国知网中有关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期刊文献为对象,分别从文献数量、文献来源、研究热点、演进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及提炼,以期为未来儿童活动的住区空间研究提供必要依据与启发.

    儿童住区户外活动空间CiteSpace知网可视化分析

    多元"触媒"视角的未来社区建设模式探索——以杭州万家星城社区为例

    邱小丽凌芬方楚楠单宇明...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来社区是浙江省近年来提出的建设行动模式,融合了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生活圈和完整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现如今已迈向全域推广的普及阶段.文章以万家星城未来社区创建为例,提出共享空间触媒、社群融合触媒和共治联盟触媒三大策略;重点讨论未来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多元化"触媒"模式;通过"空间触媒",实现共融、共享和共治.文章旨在为其他地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或社区建设,在更好地挖潜与激活存量空间资源、实现社区共同体建设、提升社区自治水平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触媒未来社区建设模式万家星城社区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未来社区与城市韧性单元——"浙里未来·与邻有约"竞赛思考

    王健田润泽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代,社会对于人居环境的诉求已逐渐超越"坚固实用美观"而指向了安全感层面.文章立足于竞赛设计思考,致力于提出一种现实可能,即在社区内建立未来社区与城市韧性单元一体两面、"平急两用"的基层治理模式,以兼顾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与抗风险能力,以期降低危机影响,提升社会效率.

    未来社区全龄化城市韧性公共安全应急资源储备

    吉林省松原市: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人口聚集耦合协调研究

    吕静王桐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辽流域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生态研究基地.松花江流域的协调发展对促进东北区域经济振兴战略、落实国家旅游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1年松花江流域吉林段市区数据,从对外贸易、经济、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计算,评估松花江流域各市区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发展对外贸易、实施东北振兴、坚持生态保护举措、加快推动松花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等建议.

    松花江流域松原市熵值法耦合协调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格局下济南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于林刘瑾李小寒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商业网点是其促增长、畅循环的重要空间载体.紧抓新格局契机,科学谋划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是形成良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零售商业、商业街区、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情况,指出商业网点发展过程中空间布局结构、业态关联性、区域影响力面临的问题,从布局思路和空间引导提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优化途径.

    双循环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济南市

    长沙小红书网红打卡地的虚拟与实体空间特征与演变

    曾文菁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和国家政策新要求带来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下,城市消费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互动日渐密切,重塑着城市消费空间的外延和内涵,也孕育出新的消费空间形态——"网红打卡地",成为当代城市消费发展的重要建构性力量,重塑着新时代的城市空间.一方面,网红打卡地空间清晰地透视了人们当下新的符号消费需求,完成了类型划分和场景拓展,并实现热度积累和热度变更,其发展和盛行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虚拟空间中的消费价值观;另一方面,随着网红打卡地的出现,城市地理布局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规律,空间热度持续集聚流动,城市实体空间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长沙网红打卡地实体空间虚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