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造实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绿色景观小品全过程建造体验

    侯睿康子龙高伟闫浩轩...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建筑学专业自主创新题目与低年级建筑设计实践课题,记录分析了虚拟现实体验与建造实践的全过程.文章首先探讨了项目背景要素与设想;其次,从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出发,论证了搭建设计与虚拟仿真中建筑设计的思路和原则;最后,通过对后期虚拟建造以及真实建造阶段的介绍,归纳了虚拟建造中出现的问题,并反馈于真实建造之中,总结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实际搭建实验需要改进的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绿色建筑景观小品搭建

    城市绿地对房价的影响——以杭州拱墅区为例

    黄芸颖丁立坤李咏华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地是指人所享有的,具备重要生态与社会价值的城市空间.文章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爬取区域内部310个小区样点数据,选取小区特征、绿地设施、公共服务三大类12个因子,运用享乐价格法,剖析城市绿地对房价影响.结果表明:(1)小区的特征与基础设施的距离是决定房价的内在原因与根本因素;(2)绿地对房价也具有一定影响并存在差异,其中共享型绿地面积与自足型绿地可达性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3)居民对绿地具有一定需求且更愿意选择靠近大型公园与具有丰富绿地的社区进行居住.分析结果可为当前的绿地空间布局与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城市绿地享乐价格法杭州拱墅区

    "邻里社区"视角下城市独居青年社区社交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钱美竹吴剑锋季烨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日益增多的城市独居青年普遍面临群体交往少、扩展社交圈的途径及场所有限等问题.文章从"邻里社区"视角出发,通过对其居住、生活、社交情况展开调研,绘制目标用户画像并构建用户旅程地图以挖掘设计机会点.提出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策略:营造智慧共享的社区邻里中心、提供人性化的邻里社群服务、构建积极引导的邻里社区管理机制,进而提升城市独居青年的归属感、认同感与价值感.

    城市独居青年邻里社区社区社交服务设计

    基于交通可达性评价的体育场馆选址研究——以高州体育中心为例

    汪奋强李芊熠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交通网络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背景下,更精准认知把握交通设计条件是进行场馆规划选址的重要基础.回顾与梳理交通可达性相关理论与评价方法,以高州体育中心为例,选择适用于体育场馆的拓扑法,对两处比选基址进行可达性的综合、定量评价,并提出相应选址建议,以期辅助该体育中心的选址决策.

    可达性体育场馆选址空间句法定量研究高州市

    城市修补理念下深圳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以笋岗村为例

    刘雯菁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为响应国家城市更新战略,深圳大力推进"城市双修"规划及设计工作."城市修补"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现代城市更新的新方向.文章以城市修补理念为背景,结合笔者作为主要负责人设计的深圳罗湖区笋岗村社区更新项目,探讨深圳城中村更新改造策略,为后续同类地区的"城市修补"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深圳推进城中村有机更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修补深圳城中村更新策略笋岗村

    完整街道理念下历史城区慢行交通设计探讨——以苏州古城为例

    吴祥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小汽车为导向的"车本位"交通发展模式最终转向更人性化的"人本位"模式.历史城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慢行空间场所,慢行交通空间被挤压,居民出行的安全难以保障,现有交通资源难以承载历史城区文化底蕴.文章以苏州古城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街道理念提出历史城区中的慢行交通设计原则,从慢行体系、道路界面、交通安全、景观设施等四个方面对苏州古城的慢行交通优化进行探讨,旨在研究如何以更加人性化的交通设计引导人们绿色出行.

    完整街道慢行交通苏州古城绿色出行

    斜向路径的演化及其在城市中的应用

    张澄洋丁思远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斜向路径因其便捷、不绕路的特性而对步行出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斜向路径在西方城镇路网形态中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及斜向路径在现代步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单元底层架空、公园和广场等公共空间及立体步行连廊系统可以设计形成斜向步行路径,方便行人穿越,实现步行的便捷、不绕路,减少步行距离、时间及推广街区制.斜向步行路径与轨道站点的结合可完善其附近步行网络、扩大其实际服务范围,解决当下城市蔓延导致的轨道站点密度不足的问题.

    斜向路径底层架空步行连廊轨道站点

    工业遗产改造的文化活力研究——以合柴1972为例

    张小涵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国内第一家由工厂和监狱改造成文创园的合柴1972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厂区环境、外部建筑形态和建筑空间布局三个方面的文化和活力因素进行参观者的体验评价收集,以分析使用者对于工业遗产改造后文化活力因素的感受,探索文化传承与活力再生在合柴1972中的相融性程度,进而对合柴1972与其他工业遗产改造未来的文化活力策略设计提出建议.

    工业遗产改造合柴1972文化活力问卷调查体验评价

    文化定位下的高端商业街区特点及其文脉表达矛盾性分析

    郭若男梁江张弘驰王作兴...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街区是大众生活娱乐空间的一部分.文章归纳了成都太古里、武汉楚河汉街等文化定位下高端商业步行街区空间正义缺失、符号化、文脉意境表达不足的特点,进而对其与文脉表达矛盾性进行分析,剖析出商业国际化需求和文脉表达中本土特色以及场所感营造之间的矛盾.注重消费层次的建构与空间公平性结合,将功能有机组织促进文化内涵的再延续,是良好商业街区氛围形成的必要条件.

    商业街区文化定位文脉表达场所感

    兴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王艺荣张志成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兴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实行4年,与客观发展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不适应问题日益突出,亟须调整.文章从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评估兴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为后续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