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剑华

季刊

1674-0416

lyxb126@126.com jyxb126@126.com

0416-4673126

121002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于2003年8月的《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医学院主办。自2007年(第5卷)第1期起,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叙事医学视域下医学人文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计红丽刘维静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主张以人为本.叙事医学是医学人文的落地工具,强调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和实践.本文从叙事医学的视角探讨如何在医学教育中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构建叙事医学理念下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应该在医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和临床实践阶段训练其文本细读的能力和平行病例书写的技能,培养其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实现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营造和谐、人道、人性的医疗环境.

    叙事医学叙事能力叙事医学教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药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路探究

    陈沣杰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中医药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不仅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关键举措.深入探索这一教学改革基本理路,对推动"第二个结合"、培养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文化如何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需要解析其底层逻辑,探讨其时代基础、思想前提和现实动力,从知识论、情感论和意志论三个维度定义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并详细阐述其教学路径,旨在分析中医药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

    地方医学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赋能健康乡村建设对策研究

    刘晓宇张洪江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地方医学院校在医疗资源下沉、人才培养输送以及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止乡村因病返贫、致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地方医学院校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区域服务作用,如何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层面上提质增效,这是深入推动健康乡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医学院校赋能健康乡村

    新时期医学院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于德水王栋梁蒲丽娟李明慧...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考核是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重要环节,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制度保障,也是教师观测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有效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课程考核是我国高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新时期,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医学院校课程考核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医学院校应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需求,以能力为导向,持续建设多元考核体系、严格考试质量管理、重视考试数据分析应用,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

    医学院校课程考核探索

    基于心理契约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余成武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学习阶段是研究生科研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基于心理契约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是具备预防性、启发性的科研诚信管理方法,相比于以往惩罚性规定和制度,更适合研究生科研活动的特点.研究生科研诚信心理契约的建立经历EAR循环的过程,不同阶段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将面临不同的任务,本文将从心理契约的建立、调整、实现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机制.

    心理契约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郑璐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和计算机应用普及的时代,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严峻形势,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基于此,笔者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策略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研究

    孟健男司维杨玉赫于钦明...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学术界对高校学生积极心理特质的探索也随之深入.积极心理学倡导聚焦于个体内在的卓越品质与美好心灵特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开辟了新颖的视角与策略路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个体稳固且正面的心理构成要素,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的内涵,而且为个体构建幸福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研究十分必要.

    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陈士勇周洧冰刘衡宇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目前,高校在深化思政课教学数字化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思政课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同质化、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内容应用浅、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水平低、数字技术与思政课教学协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应加强思政课数字化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整合,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完善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配套制度,以增强数字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协同力,从而纵深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数字技术高校思政课教育数字化数字素养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探析

    王蕊王建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生动素材.本文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科学内涵,阐释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探索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旨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课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姜健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校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加强课堂教育、应用分层教育、开展协同教育、引导自我教育和借助文化教育等方式,全方位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