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剑华

季刊

1674-0416

lyxb126@126.com jyxb126@126.com

0416-4673126

121002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于2003年8月的《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医学院主办。自2007年(第5卷)第1期起,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引领医学生医德医风探析

    戚思佳刘丹周小华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和中国精神的生动践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医务工作者保障人民健康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强大精神力量.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旗帜,与医德医风培育目标具有内在耦合性和根本一致性.将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的价值内核融入医学院校的培养理念,是培养医学生"悬壶济世"的人文情怀和引导医学生牢记医学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本文明确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育人的内在机理,厘清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育人的价值指向,引出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育人的路径选择,通过构建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培育体系,探索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布局下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涵育医学生的实践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医学生医德医风

    基于整合医学思维的临床药物治疗教学模式的探索

    吴卓施宪宝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药物治疗是研究药物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在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衔接作用,知识点繁杂、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在传统教育中存在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弱、思政教育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培养学生医学思维为主线,以多学科融合教学为中心,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旨在发挥课程思政的感染力,探索教学创新的路径.

    临床药物治疗学整合医学思维多学科融合教学改革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葛丽丽刘昕王晶刘芷宁...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优化医学生培养方案,不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教学现状的深入剖析,指出了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整改措施,从而为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医疗事业输出应用型、综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岗位胜任力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医学院校融入红医精神的"四个课堂"

    张娴柯姗姗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有利于落实医学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医学生医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激励医学生坚守精医为民初心,勇担健康卫士重任.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程需发挥好四个课堂的作用:一是用好理论课堂,提升认知水平;二是用活实践课堂,促进知行合一;三是用实数字课堂,打造智慧思政;四是用足隐性课堂,实现内化于心.

    红医精神理论课堂实践课堂数字课堂隐性课堂

    人工智能驱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王祉晴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面临着人工智能的挑战.本文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改革.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与方法.

    心理健康大学生人工智能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周健李丽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多.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其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亟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文章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关联,指出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分析当前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针对两者融合发展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与实践路径,以期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榜样教育的路径研究

    蒋梦圆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榜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关键手段,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塑造积极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单一和刻板,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成长需求,面临着榜样形象符号化、教育抽象静态化、学生理解差异化的三重困境.这些困境的根源在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惯性思维、忽视个体差异的教育实践以及缺乏深度情感共鸣的教育内容.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新时期的榜样教育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榜样塑造的个性化凸显、榜样影响的生活化根基以及榜样教育的体系建构.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榜样教育

    地方城市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廉子群廖利明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精神是由历史文化涵养孕育、人民群众实践产生的,是激励人们的精神力量.地方高校可以将地方城市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地方城市精神的基本内涵、育人原则和育人价值.具体的实践路径是坚持构建同城学校思政课程共同体、筑造思政教学实践基地群、营造思政育人良好氛围、打造线上思政云阵地和建造思政引领式学生社区,确保地方城市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地方城市精神思政教育育人价值融入路径

    三全育人共同体理念下应用型高校学风建设路径探究

    李婷婷郑国平
    90-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风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是应用型高校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三全育人共同体作为三全育人理念的优化升级,为应用型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平台.文章基于应用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以及学风建设与三全育人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构建纵横联动机制、整合协同动力资源和优化评价反馈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探索应用型高校新时代学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实践路径,以期实现应用型高校新时代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全育人共同体应用型高校学风建设

    "大思政"视域下"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孙明慧石苏梅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之源,也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因此,高校应以"红船精神"为指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大思政"视域下,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突破传统思政小课堂的局限,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日常思政、文化思政等联合起来,形成全面育人格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大批的时代新人.

    "大思政""红船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