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准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准医学杂志
精准医学杂志

双月刊

2096-529X

jzyxzz@126.com

0532-82911108 

266003

山东省青岛市江苏路19号

精准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Medicine
查看更多>>《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irt1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外泌体释放的影响

    丁琳周燕刘珊珊刘南池...
    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去乙酰化酶 1(Sirt1)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外泌体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永生化小鼠足细胞 MPC5 分为正常糖组(5。5 mmol/L葡萄糖,A 组)、高渗组(5。5 mmol/L 葡萄糖+ 24。5 mmol/L甘露醇,B组)、高糖组(30。0 mmol/L葡萄糖,C 组)、高糖+Sirt1 过表达慢病毒转染组(Sirt1 过表达慢病毒转染+30。0 mmol/L葡萄糖,D组)、高糖+阴性慢病毒转染组(阴性慢病毒转染+30。0 mmol/L 葡萄糖,E组)、高糖+外泌体分泌抑制剂组(GW4869+30。0 mmol/L 葡萄糖,F 组)6 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Sirt1、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及CD63、CD81、Alix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D、E组细胞Sirt1 mRNA表达水平,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足细胞外泌体形态,采用纳米粒子跟踪分析技术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和浓度。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D组足细胞Sirt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E组(t= 14。580,P<0。01)。纳米粒子跟踪分析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A~C组间足细胞 Sirt1、Nephrin和 Podocin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F=49。84~106。40,P<0。01);与 A 组相比,C 组足细胞外泌体分泌显著增加(t= 14。550,P<0。01),Nephrin、Podocin、Sirt1 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t=7。446~15。110,P<0。01);与 E组相比,D组足细胞外泌体分泌显著减少(t=74。610,P<0。01),Nephrin、Podocin、Sirt1 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t=4。657~32。860,P<0。05);与C组相比,F组足细胞外泌体分泌显著减少(t=16。300,P<0。05),Nephrin、Podocin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t=3。790、8。151,P<0。01),Sirt1 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糖诱导的足细胞 Sirt1 减少可促进外泌体分泌及足细胞损伤。

    糖尿病肾病血糖足细胞外泌体抗衰老酶1

    核糖体调控因子1对人乳腺癌MDA-MB-468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王润泽彭翠修宋军莹侯琳...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 1(RRS1)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68、BT549、MCF-7 细胞)以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中 RRS1 蛋白的表达量;将 MDA-MB-468 细胞分别感染 sh-RRS1 慢病毒(sh-RRS1 组)和阴性对照慢病毒(Con组),未进行任何感染的 MDA-MB-468 细胞为Blank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Con组和 sh-RRS1 组慢病毒感染效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和 Western Blot 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RRS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 实验检测 RRS1 对 MDA-MB-468 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 实验以及侵袭实验检测 RRS1 对 MDA-MB-468 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各乳腺癌细胞系中 RRS1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F=28。71,P<0。05);相较于 Blank 组和 Con组,sh-RRS1 组细胞中RR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F=118。10、335。40,P<0。05),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减弱(F=825。60~2 839。00,P<0。05),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F=25。60~430。80,P<0。05)。结论 RRS1 基因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过程,其作用可能与细胞中RRS1 的高表达有关。

    乳腺肿瘤细胞系,肿瘤核蛋白质类核糖体调控因子1细胞增殖细胞运动

    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影像学表现

    徐兵吕清清陈静静
    11-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IgG4 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CT和 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减少影像学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47 例 IgG4 相关性 AIP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 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4 例行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MRCP 检查,10 例联合行 CT 及 MRI 检查,观察病变胰腺的形态、密度/信号改变及强化特征、胰腺周围及胰管改变、胰腺外表现。结果 47 例患者中,CT及 MRI检查共观察到胰腺弥漫性肿大呈"腊肠状"27 例,局灶性肿大 20 例;CT平扫病变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略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区呈不均匀斑片状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变区呈现较均匀的延迟渐进性强化;MRI 检查病变表现为T1 WI-FS呈不均匀稍低信号,T2 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早期病灶不均匀轻度强化,延迟扫描呈较均匀延迟渐进性强化;CT及 MRI检查 28 例胰腺周围见包膜样边缘,即"胶囊征",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延迟强化;MRCP检查示 10例患者可见主胰管节段性狭窄,上游胰管局限性轻度扩张;CT及 MRI检查共观察到 30 例患者表现为胆管系统改变,可见胆总管胰腺段管壁增厚、狭窄伴延迟强化,MRCP 检查呈"鸟嘴样"改变,上游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结论 IgG4 相关性 AIP的CT和 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诊断

    HCMV-IE2对果糖诱导的UL122转基因模型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

    周晓琼张现娟王斌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蛋白 2(HCMV-IE2)对果糖诱导的UL122 转基因模型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UL122 转基因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以同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以 60%的高果糖饲料饲养 8 周,监测小鼠体质量、血糖的变化,并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后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肝脏组织中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取小鼠肝脏组织行 HE染色和油红 O 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情况;RT-qPCR和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脂质合成相关基因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F=12。78~100。05,P<0。05),出现了明显的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GTT和ITT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大(t=3。25、4。70,P<0。05),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脏中TG、TC水平显著增高(t=4。52~13。12,P<0。05)。实验组小鼠肝脏组织中 M1 型巨噬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 M2 型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下降(t=4。81~12。12,P<0。05),肝脏脂质合成基因SREBP1c、ACC1、FAS 和CD36 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3。54~9。96,P<0。05)。结论 HCMV-IE2 可能通过诱导肝脏中巨噬细胞 M1 型极化影响肝脏脂质代谢平衡,从而促进果糖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果糖小鼠,转基因即早蛋白质类葡糖耐受不良胰岛素抵抗巨噬细胞

    CT影像特征及纹理分析对胰腺腺泡细胞癌鉴别诊断的价值

    徐江张传玉王刚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影像特征及纹理分析对胰腺腺泡细胞癌(ACCP)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2018 年 10 月我院病理学诊断为 ACCP、胰腺导管腺癌(PDCA)、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情况、CT表现及纹理特征参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 例增强 CT影像显示,ACCP病变多呈囊实性密度影,体积较大且实性成分居多;12 例 PDCA 病变 CT 影像多呈实性密度影,且体积多数较小;12 例 SPN病变CT影像多呈囊实性密度影,病变体积常大于 ACCP,实性成分较少,可出现"浮云征"。8 个纹理特征参数对 ACCP与PDCA鉴别诊断具有价值(Z=2。015~2。530,P<0。05),4 个纹理特征参数对 ACCP与SPN鉴别诊断具有价值(Z=2。108~2。864,P<0。05)。结论 ACCP的诊断相对困难,CT影像特征及纹理分析有助于诊断并与PDCA及 SPN进行鉴别。

    胰腺癌,腺泡细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鉴别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与苏醒期谵妄的关系

    刘玉梅黄辉高洁禚艳丽...
    25-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与苏醒期谵妄(emergence delirium,ED)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发生 ED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2021 年 2 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69 例,记录患者术前、术中信息,以及术后麻醉苏醒后恢复室停留时间和术后谵妄发生率。根据患者术中脑电图是否存在纺锤波分为纺锤波组和缺失纺锤波组,分析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与 ED的关系。再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 ED分为 ED组和非 ED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 的因素以及以往研究报道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患者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失纺锤波组患者发生 ED比例显著高于纺锤波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1。189,P<0。05)。ED组和非 E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中风史和脑电图纺锤波缺失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804,χ2 =4。071~11。189,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97,95%CI=1。066~1。344)和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OR=6。062,95%CI=1。384~26。543)是 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与 ED的发生有关;术中脑电图纺锤波缺失、年龄是患者术后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预测 ED发生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节成形术,置换苏醒谵妄纺锤波脑电描记术麻醉,全身危险因素老年人

    术前CT评价壁外血管侵犯情况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何佳颖韩东明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 CT 评价壁外血管侵犯情况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 2016 年 1月—2018 年 12 月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CT检查并评价患者壁外血管侵犯情况,术后随访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采用K-M曲线及 Log-rank 检验分析壁外血管侵犯情况与患者OS、DFS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 OS和DFS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直径≥5 cm、TNM Ⅲ期胃癌患者术前CT评价壁外血管侵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TNM Ⅰ~Ⅱ期胃癌患者(χ2 =7。745、7。011,P<0。05);与术前CT评价壁外血管未侵犯的胃癌患者比较,壁外血管侵犯的胃癌患者 DFS 和 OS 均明显缩短(χ2=6。245、5。388,P<0。05);壁外血管侵犯、TNM分期是胃癌患者 DFS 的影响因素,壁外血管侵犯、肿瘤直径、TNM分期是胃癌患者 OS的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CT评价壁外血管侵犯情况对胃癌患者预后评估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胃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肿瘤浸润血管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比例危险度模型影响因素分析预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4例手术疗效分析

    崔楷悦宋华谢恒翠薛媛...
    33-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的诊疗资料,为临床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4 例 NEC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腹部平片检查,术中根据患儿肠管坏死部位及范围行肠造瘘术或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术,对患儿饮食、排便及体质量变化情况进行随访,并对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84 例患儿中,行肠减压腹腔引流术者 2 例;行肠造瘘术者 72 例,其中回肠造瘘 67 例,空肠远端造瘘 5 例;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术者 7 例;放弃治疗者 3 例。患儿预后良好 77 例;预后不良 2 例,系因短肠综合征术后需定期静脉营养支持;死亡 2 例,系术后 6 个月因坏死性肠炎死亡;放弃治疗 3 例,因系术中发现广泛肠坏死。结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死率高,肠造瘘是其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及时行手术治疗对 NEC患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结直肠外科手术预后婴儿,新生

    海信CAS辅助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晚期胰腺癌效果

    宫川欣邵长杰于宁张靓...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海信计算机辅助系统(CAS)辅助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胰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1 年 5 月于我院拟行 HIFU治疗的 22 例胰腺癌患者。术前采用海信 CAS将二维 CT 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明确胰腺肿瘤与周围肠道、脏器的毗邻关系,通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局部消融疗效,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海信CAS数字化三维重建结果可清晰显示胰腺肿瘤与周围肠道、脏器的毗邻关系,协助实现精准消融。22 例胰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率为 9。1%,部分缓解率为 68。2%,疾病稳定率为 13。6%,疾病进展率为 9。1%。所有患者在 HIFU术后均未出现胃肠道穿孔、急性胰腺炎、胰瘘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仅 1 例患者出现浅Ⅱ度皮肤灼伤。结论 海信CAS辅助下 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胰腺肿瘤高强聚焦超声消融成像,三维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肝素结合蛋白与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价值的比较

    孙平平马少春蒋玉红李德华...
    40-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中肝素结合蛋白(HBP)与降钙素原(PCT)及 C 反应蛋白(CRP)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 2017 年 11 月—2019 年 5 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 20 例一般脓毒症患儿(一般脓毒症组)、16 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严重脓毒症组)及 12 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脓毒性休克组)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普通病房住院的局部感染非脓毒症患儿 22 例(局部感染对照组)和非感染性疾病患儿 18 例(非感染对照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儿血液中 HBP、PCT、CRP 水平并进行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比较各检测指标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患儿血液中 HBP、PCT明显高于严重、一般脓毒症组(P<0。05),严重、一般脓毒症组患儿血液中 HBP、PCT 明显高于局部感染、非感染对照组(P<0。05)。脓毒性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一般脓毒症组患儿之间血液中 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显著高于非感染对照组(P<0。05)。HBP 诊断儿童脓毒症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984),大于PCT(AUC=0。954)和CRP(AUC=0。897);当 HBP取临界值 28。225 μg/L时,其诊断效能最佳,诊断的灵敏度为 94。4%,特异度为 96。9%。结论 HBP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的应用价值高于 PCT和CRP,在临床分级方面的价值与PCT相同,可用于指导临床。

    脓毒症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质早期诊断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