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虫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虫学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昆虫学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黄大卫

月刊

0454-6296

kcxb@ioz.ac.cn

010-6480717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昆虫学报/Journal Acta Entomolog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昆虫学领域学术性刊物。反映我国昆虫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科学实验技术的水平和进展。发表有关昆虫系统发育学、昆虫病理学、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药剂毒理学、昆虫分子生物学,以及农、林、牧及医害虫和益虫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办刊宗旨:传播报道昆虫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动态,推动国内外昆虫学界学术交流,发展我国的昆虫学事业,为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嗜卷书虱Cu/Zn-SOD1,Cu/Zn-SOD2和凡/Mn-SOD的克隆及对高低温胁迫的响应

    王潇徐德均朱斌健徐俊延...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嗜卷书虱 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在响应高低温胁迫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克隆嗜卷书虱3个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u/Zn-SOD1,Cu/Zn-SOD2和Fe/Mn-SOD cDNA,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RT-qPCR技术检测Cu/Zn-SOD1,Cu/Zn-SOD2和Fe/Mn-SOD在高温(42℃)和低温(4℃)胁迫下0,1和2 h时成虫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获得嗜卷书虱LbCu/Zn-SOD1,LbCu/Zn-SOD2和LbFe/Mn-SOD(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OQ938782,OQ938783和OQ938784),开放阅读框(ORF)分别长465,630和636 bp,分别编码154,209和21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5.85,22.33和23.72 kD,等电点分别为6.17,7.68和6.79;LbCu/Zn-SOD1和LbCu/Zn-SOD2分别具有1个和2个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特征,LbFe/Mn-SOD具有1个Fe/Mn超氧化物歧化酶特征.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昆虫Cu/Zn-SOD1,Cu/Zn-SOD2和Fe/Mn-SOD高度保守.高温42℃胁迫诱导嗜卷书虱成虫中LbCu/Zn-SOD1,LbCu/Zn-SOD2 和 LbFe/Mn-SOD 的表达,其中 LbCu/Zn-SOD1 和 LbCu/Zn-SOD2 表达量在1和2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LbFe/Mn-SOD表达量在1 h时显著低于对照,而在2 h时显著高于对照.低温4 ℃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嗜卷书虱成虫中LbCu/Zn-SOD1和LbCu/Zn-SOD2的表达量在1 h时无显著差异,而LbFe/Mn-SOD的表达量显著降低,LbCu/Zn-SOD1,LbCu/Zn-SOD2和LbFe/Mn-SOD的表达量在2 h时均显著升高.[结论]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LbCu/Zn-SOD1,LbCu/Zn-SOD2和LbFe/Mn-SOD参与了嗜卷书虱对极端温度胁迫的耐受性.

    嗜卷书虱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温度胁迫表达分析

    色素通路相关基因在红背和黑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背板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王若虹杨振慧周诗文吴雨珈...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红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色素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揭示红背中华蜜蜂色素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刚出房红背中华蜜蜂和黑背中华蜜蜂(正常个体)成年工蜂的体色差异.通过同源比对鉴定中华蜜蜂成年工蜂黑色素代谢通路相关8个基因(PAH,TH,DDC,ebony,tan,aaNAT,yellow-y 和 laccase 2)、蝶呤通路相关 4 个基因(GTPCH I,SPR,PTPS和GC-1)、眼色素通路相关2个基因(vermilion和cinnabar)以及尿酸盐转运相关4个基因(BLOS2,HPS5,OK和Varp)的同源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色素通路相关基因在红背中华蜜蜂和黑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胸部背板和腹部体壁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红背中华蜜蜂和黑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体色差异表现在胸部背板:红背中华蜜蜂胸部背板呈现棕红色,黑背中华蜜蜂胸部背板则为黑色.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胸部背板中tan,laccase 2,SPR,vermilion,cinnabar,BLOS2和OK的表达量以及腹部体壁中OK的表达量在红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与黑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背中华蜜蜂和黑背中华蜜蜂明显的体色差异位于胸部背板,这种体色分化的现象受到蜜蜂体内黑色素、蝶呤、眼色素通路及尿酸盐转运相关基因共同作用的影响.

    红背中华蜜蜂形态观察色素通路胸部背板荧光定量PCR

    西方蜜蜂AmAGO1蛋白的分子特性、时空表达谱及抗体制备

    叶亚萍刘治滩李琪明臧贺...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Argonaute(AGO)家族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家族,其在真核生物中主要参与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进而通过沉默基因表达参与诸多生物学过程.蜜蜂AGO蛋白的相关研究迄今仍然缺失.本研究拟通过预测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AGO1(AmAGO1)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解析AmAGO1在西方蜜蜂中的时空表达谱,并制备AmAGO1的多克隆抗体,为深入开展AmAGO1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和基础.[方法]PCR扩增西方蜜蜂AmAGO1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AmAGO1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利用RT-qPCR检测AmAGO1在西方蜜蜂工蜂卵、3日龄幼虫、7日龄预蛹、8日龄预蛹、12日龄蛹以及1,2,6,12,15和18日龄成虫以及工蜂成虫触角、咽下腺、脑、表皮、中肠、脂肪体和毒腺中的表达量;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后诱导表达AmAGO1融合蛋白,并鉴定其表达形式;制备AmAGO1多克隆抗体,利用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分别检测抗体效价、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成功克隆到西方蜜蜂AmAGO1的CDS;AmAGO1含928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4624H7332N1316O1325S51,分子量约为104.2 kD,等电点为9.31,平均亲水系数为-0.2965,含86个磷酸化位点及典型的PAZ结构域和PIWI结构域,但不存在典型的信号肽;AGO1 在智人Homno sapiens、斑马鱼 Danio rerio、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家蚕 Bombyx mrori、西方蜜蜂、东方蜜蜂A.cerana和欧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中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的AGO1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AmAGO1在西方蜜蜂工蜂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3日龄幼虫和7日龄预蛹中AmAGO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卵中的表达量,而8日龄预蛹和12日龄蛹中AmAGO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中的表达量;AmAGO1在1,2,6,12,15和18日龄工蜂体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也存在差异,其中1日龄成虫体内AmAGO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成虫体内的表达量;AmAGO1在工蜂成虫触角、毒腺、脑、中肠、咽下腺、脂肪体和表皮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触角中AmAGO1的表达量与咽下腺中的相差无几,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毒腺、脑、中肠、脂肪体和表皮中AmAGO1的表达量;AmAGO1融合蛋白的表达形式为包涵体;制备的AmAGO1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AmAGO1可能是亲水性胞内蛋白,含有典型的PAZ结构域和PIWI结构域;AmAGO1在西方蜜蜂工蜂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发挥潜在的重要功能;成功制备出高效价、高灵敏度和强特异性的AGO1多克隆抗体.

    西方蜜蜂AmAGO1克隆分子特性时空表达谱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抗白垩病相关SNP位点C2587245T在意大利蜜蜂雄蜂幼虫中的抗性鉴定

    唐韶晗耿龙武尊曾照阳...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抗白垩病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C2587245T在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雄蜂幼虫中白垩病抗性检验,验证该位点遗传稳定性和抗病性,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育种生产中直接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白垩病虫尸,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白垩真菌孢子悬液,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使用无伤害方法提取意大利蜜蜂蜂蜂王DNA筛选出SNP位点C2587245T为C/C和T/T基因型的蜂王,并培育C/C和T/T基因型处女王,用二氧化碳刺激其产出雄蜂卵,选择C和T基因型2日龄意大利蜜雄蜂幼虫进行实验室培养,3日龄龄雄蜂幼虫接种5 ×104个孢子/μL的蜜蜂球囊菌悬液10 d,观测接种蜜蜂球囊菌后的C基因型和T基因型雄蜂幼虫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通过无伤害提取DNA的方法可以在不影响意大利蜜蜂雄蜂幼虫正常生活的条件下提取出高质量的DNA;用本研究的饲养方法可以保证意大利蜜蜂雄蜂幼虫在实验室条件的正常生长发育.C基因型和T基因型意大利蜜蜂雄蜂3日龄幼虫接种蜜蜂球囊菌后在发病时间和发病症状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C基因型雄蜂幼虫在表现疾病典型症状的时间上比T基因型雄蜂幼虫晚大约2d;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后6 d时两种基因型雄蜂幼虫表现出的症状差异最为明显.[结论]雄蜂由于其纯合单倍体的生物学特性,更方便验证SNP位点C2587245T纯合的抗病作用.SNP位点C2587245T为C基因型雄蜂幼虫具有良好的抗白垩病能力,并且SNP位点C2587245T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在蜜蜂抗病育种领域提供一种可靠的分子辅助标记,为后续雄蜂转录组测序、寻找雄蜂和工蜂在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尝试找到SNP位点C2587245T对白垩病所特有的抗病机制提供基础.

    意大利蜜蜂雄蜂白垩病蜜蜂球囊菌单核苷酸多态性白垩病抗性

    胰岛素对昆虫病原线虫卡森斯氏线虫0657L生长发育及其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0657L的影响

    李茜童陈红王兴铎钱秀娟...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讨胰岛素对昆虫病原线虫卡森斯氏线虫Steinernema kraussei 0657L生长发育及其共生细菌的影响.[方法]吸取1.5 mL 3 000头/mL的卡森斯氏线虫0657L悬浮液侵染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3龄幼虫,25℃培养24 h后分离卡森斯氏线虫0657L的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enii 0657L;分别用1:500胰岛素和1∶5 000胰岛素处理伯氏致病杆菌0657L后饲喂卡森斯氏线虫0657L,借助体视显微镜观测伯氏致病杆菌0657L在胰岛素处理1~6 d时的菌落直径并计算生长速率,计算卡森斯氏线虫0657L寿命、存活率、每30 s头部摆动次数和每30 s吞咽次数,评价其平均寿命、运动能力及吞咽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5 000胰岛素和1∶500胰岛素处理组伯氏致病杆菌0657L的菌落直径在对数生长期(处理2 d时)可分别增大77.2%和54.0%,生长速率可由空白对照组的68.0 μm/d分别提高至120.4和104.7 μm/d;卡森斯氏线虫0657L寿命分别延长27.3%和45.5%;卡森斯氏线虫0657L 3龄幼虫每30 s头部摆动次数分别提高56.3%和74.7%,3和4龄幼虫及成虫每30 s吞咽次数分别提高50.9%和65.5%,26.8%和35.2%及23.7%和21.1%.[结论]胰岛素可以显著促进卡森斯氏线虫0657L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0657L单菌落的生长和提高其生长速率,能够通过伯氏致病杆菌0657L间接延长卡森斯氏线虫0657L的寿命,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的运动和吞咽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延长昆虫病原线虫商品货架期提供科学依据,为昆虫病原线虫的高效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卡森斯氏线虫伯氏致病杆菌胰岛素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生长发育寿命运动吞咽

    茶尺蠖羧酸酯酶EoCarE592的重组表达及其对农药的降解能力测定

    税良勇赵忠祎冯印谢晓倩...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原核表达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羧酸酯酶(carboxlesterase,CarE)基因EoCarE592,并探讨重组蛋白对农药的降解能力.[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EoCarE592,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异源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并对包涵体蛋白变复性;通过固蓝B盐比色法的含量标准曲线测定重组EoCarE592酶活性以及温度、pH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检测EoCarE592在30℃pH 7.0和0,4,8,12,16,20及24h时对200 mg/L的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甲基对硫磷(methyl-parathion)和异丙威(isoprocarb)降解能力.[结果]通过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得到重组EoCarE592包涵体蛋白,经尿素变复性后得到酶活性29.8 U的重组EoCarE592,其最适温度30℃左右、最适pH 7.0~8.0左右、Mg2+和K+对酶活有促进作用;重组EoCarE592能在30℃,pH 7.0,24 h内对初始浓度为200 mg/L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甲基对硫磷和异丙威降解率分别为81.30%,83.94%和79.83%.[结论]羧酸酯酶EoCarE592能降解高效氯氟氰菊酯、甲基对硫磷和异丙威,可能参与茶尺蠖的解毒过程.本研究为环境和果蔬中农药残留的降解奠定了基础.

    茶尺蠖羧酸酯酶原核表达酶活性农药降解

    绿豆象成虫对红豆与绿豆种子挥发物的电生理和嗅觉行为反应

    樊楠楠黄金遇刘松张凯...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红豆Vigna angularis与绿豆V.radiata种子挥发物对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成虫嗅觉行为的影响,为筛选绿豆象行为调控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绿豆晋绿1号和红豆汾小豆3号种子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提取鉴定,通过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和嗅觉选择行为反应筛选对绿豆象具有引诱活性的化合物及配方,并进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红豆和绿豆种子中的共有挥发物有18种,主要包含醛类、酮类、烯烃类、烷烃类、醇类、酯类和芳香烃类,其中含量较高的4种物质甲基庚烯酮、己醛、正壬醛和癸醛均能引起绿豆象成虫强烈的电生理反应,而正癸烷、反式石竹烯、2-甲基萘和环己基苯等引起的反应相对微弱.嗅觉选择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己醛对绿豆象雌雄成虫有明显驱避作用;而甲基庚烯酮、正壬醛和癸醛对绿豆象雌雄成虫均表现出引诱作用.多组分室内行为反应试验表明,甲基庚烯酮与正壬醛以1∶2.6的比例混配时雌雄成虫选择率达到70%以上,引诱效果相对较好;而甲基庚烯酮与癸醛以1∶3.2的比例混配时雌雄成虫选择率还未达到60%,引诱效果较差.[结论]红豆与绿豆种子挥发物中甲基庚烯酮、正壬醛和癸醛对绿豆象雌雄成虫有较好的引诱活性,可能在绿豆象嗅觉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用于开发该害虫的行为调控剂.

    绿豆象挥发性化合物触角电位行为反应引诱剂

    松褐天牛中脊茧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少博韩孟娇魏可王小艺...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松褐天牛中脊茧蜂Cyanopterus ninghais作为一种未被开发利用的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中老龄幼虫寄生蜂,为有效挖掘该寄生蜂的生防潜能,更好地开发利用于松褐天牛生物防治,开展了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通过室内传代饲养,观察和记录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的羽化节律、交配行为和寄生过程,根据雌蜂在不同交配状态下的寄生率、所产子代数量及性比,判断雌蜂交配与否对寄生的影响以及该寄生蜂的生殖方式,通过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试验测定该寄生蜂雌成蜂对不同龄期寄主松褐天牛幼虫和蛹的寄生选择,此外,还测定了不同营养条件(无喂食、喂食纯水和喂食20%蜂蜜水)下的成蜂寿命.[结果]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集中在上午6:00-12:00羽化,羽化成蜂数占总羽化成蜂数的61%.交配过程分为求偶、交配前期、交尾与交配后期4个阶段,交配高峰期为17:00-21:00,雌成蜂一生只交配1次,雄成蜂可多次交配并存在交配竞争现象.寄生过程可划分为寄主搜寻、寄主检查、产卵与结束后梳理4个步骤.雌蜂未交配所产子代均为雄性,交配后所产子代雌雄性比近1∶1.松褐天牛中脊茧蜂可寄生松褐天牛2-5龄幼虫,对松褐天牛3龄幼虫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补充营养可显著延长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寿命,雌雄成蜂均在20%蜂蜜水条件下存活时间最长,分别为(35.50±3.31)和(20.80±2.00)d.[结论]松褐天牛中脊茧蜂属抑性外寄生蜂,营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成蜂羽化与交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偏好寄生3龄松褐天牛幼虫,提供蜂蜜水可显著延长成蜂寿命.本研究结果表明该蜂有望进一步开发应用于松褐天牛生物防治.

    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松褐天牛生物学生物防治寄生交配

    不同湿度下番茄潜夜蛾的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张博晨许双叶吴梓情张蕊...
    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湿度变化对番茄潜夜蛾Tuta absolut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相对湿度15%,35%,55%,75%和95%下测定番茄潜夜蛾发育历期、产卵前期、世代周期、幼虫存活率、成虫存活率和单雌产卵量等,制定其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计算其种群存活率、繁殖力、寿命期望值、繁殖值等种群参数.[结果]在相对湿度15%~95%范围内,相对湿度15%和95%下番茄潜夜蛾卵历期均显著长于相对湿度35%,55%和75%下的;4龄幼虫期随相对湿度升高先缩短后延长;雄成虫寿命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相对湿度95%时雄成虫历期最长;雌成虫寿命在相对湿度75%时达到最大值;相对湿度95%下世代周期显著长于其他相对湿度下的;单雌产卵量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相对湿度影响了雌成虫初产卵时间,相对湿度15%,35%,55%,75%和95%下其初产卵时间分别为31,27,27,27和31 d;种群年龄-特征净繁殖率和年龄-龄期-特征繁殖值均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在95%时达最大值;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随相对湿度升高先增后降,净增殖率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平均世代周期随相对湿度升高先减后增.根据种群生命表参数预测未来60 d内种群动态结果表明,相对湿度95%条件下有利于番茄潜叶蛾种群数量的增加,相对湿度15%和95%度条件不利于种群世代的增加.通过线性拟合,不同相对湿度对卵和幼虫的存活率影响显著.[结论]实验设置相对湿度范围内,番茄潜夜蛾生长发育最适相对湿度为55%和75%,繁殖最适宜相对湿度为95%.

    番茄潜夜蛾相对湿度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生长发育繁殖

    基于九个微卫星标记的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琦琦孙艳唐光辉
    9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是核桃Juglans regia上的一种重要蛀果性害虫,在我国北京、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核桃种植产业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明确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地理分布特点,阐明其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结构,了解其种群扩散规律,为核桃举肢蛾的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核桃举肢蛾转录组测序结果,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分型方法,利用筛选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我国8个省/市(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和四川)的16个地理种群共319头核桃举肢蛾样本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STRUCTURE和BAPS软件分析其种群遗传结构,并对影响其地理分布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核桃举肢蛾9个SSR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多数位点未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核桃举肢蛾各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34~1.824,期望杂合度 He为0.203~0.342),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FST<0.142),种群间基因流差异较大(Nm为1.518~23.800).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间有显著相关性(R2=0.226).16个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可分为两支,即东部和西部种群.AMOVA分析表明,核桃举肢蛾种群间遗传变异较小,且种群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种群内的遗传分化系数FCT值在0.03941~0.06449之间,表明地理阻隔和气候差异不是影响核桃举肢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结论]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较低水平的遗传分化和差异较大的基因流.鉴于核桃举肢蛾特殊的生活史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我们推测河流对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基因流的阻碍作用强于山川,而作为主要经济果树害虫,人类活动可能是干扰核桃举肢蛾种群地理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基因流